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種類有20種,大緻可以分為三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這8種氨基酸,人體不能自己合成,而且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須通過食物來攝取,其中,發現組氨酸為嬰兒所必需,因此嬰兒的必需氨基酸為9種(其餘為八種)而且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須通過食物來攝取,這些氨基酸就稱為必需氨基酸。此外,人體合成精氨酸、組氨酸的能力不足以滿足自身的需要,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一部分,我們稱之為半必需氨基酸。另外的10種氨基酸,人體可以自己合成,不必靠食物補充,我們稱為非必需氨基酸。
賴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氨基酸,一種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其中,人們知道,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後人體又利用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體蛋白質,如免疫抗體、消化酶、血漿蛋白、生長激素等都是合成後的人體蛋白質。在合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中,L-賴氨酸是最重要的一種,少了它,其它氨基酸就受到限制或得不到利用,科學家稱它為人體第一必需氨基酸。科學家還發現,L-賴氨酸是控制人體生長的重要物質抑長素 (Somatotation,ss) 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必需的成份,對人的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系統都起着重要作用。人體不能自身合成L-賴氨酸,必須從食物中吸取賴氨酸是幫助其它營養物質被人體充分吸收和利用的關鍵物質,人體隻有補充了足夠的L-賴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達到均衡營養,促進生長發育。
肉、魚、蛋、奶這些食材中的蛋白質成分裡7-9%左右都是賴氨酸。含賴氨酸高的肉類食物有:鳝魚、泥鳅、鱿魚、帶魚、鳗魚、海參、墨魚、蝸牛,即便是素食主義者也不需要擔心,因為豆類是“素肉”,100克大豆大約含有36克的蛋白質,其中2.7克是賴氨酸,比牛肉還高一點。(數據均來自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庫)其次有山藥、銀杏、大棗、芝麻、蜂蜜、葡萄、蓮子,含的賴氨酸也比較多。此外,紅薯也是含有比較豐富賴氨酸的食物,這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谷類食物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較低,如100克大米中含賴氨酸295毫克,100克面粉中含賴氨酸277毫克,僅相當于100克牛肉中賴氨酸含量的1/5,或者100克大豆中賴氨酸含量的1/10。烹煮、烘烤以及過度冷凍,将造成食物中的賴氨酸流失。這也是為什麼人體需要輔助品。
不是含鈣的化合物人體都可以吸收的,目前市場上補鈣的産品,一般都配有維生素D,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人體對鈣的吸收不好!即使配有維生素D,實際效果還是不理想!
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食物中鈣磷比例不平衡,鈣或磷的含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相互影響其吸收率,最終影響骨骼生長發育,所以食物中的鈣磷比例應适當。專家對膳食中的鈣磷的比例進行了研究,認為成人為1:1~2:1、嬰兒(1歲以下)為1.5:1時,最有利于鈣的吸收。食物中鈣磷比值超過1:3為高磷膳食,攝入高磷膳食時腸鈣吸收降低。肉禽類食物含磷量較高,但含鈣低,不适宜做補鈣食物;一些蔬菜中,鈣的含量雖然較多,但由于受草酸、纖維等物質的幹擾,鈣的吸收利用率較差。
骨鈣主要以非晶體的磷酸氫鈣(CaHPO4)和晶體的羟磷灰石(3Ca3PO4×Ca(OH)2)兩種形式存在,其組成和物化性狀随人體生理或病理情況而不斷變動。新生骨中磷酸氫鈣比陳舊骨多,骨骼成熟過程中逐漸轉變成羟磷灰石。骨骼通過不斷的成骨和溶骨作用使骨鈣與血鈣保持動态平衡。
目前人體獲得磷酸氫鈣的主要途徑有兩大類:
