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鄉村閱讀教學的局限性

鄉村閱讀教學的局限性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2 18:11:28
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

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本應該是個充滿趣味、詩情和靈氣的課堂,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陶冶學生情操和提高學生閱讀品味的一門課程。在初中階段,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内容,學生借助閱讀教學,可以鍛煉思維能力,提升語文知識運用能力。雖然語文新課程标準實施多年。但是農村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各種不适應現象層出不窮,緻使語文老師越來越不知如何教語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是越來越低,,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些困境,因此進行,對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積極意義。

鄉村閱讀教學的局限性(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1

一、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的意義

1、中考語文命題發展的總趨勢:新修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強調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2--3部名著”。并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農村語文閱讀教學中隻注重課内範文教學、忽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弊端。把課堂内外、書本内外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得法于課内,得益于課外”的基本規律,為學生學好語文指明了方向。而且,從近幾年的中考命題來看,也昭示着這一規律。

近幾年中考語文命題發展的總趨勢在于:一是試題中限制了純知識記能力方面的考查;二是語言運用能力的試題占了很大的比重。從考試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這類試題是能真實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的。在一段時期内,将繼續存在于考試試卷中;三是試題注重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考查,一般分值都不低于30%。

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閱讀;一是表達。可以說,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一個人的語文水平的高低。因此,自從用語段或整篇文章理解分析來考查學生語文能力的形式一出現,全國各地都在中考試卷中安排了閱讀能力的考查,閱讀理解的題型也日趨成熟。開始時,題目還在注重知識的考查層面上。近年來,閱讀理解的考查調整為整體感知,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選文也由課内走向課外,且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教育性和主觀性,現在正邁向綜合性和開放性。

2、統籌教學互促的必要性:進行農村閱讀教學的研究,首先是可以改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教學研究,探讨教學存在的問題,思考導緻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然後進行優化和改善,創新教學模式,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其次是有助于幫助學生學好其他課程,閱讀教學不僅對語文知識學習十分重要,對其他科目學習也很關鍵,因為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而這又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因此要進行閱讀教學研究。

二、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觀念陳舊---重講輕練式教學

農村地區,教育方面的思想觀念本身比較落後,傳統教育觀念比較突出,因此部分教師不認可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認為學習 詩詞歌賦,強化記憶力,提升寫作水平比較關鍵;部分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認識不足,認為直接讀、看語文文章就是閱讀教學,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本質和核心;閱讀教學着眼于“教”的狀況太多,學生閱讀得太少,因而造成學生的文化積澱太淺,缺乏語文功底。

語文課裡學生讀書的時間隻有幾分鐘,大部分時間被教師的繁瑣分析和頻繁提問所占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批評的那樣,“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得很少,而關于閱讀的談話卻很多”。其實我們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後“練”出來的,而絕非是“講”或“聽”出來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師不但不鼓勵學生讀書,而且阻止學生閱讀課外書,并美其名曰:為了學生的前途。教師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不重視開展閱讀教學,局限于語文教材内部,沒有進行擴展教學,導緻課外閱讀量不足,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

2.效率低下——肢解教材式教學

在農村初中,因受信息及條件的限制,很多中老年老師以教材為中心,将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的目的是“學這一篇文章”,教學過程是“解析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學的結論是“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這一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更多的時間開展說教,閱讀教學時間安排不足,同時将更多的時間用于閱讀教學問題的分析,而不是閱讀内容的感悟和思考;學生主體地位沒有發揮,在教學中被動接受知識,閱讀素材的時間較短,沒有獲得什麼感悟就結束,限制了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強制要求學生閱讀指定的素材,沒有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導緻個别學生不喜歡參與,興趣不高;他們的課堂閱讀教學不是引領學生自己去閱讀,去感悟,去整體把握,而是用一大堆字詞句篇章的枯燥、煩瑣的分析來僵死學生的靈性,使他們背了一大堆标簽式的“知識”,自己仍然不會讀。

鄉村閱讀教學的局限性(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2

部分學生不能認真對待閱讀教學,在進行閱讀後不能給出準确的結論和看法,有個别吸引教師的關注故意給出偏激的觀點;閱讀教學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導緻學生胡亂發揮,出現對閱讀内容的片面化理解。這些現象的存在導緻閱讀教學效率較低,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積累不足——急功近利式教學

進行閱讀教學需要有大量的素材支撐,特别是到了初中階段,學生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越來越豐富,可用的素材也越來越多。教師需要主動收集多樣化的素材進行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但現在的農村中學較多地運用這種急功近利式教學。他們将所要教學的課文,按照考試閱讀模式訓練學生:要求學生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則完全不涉及,想像、聯想也因不考而屬多餘。更有甚者,将課文編成考題,指導學生不讀全文,隻對應地找出考題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學生在閱讀中富有的個性情感體驗和創新潛能的開發。

