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3:40:50

去清遠泡溫泉、玩漂流,住一晚當地特色民宿,吃一頓“雞味”濃郁的清遠雞,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常見的休閑方式。

2021年國慶節假日期間,清遠全市38家A級旅遊景區恢複開放36家,根據移動大數據監測并測算,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清遠市累計接待遊客148.58萬人次,其中一日遊105.1萬人次,過夜遊43.48萬人次,旅遊收入10.87億元。

清遠市有何魅力吸引如此多的八方來客?

近70%的森林覆蓋率,1-2小時接入大灣區,620多個旅遊資源單體,38個國家3A級以上的旅遊景區……清遠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作為“中國溫泉之城”、“中國漂流之鄉”“中國奇洞之鄉”等稱号,形成“親情溫泉、激情漂 流、閑情山水、奇情溶洞、熱情民 族、濃情美食”六大旅遊闆塊。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1

(英德洞天仙境景區)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2

(陽山縣神峰關景區激情漂流)

清遠市有着距離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最近、發展空間最大、生态環境最好的“三最優勢”。2020年12月,清遠市公布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的“十大行動方案”,明确提出結合清遠實際精準發力,圍繞“三最優勢”,把清遠打造成為融灣崛起排頭兵、城鄉融合示範市、生态發展新标杆、“雙區”魅力後花園。

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清遠市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旅遊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業态類型不斷豐富,産業内涵不斷拓展。

溫泉之城 漂流之鄉

來自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數據顯示,據統計,2016年一2019年,清遠市旅遊接待總人次從 3493.71 萬人次增加到 4728.63 萬人次,累計增長35.34%;旅遊總收入從 269.71 億元增加到 377.36 億元,累計增長 39.91%。

近兩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清遠的旅遊業呈現穩步恢複和振興發展态勢。2020年,按可比口徑,清遠市總接待人數為826.44萬人次,恢複度為 76.7%;總收入為 90.9 億元,恢複度為 58.4%;其中過夜遊 570.7萬人次,恢複度為74.5%。

根據新的《國家文旅部文化文物和旅遊統計調查制度》,2021年1-9月,按照可比口徑初步測算,清遠市共接待旅遊人數為970.83萬人次(其中一日遊為 503.57 萬人次,過夜遊為467.26萬人次),同比增長62.41%,旅遊總收入為 84.23 億元,同比增長 28.83%。

亮眼數據的背後,離不開極具魅力的旅遊資源的吸引。

2019年,清遠有鄉村旅遊點120多個,重點打造壯瑤民俗、現代民宿、古村文化、山水生态、農事體驗、花節觀光、精品農家樂等鄉村旅遊産品。截至2021年9月,清遠市有國家3A級以上旅遊景區38家,其中國家5A級景區1家,國家4A級景區18家。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3

(連南瑤族長鼓舞 熱情民族)

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清遠臨近珠三角,生态優良,旅遊資源富集,山、水、文、泉、林等生态資源豐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其遊客也主要來自大灣區,自駕遊是最為常見的旅遊方式。

近年來,清遠依托優越的區位條件、靈秀的生态底色、獨特的民族文化等,以創建全域示範區為抓手,積極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清城、清新、英德、佛岡、連山、連南、陽山7個縣(市、區)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是省内縣級單位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最多的地市。

在清遠市的六大生态旅遊品牌中,又以溫泉、漂流最為有名。

作為“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溫泉之城”,清遠8 個縣(市、區)都擁有溫泉資源,儲量豐富,品質上乘。其溫泉産品注重康養、休閑、拓展,與商務會議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溫泉文化品牌,如清城區新銀盞溫泉、英德寶晶宮茶語溫泉、佛岡聚龍灣溫泉、陽山廣東第一峰天泉。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4

(佛岡熹樂谷溫泉度假區)

清遠還是全國首個被授予“中國漂流之鄉”的地級市,其國家4A級景區有清城區黃騰峽、清新區古龍峽(國際自然水域漂流大賽主賽場)等。值得一提的是,清遠的漂流景區都是天然的峽谷河道、自然的山間溪水,遊客可自由選擇,感受不同的樂趣。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5

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當前,清遠市旅遊産業結構有待優化。今後,要加快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深化廣清旅遊合作,推動産業融合,抓好鄉村旅遊建設。

一隻雞的美名

優美的生态,也帶來了豐富的物産。

清遠市所特有的清遠雞、烏鬃鵝、北江河鮮、英德紅茶、連州水晶梨、連州菜心,東陂臘味等名特優新農産品,可滿足口味挑剔的食客。其中,清遠雞更是馳名中外,曾登上國宴,是遊客心中必吃的清遠美食。