一食品:食品工業中作疏松劑、面團改良劑、緩沖劑、營養增補劑、乳化劑、穩定劑等裡面含有。在如作面粉、蛋糕、糕點、焙制品的膨松劑,複配型面包改質劑。亦用于餅幹、奶粉、冷飲、冰淇淋粉等也含有。作營養增補劑或品質改良劑。在日用化學工業中作摩擦劑,用于制造高檔牙膏,特别是發泡型牙膏。日常膳食中,奶及奶制品含鈣豐富且鈣磷比例适宜,鈣吸收率高,是鈣的良好來源,而發酵的酸奶更有助于鈣的吸收。此外,水産品中的小蝦皮和海帶及豆制品、芝麻醬等含鈣豐富,鈣磷比例較高,應多食用。
二藥品直接獲取:主要用作内服鈣、磷補充劑,用于防治鈣、磷缺乏性疾病。 磷酸氫鈣作用于人體的醫療和保健,關鍵是由該化合物中的鈣:磷比值所決定的,在所有的無機化合物中,磷酸氫鈣是最接近人體骨骼中的鈣:磷比值的小分子量的無機化合物。它體現在人體對磷酸氫鈣的吸收效果最好。鈣:磷比值:是指磷系列化合物中鈣、磷含量的比較值。磷酸氫鈣的鈣:磷比值的理論值為1.29399,在所有無機物中磷酸氫鈣是最接近人體骨骼中的鈣:磷比值的,另外磷酸氫鈣滿足:分子量小利于吸收、危害小的特點。
對于孩子的身高問題既與先天的遺傳、後天的營養以及代謝、神經、内分泌等有密切的關系。從飲食方面著手,均衡的營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再配合規律運動、良好的睡眠,單靠其中某幾種營養也是無法長高的。若發現孩子身高發育緩慢,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男寶寶 | 女寶寶 | |||
年齡 | 體重(千克) | 身高(厘米) | 體重(千克) | 身高(厘米) |
初生 | 2.9-3.8 | 48.2-52.8 | 2.7-3.6 | 47.7-52.0 |
1月 | 3.6-5.0 | 52.1-57.0 | 3.4-4.5 | 51.2-55.8 |
2月 | 4.3-6.0 | 55.5-60.7 | 4.0-5.4 | 54.4-59.2 |
3月 | 5.0-6.9 | 58.5-63.7 | 4.7-6.2 | 57.1-59.5 |
4月 | 5.7-7.6 | 61.0-66.4 | 5.3-6.9 | 59.4-64.5 |
5月 | 6.3-8.2 | 63.2-68.6 | 5.8-7.5 | 61.5-66.7 |
6月 | 6.9-8.8 | 65.1-70.5 | 6.3-8.1 | 63.3-68.6 |
8月 | 7.8-9.8 | 68.3-73.6 | 7.2-9.1 | 66.4-71.8 |
10月 | 8.6-10.6 | 71.0-76.3 | 7.9-9.9 | 69.0-74.5 |
12月 | 9.1-11.3 | 73.4-78.8 | 8.5-10.6 | 71.5-77.1 |
15月 | 9.8-12.0 | 76.6-82.3 | 9.1-11.3 | 74.8-80.7 |
18月 | 10.3-12.7 | 79.4-85.4 | 9.7-12.0 | 77.9-84.0 |
21月 | 10.8-13.3 | 81.9-88.4 | 10.2-12.6 | 80.6-87.0 |
2.0歲 | 11.2-14.0 | 84.3-91.0 | 10.6-13.2 | 83.3-89.8 |
2.5歲 | 12.1-15.3 | 88.9-95.8 | 11.7-14.7 | 87.9-94.7 |
3.0歲 | 13.0-16.4 | 91.1-98.7 | 12.6-16.1 | 90.2-98.1 |
3.5歲 | 13.9-17.6 | 95.0-103.1 | 13.5-17.2 | 94.0-101.8 |
4.0歲 | 14.8-18.7 | 98.7-107.2 | 14.3-18.3 | 97.6-105.7 |
4.5歲 | 15.7-19.9 | 102.1-111.0 | 15.0-19.4 | 100.9-109.3 |
5.0歲 | 16.6-21.1 | 105.3-114.5 | 15.7-20.4 | 104.0-112.8 |
5.5歲 | 17.4-22.3 | 108.4-117.8 | 16.5-21.6 | 106.9-116.2 |
6.0歲 | 18.4-23.6 | 111.2-121.0 | 17.3-22.9 | 109.7-119.6 |
7.0歲 | 20.2-26.5 | 116.6-126.8 | 19.1-26.0 | 115.1-126.2 |
8.0歲 | 22.2-30.0 | 121.6-132.2 | 21.4-30.2 | 120.4-132.4 |
9.0歲 | 24.3-34.0 | 126.5-137.8 | 24.1-35.3 | 125.7-138.7 |
10.0歲 | 26.8-38.7 | 131.4-143.6 | 27.2-40.9 | 131.5-145.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