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天十分鐘《交通事故Video》的忠實粉絲,中保研和IIHS網站的常年熟客,當聽說車展期間要去參加首屆理想汽車的安全駕駛學院,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一來,可以參加自己非常感興趣的和汽車安全相關的活動。二來,還完美躲過了車展期的高強度報導工作,屬于是“變相赢麻了”。
三個大課程體驗,外加兩場面對面的交流講解會,這一整天下來,對我而言是收獲頗豐。因此也非常迫切地想給大家分享我今天所見、所聞、所試,以及所思所想。
開課前,理想在講解會上把駕駛安全分為了兩大重點,分别是:更安全的車,和更安全的用車。今天的文章就以這兩點作為方向,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輔助駕駛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認識和理解駕駛安全。
直面難題在講解會後,我們進行的第一個項目體驗,是主動安全系統的“老大難”困擾——行人“鬼探頭”。
如果大家有看過主動安全系統相關的測試,就會發現這一個項目,是難倒了不少車型所配備的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尤其是面對身材更矮小、車輛感知元件更難捕捉的兒童。稱“兒童鬼探頭”為當下主動安全系統不能穩定應對的老大難問題,可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在演示和體驗開始之前,理想的工程師還是非常嚴謹地表示:在連續的測試中,有可能會出現不能完全避免碰撞的情況。
但在随後的演示和媒體體驗環節,在短時間内一共進行了不下十次的測試,這台理想L9以60km/h的速度行駛,都穩定地識别出了突然竄出的兒童假人,AEB系統均及時介入将車輛刹停,全部測試都避免了碰撞的發生。
能把“兒童鬼探頭”項目列入測試環節,理想官方肯定是對于理想L9在這一項目中的表現有充足的信心。
但以如此高的速度進行測試,還能取得全部成功的成績,還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畢竟,在我的固有印象中,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都是困擾AEB功能的一道難題。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認為,理想L9能取得這樣出色的表現,是由于它搭載了一顆128線激光雷達,相較于市面上沒有激光雷達的主流車型,它有更強的硬件加持,表現更好也實屬正常。
但在和理想工程師的交流中我們得知,目前理想L9的AEB功能并沒有使用到激光雷達。
因為在整體策略上,AEB作為一個全域功能,減少誤觸發是研發團隊更為看重的,把激光雷達加入到AEB功能中,現階段在數據融合這個問題上,還需要做更多的驗證。
而且在鬼探頭這個項目上,激光雷達由于較低的頻率,面對突然在近處竄出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識别效果并沒有大家普遍認為的好。
因此,理想L9應對兒童鬼探頭的優秀表現,依舊是使用傳統的視覺感知(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
那花大成本上了激光雷達,它究竟在哪裡發揮作用呢?
“真香”的激光雷達由于AEB功能目前沒有使用激光雷達,可能大家就會疑惑,那現階段這個“高價貨”的價值在哪?
别着急,“真香定律”雖遲但到,永不缺席。雖然沒在AEB功能上發揮作用,但在随後的輔助駕駛功能測試中,理想L9做了“消失的前車”、“側翻車輛識别”,以及“路面水馬識别”三個輔助駕駛項目的測試。
在這些項目上,激光雷達就狠狠地給我們秀了一把。
首先是“消失的前車”,在測試中理想L9會開啟ACC(自适應巡航功能),将速度設定為70km/h,同時跟車距離調至最近,來緊跟前車行駛。
在臨近靜止車模型時,前車會突然變道離開,以此來考驗車輛能否準确識别到靜止車輛,并及時采取制動。
這個項目的難點在于,由于前車突然變道離開,ACC功能會突然失去跟蹤的目标,這時如果不能及時捕獲,并将目标切換至前方的靜止車輛,就會導緻碰撞事故的發生,我們在網上也時常能看到類似的事故類型。
這類事故由于輔助駕駛系統和AEB沒有及時制動,車輛會以很高的速度撞向靜止車,這種高速撞擊所造成的車輛損壞和人員傷亡都是十分嚴重的。
網上該項目的測試視頻
理想L9由于有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三組感知元件的數據相互認證。因此,當前車突然變道ACC目标消失後,車輛能夠迅速捕捉并鎖定新目标(靜止車輛),并通過ACC功能進行減速。
如果ACC的制動力不足以令車輛及時停下,AEB也會及時介入進行緊急制動。
在連續多輪的測試中,理想L9都能準确識别出靜止車輛避免碰撞。大多數情況下都是ACC功能先減速,最後AEB功能介入刹停車輛。
其中也有個别測試,是單靠ACC減速就成功将車輛平穩刹停,連AEB都沒有介入,這樣的表現絕對稱得上出色。
在随後的“側翻車輛”和“水馬”測試環節,理想在車道内放置了一輛側翻的真車和一組黃色水馬,以展示在激光雷達加入後輔助駕駛系統的識别能力。
在此前,由于沒有激光雷達的幫助,以及算法的不足,如果車道内出現了側翻或是遭到嚴重撞擊的車輛,視覺感知(攝像頭)是很難識别到這些已經沒有明顯的“車輛特征”的事故車,從而不能及時讓ACC作出反應。
而在激光雷達加入和算法優化後,車道内出現的事故車和水馬都能被準确、及時地識别。
連續多輪測試中,理想L9均僅靠ACC功能就在障礙物前平穩停下,多次的測試都沒有觸發AEB,從發現障礙到最終停下,整個過程坐在車内的主觀感受是比較平穩的。
理想的産品經理透露,目前L9的輔助駕駛功能應對水馬的最高速度為80km/h,而面對體積更大的側翻車輛,最高速度能達到90km/h。
