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大寒,又恰逢臘八。
立春到大寒,圓圓滿滿一圈,一年的光陰至此剛好走過一個回環。
大寒一來,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尾巴,輕輕一甩,就該過年了。
仿佛是一座定格于歲月長河中的橋梁,立于橋北的大寒,連着舊事故人,穿越而過,就到橋南。喜上眉梢,便走進新歲。
于大地和新歲而言,極為短暫的一瞬,就構築了節氣的更叠。
人活一生,草木春秋,想來無不都是短暫又匆匆。有道是“閱盡風霜身已殘”,“千山暮雪,萬徑蹤滅”。額頭上,早就把歲時和光陰逐個記取,一顆心無論看什麼都平靜無波。
饒是如此,每每讀到李白或杜甫,依舊會惹人心頭泛起淚意。
蒼狗飛逝,漫漫一生,到底要曆經幾多風霜,才能這樣不悲不喜?
“寒氣之逆極,故為大寒。”
大寒至極,天地俱寂。所謂堅冰深處春水生。
大寒,作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節點,既意味着冬天結束,又昭示着春季到來。
今天,大寒遇見臘八,雖然早上天氣極寒,卻讓人們在對“年”的執著邀約中泛出一縷勃勃的春意來。
桐柏縣城的淮河上遊,似乎每年一交冬月就開啟了清淤工程。工地上,晝夜機車轟鳴,藍圖在望,一派期待。堤岸邊,即将迎來煙柳初綻,鳳凰山也懷揣蔥茏,蓄勢爆裂。
當一排排火紅的燈籠點亮古樸的屋檐,一碗香濃的臘八粥包裹着五谷的芳香,袅袅騰起鮮豔的人間煙火,年的味道就此由淡變濃。
在西小河的淮源農家遇見串串腌魚和臘肉,土竈裡冒出騰騰熱氣,圍爐吃茶,似是回歸過往。
無人追究的黃昏,一等即是悠然陽春。
過完臘八就是年。
殺年豬、做米酒、腌魚、熏臘肉......這是被稱為“年”的生活方式。無數人一邊寄予期待,一邊回眸不舍,再将其徐徐打開。
于大寒清晨,從吸飽了冬日暖陽後略帶焦糊香味的新衣棉被裡,可愛的你,是否也嗅到了年的芬芳?
如果說悲傷是一點點被逝去和隕落壓縮成的凍雨,或許,所謂命途中的小确幸和小歡喜,則是這樣被節氣更替所凝聚的快樂。
新桃舊符,柴米油鹽醬醋茶,臘梅花開,燕子回巢,悠遠而過的風雨雷鳴,滄桑山河的生命輪回,人間聚散的倦途思歸,年深月久,漸漸融化成生活的原色。
蓦然回首時,被大寒藏匿的凍雨,紮在夜幕拉開的黑色簾布上,你會猛然驚覺,原來一年又這樣倉皇過去了。
一起極目遠眺吧,行将帶來的春天,又一個新的循環,已然悄無聲息地向我們走來。
春夏秋冬,四時自然成歲。念及此,果真應驗了這句被捂出心動的話——心存熱望,每于寒盡覺春生。
我們的生命真是很長又很短。無論如何,都要盡我所能地過好每一個四季輪回。
最美的時光,是藏在我們心底的春天。
隻要心動,便有暖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