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銷量最好的涼皮

銷量最好的涼皮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1:10:38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1

據說秦始皇就愛吃。

文/易琬玉

編輯/範婷婷

涼皮,大概是“碳水”在沒胃口的夏天,能擁有的最妥帖的形式。

尤其在盛産優質小麥的中國北方,它是家家戶戶信手拈來的吃食——泛着好看光澤的面皮,輔以各類蔬菜絲,加上中式廚房極為常見的調料,無需額外烹制,用筷子攪拌後,下肚即是滿足。

面皮的制法影響其口感,而調料則是涼皮的靈魂。在西安,盛志望麻醬釀皮俘獲了許多熱愛麻醬、喜歡Q彈軟糯口感的食客。他家的面皮用的是釀皮的制作手法,調料則是祖傳的香醋、芝麻醬和油潑辣子。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2

盛志望是這家鋪子的招牌,也是盛剛父親的名字,這門生意傳到盛剛手裡已經是第三代。從他爺爺走街串巷叫賣涼皮開始,這家鋪子就沒離開過大皮院這條街,但這間最初隻有5平米的小店,如今已是日銷5000份、年入千萬的行業TOP。

三代人的味道

相傳涼皮起源于秦始皇時期,有一年陝西秦鎮一帶大旱,打下的稻谷都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質量太差無法納貢。在大家焦急慌亂之時,一位農民将打下的新米用水打濕,碾成糊狀後,倒在甄篦上蒸熟切成條,制成面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後大喜,每天要求制作食用,後來涼皮就逐漸流行,成了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盛家三代人做涼皮,家裡的牆上,裱着一份1952年12月14日的《群衆日報》,上面的第四版記錄了他爺爺挑着擔子,一面沿街叫賣小吃、一面宣傳中蘇友好思想的故事。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3

盛家的涼皮生意從1896年就開始了。最早是由盛剛的爺爺奶奶來做,“奶奶在家裡制作好,爺爺就挑去街上賣”。爺爺愛琢磨,不斷改進面皮和調料的制作手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秘方,後來傳給了盛剛的父親盛志望。

生意到了盛志望手裡,沿街叫賣改成了一間5平米的鋪面。那是改革開放初期,在沒有美食APP的年代,食客們口口相傳來店裡嘗鮮,“那時候就是自己家做,淩晨三點開始攪面粉制面汁,一天最多也就500份,再多就做不動了”,食客稍來晚一點就吃不到這碗涼皮。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4

盛志望(左),盛剛(右)

從開張到現在,盛志望麻醬釀皮鋪一直沒離開過大皮院,這口味道也一直沒變,隻是鋪面從5平米的小檔口變成了100平的兩層樓。在盛剛的印象裡,店裡有不少老客,“每周至少來一次”。有個小夥子領着女朋友來吃,盛剛看着他們從談戀愛到結婚,“後來他媳婦挺着大肚子來吃,現在孩子都十多歲了,一家人過來吃”。

許多外地的食客慕名而來,因為知道盛志望麻将釀皮賣得快,“在高鐵上就和我打招呼留一碗”。但就是這樣,也有人無緣嘗到這份兒傳承百年的老味道,“實在是做不動那麼多,食客們來了又掃興而歸,我們也挺抱歉的”。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5

“面食王國”裡的涼皮

陝西是“面食王國”,大街上面館比飯店還多,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光一個涼皮,從做法、形狀、口味到配料,各家都有所長。

涼皮的面皮子最為人熟知的做法之一,是将面粉揉成面團後,放到水裡搓洗攪拌,洗到澱粉與麸質完全分離。得到色如牛奶的面汁和滿含麸質的面團後,面汁蒸熟制成面皮,面團蒸熟制成面筋,就是最常見的涼皮。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6

而盛志望家的面皮,采用的是釀皮的制作手法,不通過洗面團,而是向面粉中逐漸加水、不斷攪拌,得到最後的面汁。這種方式制得的面汁,因為最大程度保留了面粉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口感更加Q彈軟糯。

門店裡,師傅們剛來時都瘦瘦一個,後來胳膊都粗了一圈,“30斤面粉,慢慢加水,要耐心攪至少30分鐘”。面汁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密度多少合适,全憑師傅們的眼睛把關。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7