但在此需要特别提醒各位L9車主,上述測試均在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的狀态下進行,若車輛沒有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像側翻車等的靜止物體,在現階段車輛是不會進行識别。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開啟輔助駕駛功能,駕駛員也沒有注意路面狀況,車輛還是會直接撞上這些物體。
細節見真章這次理想安全駕駛學院一共是分為三個大項,除了AEB和輔助駕駛功能體驗以外,還有城市路況和特殊路況的駕駛體驗。但由于篇幅關系,隻能挑兩個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細節,來給大家展開。
第一個細節是有關于兒童安全方面,大家都知道L9作為一台主攻家庭用車場景的大型SUV,兒童肯定是車廂内的“常客”。
但小朋友往往天性活潑,尤其在L9這種擁有大空間的車廂内,可能會出現孩子在車内前後跑動玩耍的情況。同時,在實際生活中有部分家長的安全意識淡薄,會出現抱着孩子乘車的行為。
若在這些情況下AEB被激活,沒有正确落座的兒童很可能會因為巨大的制動力而受傷。
因此,L9會利用在車内配備的兩組感知元件(非攝像頭),來探測車内的兒童是否已經落座。如果出現兒童在車内跑動、大人抱着孩子乘車等情況,車輛會抑制AEB系統工作,并在中控屏提醒駕駛員需要注意該情況。
考慮到上車後需要調整,目前該功能設置了2分半鐘的緩沖時間,若車輛開始行駛2分半鐘後車内兒童仍未落座,該功能就會被激活來抑制AEB功能的觸發。
在體驗時,理想也表示後續會根據用戶的反饋,再研究要不要進一步縮短這個緩沖時間。
第二個細節,是在場地内進行的城市特殊路況體驗。對于L9這樣一台5米2的大型SUV,我原本對它的操控預期并不高,畢竟車長和重心擺在這裡,車型定位也以家用為主,操控不見長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底子”和操控不大沾邊,但在濕滑路面行駛的項目中,L9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表現給了我很大的好感。
在一個有水柱不間斷灑水的圓圈,我們開着理想L9進行定圓駕駛。作為一台尺寸長、重心高的車型,在抓力不佳的濕滑路面連續畫圓行駛,車尾很容易出現甩動的迹象。
但得益于L9牽引力控制系統和車身穩定系統細膩的控制,在畫圓過程能清晰地感受到電子系統在不停對後輪進行控制,但僅僅是控制并沒有粗暴的介入。
過程中車身姿态并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方向也不需要做頻繁的修正,車尾的循迹性能給人不錯的信心。
在随後的緊急規避障礙物和金卡納體驗中,這一點也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雖然,這些細節層面花費的功夫在宣傳層面,一定是不如AEB和輔助駕駛升級那麼有話題性,但這些細節卻十分貼合用戶日常的用車情景。
而在越野路段的體驗,理想L9針對交叉軸、上下陡坡、涉水等路況也“做足了功課”。
對于有一台大型城市SUV而言,這并不是日常用車會涉及到的場景。我相信也沒有多少人,會真的開着這麼大的一台城市SUV去越野。
也許是出于給用戶更多用車場景的考量,又或是希望增強用戶的出行信心,理想在這上面也花了相當大的力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這種為用戶作更多考慮的态度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更安全的用車回到開頭理想對安全的定義,上面所講的都是“更安全的車”,還有一點沒有提及,那就是—— “更安全的用車”
關于這一點,在活動開始前的講解會上,理想的工程師所說的幾個觀點,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輔助駕駛的作用,不是讓駕駛員放心不去管。如果駕駛員專心,壓根不會存在這些場景。”
“車上最靠譜的,應該是有駕照的那個人!”
“舉辦這個活動,不是想證明我們有多厲害,而是想告訴大家當下輔助駕駛的能力邊界在哪。”
根據理想給出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L2級輔助駕駛在新車中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相當可觀的30%。原本輔助駕駛誕生的初心,就是為了讓駕駛變得更安全,給用戶更高的“安全天花闆”。
可随着L2級輔助駕駛的推廣普及,我們卻看到越來越多因為錯用、濫用、誤用輔助駕駛而引發的嚴重交通事故。
這是多種原因疊加而造成的結果,有汽車廠家和網絡輿論對輔助駕駛功能的神化、有用戶對于輔助駕駛本質認識的偏差,還有用戶對輔助駕駛具體功能的錯誤使用等等。
顯然,我們距離“自動駕駛”普及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路程,“輔助駕駛”就必然會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起到承前啟後的過渡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正确認識它!
既不能全盤否定它在當下,對提升我們駕駛安全所做出的積極貢獻,以及在探索通往“自動駕駛”的路上它所做出的階段性作用。
也不能夠直接将它等同于“自動駕駛”,産生“AEB能刹Everything”、“開了輔助駕駛就可以放心不管”這類的想法。
我想這也是理想舉辦這次安全駕駛學院,最想傳遞的觀點。當下的輔助駕駛功能會因為像“激光雷達”這些硬件的加入、算法的提升而變得性能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實用。但它終究隻是“輔助”而非“自動”。
用它來減輕駕駛負擔,以及讓我們在危險來臨時多一層安全保障,是相當明智的選擇。但要将它視為“自動駕駛”,把自己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的生命安全完全托付給它,這是相當危險且不負責任的做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