許多語文教師認為: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寫作。他們的課堂閱讀教學要麼離開思維内核,排除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孤立地去品味語言,以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要麼進行淺表的讀寫結合,倉促地、浮光掠影地将“讀”帶過,“立竿見影”地讓學生在課堂上也仿寫一篇。很多教師就是按照教材要求按部就班的進行閱讀教學,對于課外閱讀的引導不足,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沒有形成,導緻閱讀量不足。

4、無書可讀——學生閱讀量少

相當多的學生除課本以外,幾乎無課外閱讀。農村初中學生課外書的來源少,适合他們讀的好書更是鳳毛麟角。雖然有些學校為了應付上級”驗收需要,有那麼幾百、幾千冊,但這些書要麼是些工具書或七拼八湊的上個時代的書;要麼學校把它當作“寶貝”,重點保護在書櫃裡,學生是難以借到的。據調查(筆者以某個鄉村初中為例見表一),農村初中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

表一:××初中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表(調查人數99人)

文學作品名稱

人數

%

《三國演義》

13

10.7

《水浒傳》

20

16.4

《西遊記》

15

12.3

《安徒生童話》

8

6.6

《伊索寓言》

6

4.9

《朝花夕拾》

3

2.5

《繁星春水》

2

1.6

《駱駝祥子》

10

8.2

《魯濱遜漂流記》

4

3.3

《名人傳》

1

0.8

《童年》

6

4.9

其他

4

3.3

沒有讀過作品

30

24.6

從上表可以看出:相當多的學生除課本以外,幾乎無課外閱讀。據調查發現,農村初中學生讀過中國四大古典小說的人數微乎其微,讀過魯迅、冰心等現代作品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更不要說外國作品如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高爾基的《童年》了。大部分學生最多是為了應付考試看過一些《優秀作文選》而已。盡管大家都明白“多讀多寫”仍是學好語文的正确途徑,但由于條件有限,很多老師也隻能感慨心有餘而力不足。另外,有些學生的課外閱讀即使有,也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盜版的武俠小說,一些不适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生活小說,就可能放入他們的書包,這當然沒有什麼好的效果。

三、提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策略

1.轉變觀念——讓閱讀獨立起來

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首先要做到轉變教學觀念,必須讓“閱讀”“獨立起來”,并提升對其重要性的認識。教師要了解閱讀教學的價值,不僅是對于語文課程,也包括其他課程,從内心深處認可閱讀教學的開展。要認識到閱讀教學的本質和内涵,并從自身做起,深入分析新課改的要求,明确閱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獲得閱讀能力,包括收集、選擇、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鑒賞評品,懷疑探索作品的能力,為學生具備開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創造性應對社會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借助信息技術廣泛性收集閱讀素材,收集大量關系到教學内容和優秀品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的素材,擴展學生的閱讀面;第三,進行教學時,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邀請學生積極參與,而不是進行說教式教學,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多樣化的閱讀教學設計。

2.創新激趣——讓閱讀豐富起來

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内容枯燥,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不足,多是對閱讀問題的解決。在新時期,教師要注意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結合新課改要求,針對少年兒童讀書的五種需要:學習需要;交往需要;緩解焦慮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時間需要。将課内與課外結合起來。“得法于課内,得益于課外”,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和閱讀能力,制定可行性強的教學方案;收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适宜的閱讀素材;對學生合理分層,按照閱讀水平和個體差異,準确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内容的閱讀教學,比如提出不同深度的閱讀問題,引導他們自主思考,把閱讀的自主選擇權交給學生。教師需要為學生打造積極向上的閱讀空間,将閱讀素材的實際價值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内容。

3.創造氛圍——讓閱讀和諧起來

對于學生來講,良好的氛圍可以帶動他們進入閱讀狀态,集中精力閱讀。所以教師要注意創造積極地閱讀氛圍,使他們快速進行狀态,從而可以将集中精力閱讀素材,深入的進行閱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效果。因為閱讀問題的解決主要是在課堂上,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創設和諧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快速進入個性化閱讀模式,做到心無旁骛,從而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閱讀内容的含義,得出自己的個性化結論。教師要注意進行有效的引導,借助問題導入、情境設置等方法,吸引學生興趣和關注。另外,教師要注意豐富閱讀素材,增加學生的閱讀面,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收集世界範圍内的素材,與閱讀内容相關的文章、新聞熱點等,讓學生自主思考,說出自己的見解。

4.多元評價——讓閱讀科學起來

對于閱讀教學,科學的評價機制也關系到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需要針對閱讀教學,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教師首先要自我進行反思,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學設計的不足,記錄下來,并在下堂課時進行改善;同時要求學生對教學内容進行評價,收集學生給出的反饋意見,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和完善;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科學評估,針對快速閱讀、閱讀問題的解決、進入專心閱讀時間等指标,進行準确評價,據此分析學生存在的不足,然後進行針性指導。

本文作者:丁茂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