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

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8:34:54

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 中秋節回家,70多歲的老爸老媽給我們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每每此時我都非常慶幸,非常感恩,感謝父母身體健康,精神良好這樣的休假時間,我們姐妹都會和父母在一起聊天兒,聊聊家長裡短,聊聊最近的見聞,這次我們說到了父母的小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孝順-就是和父母聊聊他們的當年勇)1

孝順父母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

中秋節回家,70多歲的老爸老媽給我們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每每此時我都非常慶幸,非常感恩,感謝父母身體健康,精神良好。這樣的休假時間,我們姐妹都會和父母在一起聊天兒,聊聊家長裡短,聊聊最近的見聞,這次我們說到了父母的小時候。

媽媽小時候在黃河入海口長大,到處是荒涼的鹽堿地,幾十裡沒有一戶人家是尋常的事。姥姥去世的早,留下三歲的小姨,除了姥爺,家裡沒什麼勞力,媽媽十幾歲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很小就到生産隊裡勞動。

一次生産隊組織一批人去幾十裡外的河灘種地,要好幾天才能回來,她因為臨時回家拿了件衣服,生産隊的人以為她年齡小不去了,一衆人就趕着馬車走了。媽媽一個人背着東西,漫坡荒場地向着大概的方向追。可是追了好久也沒有追上大夥,天快黑時,她終于看到一個小村子,于是跑到了村子裡,找到村長,尋了借宿的地方。第二天又在村裡人的指引下順利找到了幹活的地方。

媽媽說,那時候她隻有十三四歲,為了能讓妹妹吃得飽飯,上得起學,她小小年紀為了多掙一點錢拼命地幹活勞作。

她一個人推獨輪車賣菜、販魚,借别人家的自行車,當天學會,當天就能騎着回50裡外姥姥的娘家拿棉花,做被子。

當時在那個年代,媽媽沒出過什麼門,也不識字,但她膽大心細,敢闖敢做,不但幹活出力得到周圍人的誇贊,而且心靈手巧,十幾歲就會紡棉花、編筐、剪紙、做鞋。嫁給父親後,她又很快學會了裁剪衣服,從此家裡孩子老人的衣服都是她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說起這些往事,老媽沉浸在無限的回憶中,臉上神采飛揚,話語裡帶着一種自豪與驕傲,說得滔滔不絕,我就認真耐心地做她的傾聽者,不時插嘴問一下當時的情景,或者真誠地誇贊她,以引發她的回憶和對自己的肯定。每次這樣跟媽媽聊天的時候,看着她回憶滿滿、無限感慨的樣子,我心裡就感覺很踏實,覺得媽媽那麼聰明,那麼充滿活力和熱情,媽媽可能也會有這種感覺吧。

父母老了,做兒女的要充分體諒他們的感受。他們年齡大了,身體衰老,精力能力都會變差,會産生自卑心理,獨處的時候還可能自怨自艾,所以,要經常跟他們聊聊天兒,說說話。老媽說:“話是開心的鑰匙”,經常和自己親近的人聊天,會舒展自己的心情。兒女們用崇拜的眼光去傾聽父母的訴說,多聊聊他們的當年,多贊美他們的光輝事迹,讓他們從自我回憶當中得到一種肯定,得到一種滿足,找到自己的自信,這是一種極大的心理疏導,也是兒女對父母的一種孝順。

現在很多人,總覺得自己很忙,有家庭和孩子要照顧,有事業要去做,對父母往往不那麼耐心和細緻。有空給父母買點兒東西,做做飯,看望看望他們,就算是關心和照顧了。其實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年人的心理。

我曾經聽一個朋友抱怨過,說自己的老媽動不動就給他們打電話,一會兒家裡停水啦,一會兒沒電啦,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三番五次地說,直到兒女們興師動衆地回家探望。兒女們急急忙忙回家以後,卻發現這些小事簡直微不足道,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就責怪父母誇張,覺得老人嬌氣古怪等等。

其實老人年齡大了,身體變差,人際關系、社會活動又那麼少,一些貌似簡單的小事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會費心費力,心理上自然對親人産生一種依賴。所以做兒女的,一定要有耐心,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感受,要經常回家跟老人聊聊天兒,聊聊他們的當年勇,多贊美他們,給他們肯定和鼓勵,讓老人在情感上得到滿足,自然顯得沒有那麼離不開兒女。當他的情緒有了傾訴和疏導,并且能夠從對方那裡得到反饋和鼓勵,愛與安全感都有了,他自然不會再唠唠叨叨,沒完。

真正的孝順是什麼?不是十天半個月回家吃個飯,也不是給父母買買東西,更不是甩給父母一把錢,讓他們衣食無憂就萬事大吉,做兒女的更應該多多陪伴,和他們聊聊那些當年勇,從心理上去支持、肯定、鼓勵他們,讓他們支撐起内心的滿足,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