舀一勺牛奶般的面汁,均勻倒在直徑約60公分的圓形平底銅鍋上,依靠師傅将銅鍋裡的面汁轉勻成薄薄一層,蒸汽的熱度會将流動的面汁變成晶瑩的面皮,這一步需要頗具經驗的師傅完成,不然成形的面皮不夠平整,人也容易被蒸汽燙傷。蒸熟面皮的熱鍋,立馬放在涼水裡放涼,刷上一層油後即可将面皮揭下。

盛志望老爺子今年74歲,和涼皮打了一輩子交道,他的自信就是當着大家夥兒的面,将剛揭下的面皮“啪”地摔在案闆上,面皮微微彈起、不散不爛,“夠穰(Q彈爽滑)!”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8

如果說面皮是基礎,那麼調料就是靈魂,盛家的調料不過四種——食鹽、香醋、芝麻醬和油潑辣子,但卻是不外傳的秘方。

因為味道精簡,想要獨具一格,隻能各方面都多下點功夫,“香醋是爺爺的秘方,在生醋中加入24味香料慢火熬制,再放入涼水大缸中冷卻靜置24小時;芝麻醬是用自家石墨子磨的、沒有抽取芝麻香油的純芝麻醬;油潑辣子則是用的陝西興平辣椒,砸成片狀的辣椒末,潑上滾燙的菜籽油”。

從提籃叫賣到中央廚房

盛剛對于涼皮的記憶,三四歲的時候就有了,“爺爺拿着大刀,在案闆上鋪一層布、抹上油,把圓圓的涼皮折起來,跟一個扇子一樣,然後用大刀一直切”。

那個酸甜香辣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他關于夏天的記憶。幫父親打理涼皮鋪子有30年了,但盛剛覺得自己的技藝還是沒有父親好。就比如,回憶起那柄從爺爺開始切面用的、有一百多年曆史,49歲的盛剛隻能模糊說出,“整張皮子要切100來刀”,而74歲的盛志望則能準确說出,“像我們家這個60公分大的鍋,從左往右大概要切107刀”。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9

對于盛志望而言,這個并不算是技術活兒,隻是需要耐心。從攪面汁開始,到蒸面、切條、制作調料,都是經驗,唯手熟爾。涼皮上桌時,是粗細均勻、整齊碼好的細條,家族作坊式的制作過程完全依靠經驗來把握,盛剛的經驗雖然不及父親盛志望,但他卻找到了一種更為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法。

2015年,盛剛和西北大學食品系的研發人員合作,設計出了半自動的中央廚房,用仿生的手臂來攪面汁,用密度計代替師傅的經驗,判斷面汁的濃稠程度,用機器将面皮加工成整齊劃一的細條。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10

半自動化生産涼皮的想法,源自兩次去馬來西亞參加展銷會的經曆,“馬來西亞有許多和我們口味偏好、飲食結構相仿的食客,他們也很喜歡我們的涼皮”。但是面皮易壞,經不起長途運輸,中央廚房的誕生就是為了同時解決産量和保鮮問題。

通過兩次真空滅菌包裝好的面皮和調料,在常溫下可以擁有18天的保鮮期和60天的保質期,經得起長途運輸,也能開袋即食。研發完成後,機器制成的面皮最先被送到了盛志望手上,它們需要先得到他的認可,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11

産量和保鮮問題解決後,這份延續百年的味道被成功鎖在真空包裝袋裡,盛剛也将原本隻能堂食的涼皮搬到了線上,開起了網店。

在這個占地1000平的車間裡,機器每天運轉八小時,生産的面皮一半供應電商平台訂單、一半供應門店。無菌車間裡的傳送帶上,制好的面皮滅菌抽成真空,麻醬、香醋、辣子一一分裝,再次滅菌後打包銷往大江南北。

銷量最好的涼皮(一天賣出5000份涼皮)12

當年一天隻能生産500份涼皮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好這口的朋友,無論身在哪裡,打開就能吃到”。

在盛志望的網店裡,主賣涼皮、油潑辣子和芝麻醬。光是涼皮,每天就能賣出三四千份,其中有不少顧客複購,“有的甚至一個月能買三四次。”

生意好的時候,“線上線下一天能賣出5000份涼皮”,但這并不是極限,“車間滿負荷生産的話,一天能生産10000份”。

圖源:陝菜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