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藍莓生産基地?1. 藍莓産業組織新西蘭藍莓産業組織稱為藍莓新西蘭(公司)( Blueberry New Zealand Inc., 簡稱BBNZ),它擁有90個會員種植者和16個出口商它代表全國藍莓種植,出口和加工商的利益,推動藍莓産業發展,協調與政府和研究機構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加拿大藍莓生産基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 藍莓産業組織
新西蘭藍莓産業組織稱為藍莓新西蘭(公司)( Blueberry New Zealand Inc., 簡稱BBNZ),它擁有90個會員種植者和16個出口商。它代表全國藍莓種植,出口和加工商的利益,推動藍莓産業發展,協調與政府和研究機構的關系。
藍莓新品種研發機構為HortResearch(新西蘭植物和食品研究所)。
2. 藍莓分布、生産與出口情況
80%的新西蘭藍莓分布在北島Waikato地區,在奧克蘭以南不遠處,該地有75個栽培者。現在藍莓栽培擴展至北島霍克灣和南島一帶。
新西蘭藍莓發展始于1970年代末。2008年,全國種植面積500餘公頃(7500畝),藍莓産量為2700-2900噸,國内銷售總值2440萬新元,鮮果出口值1100-1400萬新元,速凍果實出口100萬新元,藍莓新品種品種權使用費收入270萬新元(2009年)。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和日本。
出口市場競争對手是智利。智利藍莓年産量為3萬噸,因生産成本低,對新西蘭藍莓構成嚴重威脅。
3. 藍莓品種
新西蘭藍莓早熟品種多為國内培育(如Nui,Reka, Puru),在10-11月采收,所占比例17%。中熟品種為美國引進品種,在12-1月成熟,占50%。晚熟品種中美國品種和新西蘭自育品種(如Maru,Rahi)各占一半,在2-4月成熟,占33%。
新西蘭在藍莓育種上十分活躍,從1980年代末每年不斷推出新品種,并被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廣泛使用。新西蘭的藍莓新品種使采收期延長達6周,有利于出口;新品種果實大,品質好,耐儲藏,可以采用氣調儲藏技術用集裝箱海運。
4. 栽培措施
1. 藍莓園地選擇和準備:藍莓對土壤要求:PH值4.0-5.5,最佳4.8;有機質含量至少3%;排水良好。藍莓對PH值高于5.5的土壤難于适應,應該避免使用。
2. 灌溉:在生長季節,藍莓植株需要每周25-50毫米灌溉(降雨)量,1-3周的缺水會嚴重影響植株生長。 滴灌是新西蘭藍莓種植者最常用的灌溉方法。推薦的滴灌量是每周35-50升,分三次進行。灌溉量随植株長大及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和氣候條件而變化。
3. 地面起垅和黑膜覆蓋:地面起垅:增加土層厚度,便于黑膜覆蓋,易于保持土壤水分,減少控制雜草成本。黑色塑料薄膜:容易取得,與滴灌技術結合,創造良好的土肥環境。
4. 鳥害控制:張網覆蓋果園,聲音驅趕,用猛禽守護果園,其他驚吓鳥類手段等。這也提高了生産成本。
5. 産量與回報
藍莓産量:種植後頭兩年不讓果樹挂果,促進幼樹生長成形,第三年可少量挂果,以後幾年産量會成倍增加。成年果園每公頃産量可達10噸(每畝666千克以上)。
果園回報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最近幾年,新西蘭12件藍莓鮮果(125克x12盒)回報在12-35新西蘭元。A級速凍藍莓果在批發市場上回報在4-7新西蘭元。
6. 藍莓育種研究進展
新西蘭在藍莓育種上十分活躍,從1970年末開始進行雜交,到1980年代末每年不斷推出新品種,并被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廣泛使用。新西蘭的藍莓新品種使采收期延長達6周,有利于出口;新品種果實大,品質好,耐儲藏,可以采用氣調儲藏技術用集裝箱海運。
育種目标:
1. 适應新西蘭的環境條件:
拓寬種植區域;尋找短低溫藍莓資源,研究第二次結果管理;開花晚 果實發育期短,以避開春季晚霜危害;培育适應高PH值土壤的新品種。
2. 抗病性育種:為了減少農藥使用,篩選抗病資源,找到抗葉鏽病和炭疽病植株。
3. 适宜機械化采收,高産優質品種。
4. 高花青素含量育種:
已篩選了500個植株,檢查了它們總的和特殊的花青素含量;在觀賞性藍莓中發現最高花青素含量可達3090微克/100克果實;尋找高含量花翠素3-半乳糖甙,二甲花翠素3-葡糖甙和其他花青素資源。
以下是新西蘭藍莓生産部分品種:
新品種Nui
新品種Reka
新品種Maru
新品種Rahi
建立在泥炭藓土壤上的藍莓園
早熟藍莓覆蓋的防鳥網
30餘年生的藍莓樹
藍莓園防護網可防鳥和減低風速
藍莓園養蜂可提高藍莓産量和品質
扡插繁殖的藍莓袋苗
藍莓采收機(用于速凍藍莓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