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

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4:45:23

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來源:【華聲在線】廖衛芳,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别丢了入戶家訪)1

熱情家訪還是暖心家訪

來源:【華聲在線】

廖衛芳

“什麼是家訪?”如今的孩子們可能對此沒什麼概念。家訪是學校有針對性了解具體學生家庭生活現狀的有效手段,具有其他家校合作形式無法比拟的優勢。而随着信息化的發展,“家訪”這一傳統但有效的家校溝通方法呈現逐漸式微的現象。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如今家校溝通主要靠手機;有專家認為,學校應該創新教育管理與評價手段,支持、激勵教師的家訪行為。(5月8日《廣州日報》)

一直以來,“入戶家訪”是家校溝通的最好方式之一。一方面,通過“入戶家訪”,老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家庭情況,密切與家長的感情,而且還可以摸清學生在校外的表現,對學生的思想、性格及愛好等有着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通過“入戶家訪”,還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早戀問題、正确上網問題、興趣愛好問題、違法違紀問題等,都有可能通過我們教師的“入戶家訪”後迎刃而解。可見,“入戶家訪”好處多多。

然而,随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入戶家訪”慢慢地被學校和老師給“遺棄”了、“冷落”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訪、微信家長群、QQ家長群等“電子家訪”。

眼下,雖然已是互聯網時代,家校溝通的方式可以通過電話、微信、QQ、家長會、家長學校等,但電話、網絡等“電子家訪”畢竟是“隔空交流”,家長會、家長學校也畢竟是“集體面談”,這些溝通方式難以達到“入戶家訪”的“一對一”“面對面”交流的效果。可以說,電話、微信、QQ、家長會、家長學校等“電子家訪”,是難以與“入戶家訪”相比拟的。可見,“入戶家訪”這一傳統家校聯系方式并未過時,且不可替代。

當然,學校組織教師“入戶家訪”不能走入“形式主義”的死胡同裡,比如,硬性規定每一位教師必須完成家訪率百分百、必須寫出家訪詳細記錄、必須每年家訪的次數等等,而應讓教師擁有充分的“自由權”和“選擇權”。就拿硬性規定教師必須完成家訪率百分百來說,現在有不少家長常年遠在外地打工,教師不可能專程前往家長打工地進行“實地家訪”,這就有必要通過電話、微信、QQ等“電子家訪”的方式與家長溝通和交流,而絕不可采取“一刀切”的粗暴方式要求教師,甚至以此來考核教師。

筆者以為,“入戶家訪”并不是一種與教育無關的形式主義活動,它是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入戶家訪”,老師可以“近距離”“面對面”了解到家長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學生的家庭有些什麼困難,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才等等;而家長則可以“一對一”“全方位”地了解到學校和老師是怎樣教育學生的,校園裡的學習環境是怎麼樣的。如此,家校溝通“親近”了,家校合作自然也就“順暢”了。

别丢了“入戶家訪”這一老傳統。筆者衷心希望我們的老師們能從繁瑣的教育教學事務中脫出身來,把“入戶家訪”當成教師的一項“必備功課”,走出校門,走進學生家中,多些入戶家訪,多了解學生,多了解家長,從而為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本文來自【華聲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