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的錢袋子,膨脹的折扣店。
疫情危機之下,“性價比經濟”崛起了。随着經濟下行時期來臨,消費分級的天平也逐漸傾向于消費降級。對于消費者來說,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買到更高品質的商品成為了購物時關注的焦點問題。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品牌。市場需求的激增,使得臨期生意乘風起飛,臨期店成為了衆多年輕消費者“薅羊毛”的聖地。
2020年以來,這條新賽道跑出了不少黑馬品牌,備受資本青睐。比如,愛折扣斬獲千萬融資;好特賣HotMaxx3年拿下了五輪融資;嗨特購也在兩年内獲得了四輪融資。
行至2022,臨期店依舊是當下的香馍馍品類。一項針對全球零售業的研究表明,這些低價折扣店或将是未來幾年發展最快的業态,複合增長率達6.6%,高于其他任何零售形式。
“好特賣們”之所以會成為市場的寵兒,除了天時之外,還得歸功于對消費者認知的“矯正”。
雖然臨期店是疫情後才形成規模效應的新業态,但是臨期商品卻一直都存在。
以前,業内人士都把臨期商品稱為“尾貨”,一般都是些賣不掉的庫存或者商超平台退貨下架的産品,這些尾貨會通過下沉渠道再次售賣。
後來受疫情影響,國内出現了大量尾貨,這也就催化了臨期店的形成。加之商場高空置率的壓力,使得這些臨期店能夠有機會進入核心商圈,面向更多的消費客群。與此同時,随着消費者心态的轉變,他們也逐漸克服了買尾貨的心理障礙。
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促使臨期店的業态逐步走向成熟。
那麼,這些“骨折價”的臨期店是如何在租金高昂的商圈存活下來的呢?
其實,臨期店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在“臨期”的表象之下,是依靠強大的供應鍊管理能力和庫存周轉能力,形成的低價收、低價售的平衡狀态。
數據顯示,一般傳統渠道的綜合毛利在20%以内,而臨期店則可以高達50%。
所以,零售臨期店的商品雖然看起來便宜,但因采購成本低,其實毛利率并不低。
然而,今年以來,臨期店們的生意邏輯卻悄悄發生了轉變。
以好特賣、嗨特購為代表的臨期店們搖身一變成了“品牌折扣店”,無論是店鋪風格還是選品陳列,都開始撕掉臨期店的标簽,走向品牌折扣賣場的設定。
究其原因,“臨期”隻是一種短期引流的手段,目的是用高性價比來積聚客源,快速提升品牌認知度。
當形成一定的品牌聲量之後,商家肯定不會甘心一直在尾貨圈子裡打轉。因為對于一個連鎖品牌而言,如果隻做尾貨生意,那麼生存空間會被擠壓得越來越小。
而且,相比于短期的毛利,品牌價值才是能助力企業行穩緻遠的關鍵,一個隻做廠商尾貨“下水道”的品牌,又該怎麼衡量其價值呢?
更何況,随着入局者的增加,臨期賽道逐漸擁擠,供應鍊壓力的加大使得商家的風險也随之提升,拓寬發展緯度勢在必行。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臨期店開始打造自有品牌。
比如,嗨特購品牌旗下就注冊了“強小魯”、“逸口樂”、“木頭奇奇”、“KASUREOO”、“初本笙”、“小食萬象”等數個食品、日化、辦公用品等相關商标。其中,“強小魯”直接對标網紅品牌“王小鹵”,且售價更為低廉。
奧樂齊也開始在店内售賣自營品牌“奧樂齊可樂”,不僅口味不輸可口可樂,售價也比其便宜三分之一。
嗨特購創始人張強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中透露,目前門店自有商品占比已經達到為20%-30%,主要覆蓋堅果、日化等品類。
臨期店能否走好品牌自有化這條路呢?
業内專家表示,對于連鎖臨期店而言,想要進行自有品牌的銷售轉化,需要考驗其上遊供應鍊整合能力和選品、品控等能力,如果沒有沒有紮實的沉澱,那麼結果可能不會太理想。
另外,一般門店連鎖企業的核心能力不在于産品研發,多數都是采用代工生産,這就很難打造差異化特色,且新品牌占領消費者心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長期積澱。
當然,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好特賣、嗨特購等從臨期店轉型到品牌折扣店,确實是為自己開拓了一條更具想象空間的道路,至于後面能否持續發力,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編輯:鞠君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