據清遠市農業農村局介紹,目前,清遠市備案的規模以上肉雞養殖場已達1130家,2020年末清遠雞出欄達1.045億隻,同比增長26.55%,預計2021年出欄量可超1.2億隻。除了滿足本地食客,清遠雞主要銷往珠三角。

廣東人愛吃雞,有着“無雞不成宴”的說法。在衆多品種中,清遠雞能脫穎而出,征服廣東人的味蕾,絕非凡品。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6

清遠雞有上千年的養殖曆史,是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其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肉鮮紅味美、風味獨特,深受廣大食客喜愛。清遠當地人的吃法更為講究,要選生長期在180天以上的清遠雞,“雞味最為濃郁”。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清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清遠雞産業發展,已完成2個清遠雞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建設任務,清遠市清城區國家級産業園(畜禽種業)進展順利,2020年以清遠雞為主要産業的廣東南粵黃羽雞産業集群入選國家第一批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清遠雞産業的發展壯大,要着重加快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清遠雞産業轉型升級發展,按照全産業鍊開發、全價值鍊提升的思路,大力強化清遠雞種源供應,發展标準化規模養殖,提升屠宰加工産業體系,建立清遠雞品牌營銷體系,切實解決好清遠雞産業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和關鍵環節,實現産業做大、質量做優、品牌做強、三産融合,逐步形成産業興旺、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環境友好的清遠雞産業發展新格局。

蓬勃發展的民宿産業

作為旅遊又一新業态,近年來,清遠市民宿産業蓬勃發展,各類型的特色民宿不斷湧現。

如清新區米墅·稻野舍、三季稻民宿,主打溫泉主題;英德市碧鄉客棧、以山水著稱;清新區西溪子民宿、清城區沙塘月景灣民宿,可賞湖畔景緻;連州市大夫第民宿、英德市魚咀民宿,領略古村古韻風光;清城區飛霞龍田民宿、陽山百花山生态度假民宿,追憶農耕文化;連南縣潘家大院、連山縣南嶺書院,體驗壯瑤風情。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7

(清新西溪子民宿) (清新西溪子民宿)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8

(清新米墅·稻野舍民宿)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底,在清遠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工商信息的民宿個體工商戶有 712 戶,企業 115 家,登記錄入“廣東省旅遊民宿管理系統”的民宿經營主體 193家,全市鄉村旅遊點達 80多個、鄉村精品民宿 300 多家,民宿按主題分為:溫泉、山水、湖畔、古韻、農耕、民族等大6類型。

清遠市發展民宿産業的經驗是,注重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重視古村活化,培育新型産業,打造鄉村旅遊品牌。

《清遠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21-2035)》明确,依托豐富的生态、農産品、文化等資源,要發展以傳統文化為瑰、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态農業為基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為鄉村民宿發展指明了方向。

清遠市各縣(市、區)政府重視鄉村民宿發展,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民宿建設,按項目實際投資予以企業一定比例的獎勵,安排鄉村振興項目用地指标向鄉村民宿項目傾斜。如清新區政策保障有力,制定《清遠市清新區促進産業發展實施辦法》,“對當年新評定為四星級、五星級的旅遊民宿,分别一次性給予 10 萬元、20 萬元的獎勵”。

在鄉村資源活化方面,清遠市注重鼓勵和支持村集體和農民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通過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發展鄉村民宿。

如清城區新橋村探索“酒店 村集體 農民合作社 鄉村民宿”模式,23戶村民将自家樓房改造為民宿及特色飲食小店,每家民宿年均收入20萬元左右。英德市淡地村探索“企業 村集體 農戶”模式,流轉了30畝閑置宅基地和40戶舊農房用于發展鄉村民宿,村集體、村民可獲租金和收入分紅。

“不提倡一窩風搞民宿,一方面要有資源依托,依靠大景區輻射,另一方面民宿也要做内容,提升品質,要有長遠考慮。”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強調,清遠市依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精品鄉村民宿,成立鄉村民宿産業學院,培育了一批鄉村民宿專業合作社,推動鄉村民宿全産業鍊發展,打造鄉村民宿集群,初步探索出鄉村民宿發展“六活六支”模式。

清遠最新發展規劃(廣東清遠打造雙區)9

(英德野渡谷民宿)

該工作人員表示,鄉村民宿有效激活了鄉村的閑置資源,帶動了鄉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帶活了農特産品銷售。今後,将繼續把發展鄉村民宿作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抓手,鼓助和引導更多鄉村旅遊點及鄉村精品民宿建設、使之成為清遠市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促進發展鄉村美麗經濟。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