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近日披露,醫學檢驗機構艾迪康控股遞表港交所主闆申請上市,摩根士丹利及Jefferies為聯席保薦人。艾迪康曾于2021年6月30日遞表港交所,目前該申請文件已失效。
艾迪康成立于2004年,是以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的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機構,也是中國三大獨立醫學實驗室(或ICL)服務提供商之一。美國私募基金凱雷集團(Carlyle),于2018年攜手美年大健康産業控股投資艾迪康,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艾迪康擁有遍布全國的26個自營實驗室,為醫院、體檢中心、制藥公司、CRO公司等提供檢測服務。艾迪康運營覆蓋31個省市及1500多個市縣的17000多家醫療機構的專用冷鍊物流網絡,尤其在江蘇、浙江、山東、福建、江西等省有更強的布局和競争定位。
艾迪康的檢測組合包括約3,100種醫療診斷檢測,其中包括1,500多種普檢及1,500多種特檢。檢測服務包括病理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分子診斷學、微生物學、微量元素和藥物臨床試驗的檢驗檢測。艾迪康有150項注冊專利,涵蓋傳染病及血液疾病、個性化用藥、單基因遺傳疾病及實體瘤等業務重點。
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檢測量從2019年的46.0百萬次增加30.7%至2020年的60.1百萬次,并進一步增加33.9%至2021年的80.5百萬次。從2020年2月起,艾迪康提供COVID-19檢測服務,還啟動了COVID-19檢測DTC預約服務,目前已進行了4300萬次COVID-19檢測。
艾迪康收入來源主要以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為主,而民營體檢中心的收入比例由2019年的13.7%提升至2021年的23.1%。除醫院附屬的體檢部門外,艾迪康共為國内超800個獨立連鎖體檢提供商(如美年健康)運營的體檢中心提供服務。
公司營收方面,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艾迪康營收分别達到17.29億元、27.42億元及33.8億元;毛利分别為5.21億元、11.17億元元及14.42億元。
艾迪康的收益增長一直受新冠疫情檢測産生的收益推動,于2020年及2021年,收益分别為9.25億元及12.32億元;非新冠疫情業務由2019年的17.29億元輕微增加5.1%至2020年的18.17億元,并進一步增加18.2%至2021年的21.47億元,原因為公司與新醫院及體檢中心客戶的合作已擴展至新冠疫情檢測之外。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艾迪康年内溢利分别為7044.3萬元、2.89億元及3.23億元。2021年及2020年同比增幅分别達到11.4%和310.9%,主要由于規模經濟增長及經營效率提高。
從收入來源看,艾迪康主要通過向客戶提供診斷檢測服務及銷售醫療産品産生收益,這兩項業務在2021年分别占公司總收入的93.1%和6.9%。2021年,新冠疫情相關檢測及非新冠業務分别占公司總收入的36.5%和63.5%。
值得注意的是,COVID-19相關檢測服務産生的收益可能不會持續。随着疫苗在全球範圍内推出,公司的COVID-19檢測服務的收益增長率日後可能會有所下降。
就行業而言,艾迪康所在的中國ICL市場規模一直維持顯著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由2016年的人民币(下同)117億元增至2020年的19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0%,預計将于2025年達到4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4%。
此外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ICL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例如2020年,按ICL檢測市場規模占臨床檢測市場總規模的百分比計,中國ICL滲透率約為6%,遠低于日本的60%、德國的44%及美國的35%,在每位患者的臨床檢測支出方面亦較為落後,未來市場仍有進一步發展及繼續增長的廣闊空間。
而中國的獨立醫學實驗室(ICL)市場可被分為普檢及特檢。中國ICL普檢市場由2016年的68億元增至2020年的10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7%,并預計于2025年達到201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3.6%;相較于ICL普檢,特檢的增長速度更快,由2016年的49億元增至2020年的9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1%,并預計将于2025年達到26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2%。
從競争格局來看,2020年四大主要ICL占中國ICL市場總份額的57.1%,共擁有110多家實驗室。未來,領先的ICL将繼續加快全國實驗室網絡的鍊式擴張,進一步提升彼等的競争力。剩餘部分市場相對分散,由多個區域市場參與者組成。
然而,由于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且國家和地方均有嚴格的行業準入和監管政策,準入門檻和區域壁壘較高。因此,以艾迪康為代表的第三方醫學檢驗頭部入局者發展潛力巨大,且擁有相對較小的競争壓力。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讨用,非投資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