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一共有多少人獲得諾獎

日本一共有多少人獲得諾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9:00:09

諾貝爾獎這幾天陸續揭曉。很多人都關心,中國科學家們什麼時候會像美國那樣批量獲得諾貝爾獎桂冠,起碼也要像日本那樣每年幾乎都有一個諾獎得主。

畢竟無論從國家實力還是科技水平上,中國都已經趕上來了。雖然和美國科技水平還有差距,但和其他國家比毫不遜色了。

日本一共有多少人獲得諾獎(日本21年獲得20個諾貝爾獎)1

哪些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迄今為止,一共有11位華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其中有6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位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1、楊振甯和李政道,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甯,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畢業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之後赴美,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浙江大學物理系,1944年轉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學習,1946年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

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甯共同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理論,1957年兩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當時隻有31歲。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時還是中國人,他在1962年才加入美國國籍。

2、丁肇中,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祖籍山東日照,1936年出生,1948年丁肇中随父母去了台灣,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74年,丁肇中發現了一個質量約為質子質量3倍的長壽命中性粒子,并将其命名為“J粒子”。1976年,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3、李遠哲,198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1936年出生于台灣新竹市,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1986年因為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4年,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回到台灣。

4、朱棣文,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朱棣文,1948年出生于美國密蘇裡州,1976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朱棣文因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朱棣文長期在美國政府中任職,還曾擔任過美國能源部部長。

5、崔琦,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平頂山市,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

1998年,崔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和其他兩位科學家發現并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

6、高行健,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高行健,1940年出生于江西贛州。2000年,高行健憑借小說《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1997年取得法國國籍,是曆史上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

7、錢永健,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國紐約,是錢學森先生的侄子。

2008年,錢永健以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8、高琨,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琨,1933年生于今上海金山區,1965年在倫敦大學學院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2009年,高锟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高琨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9、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東高密,2012年,莫言憑借其衆多文學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0、屠呦呦,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甯波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她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日本的諾獎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政府曾經在21世紀初制定過一個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到現在,21年裡,日本已經有2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不得不承認日本這個國家還是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今年剛拿諾貝爾物理獎的真鍋淑郎雖然現在是美籍,但其求學曆程在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成果都是在日本完成的。他隻是2001年後年滿70歲才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東亞三國在教育、文化上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日本能拿到這麼多諾貝爾獎,中國以後也會拿到的,但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日本一共有多少人獲得諾獎(日本21年獲得20個諾貝爾獎)2

日本政府對科研經費投入支持力度很大。從1975年開始日本的研發經費就超過了英法兩國總和。1991年,日本研發經費投入較1970年增長了10.59倍。不過日本在經濟泡沫破滅後,研發投資增長逐漸放緩。

日本大學教授在科研上自由度很大,科研極少有課題和結項的壓力和時間限制。對于高校研究人員的考核标準,日本政府基本上處于“放養”。

日本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較少受到短期的考核和評價等幹擾,可以相對長期地從事學術研究,“諾獎大戶”京都大學甚至不進行教師績效評價。

不同于其他國家主要是學院派獲獎,日本企業也是出産諾貝爾獎的主力。日本通過“産學官”合作制度,增進研究機構與企業互促和合作。日本構建了一種流動、彈性的研究體制,以學術帶頭人為中心,由企業、大學、國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組成課題組攻關技術難題。

中國科學家什麼時候才能成為諾獎主角?

很多人對諾貝爾獎有很大誤會,比如總有人在問袁隆平、鐘南山能不能拿諾貝爾獎?包括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澱粉能不能拿諾獎。

其實正如袁隆平、鐘南山在國内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而不是科學院院士一樣,科學家裡面也有很明顯的區分。進行原創科學前沿理論創新的科學家才能評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也是發給這一類科學家的。

而袁隆平、鐘南山,甚至包括近期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澱粉都很難去參評諾貝爾獎,這一類的研究屬于工程實踐,雖然重要性或者社會價值一點也不比原創理論創新差,甚至可能社會貢獻更大。但是諾貝爾獎定位就隻是發給原創理論創新的,想出一個東西和做出一個東西,是有明顯差别的。

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諾貝爾獎的缺陷,并不是說拿了諾貝爾獎就比沒拿的更厲害,很多科學家沒機會拿諾貝爾獎,但可能比拿諾獎的科學家厲害多了。

諾貝爾獎的缺陷在于幾點:

一是獎項有限,科學門類非常多,大學裡幾百個專業,諾獎也就6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物或醫學獎、和平獎、文學獎、經濟學獎),覆蓋面非常有限,比如數學領域就沒有諾獎,而數學公認是最重要最難的科學領域。

二是隻發給原創理論創新的科學家,而忽略了工程實踐的科學家。在國内,由于重視工程實踐,其實工程院的院士比科學院的院士知名度更高。比如前文說的袁隆平、鐘南山都是工程院院士。

三是諾獎評比是黑箱子,不公布提名,也不說明怎麼選出來的,反正就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暗箱操作”,獎項也大部分給了西方國家科學家。

因為諾貝爾獎不公布提名候選人名單,所以要預測誰獲獎難度非常大。諾貝爾獎曆史上大部分獎項都被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人拿了。

尤其是美國,到現在已經有384人獲得諾獎。美國第一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諾獎獲得者多到了拿獎後隻能獎勵校園裡一個固定車位。

日本一共有多少人獲得諾獎(日本21年獲得20個諾貝爾獎)3

為什麼中國科學家們在諾獎上表現不好。主要是因為諾獎有延後性,現在的諾獎基本上獎勵的是二三十年前的成果。而那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科學家們還很少接觸到前沿的研究。

而前沿科學的發現,尤其是自然科學領域,都需要長期的巨額資金投入,沒有錢是很難出成果的。光一台最先進的科學儀器或者設備,價格就可能上億。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達到2.4萬億元,研發經費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企業也正在成為中國科研的主角。2020年我國企業研發經費達到1.86萬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的比重達76.6%。

現在世界上一流科學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中國科學家們經常一期就有幾篇論文了。十幾二十年後,中國科學家也必然會成為諾獎主角。

據說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上,有中國作家可能會獲獎。文學上确實是中國現在比較有優勢獲獎的類别,自然科學獎項需要國力與長期的巨額科研投入,而文學則隻需要有善于觀察的眼睛和洞察人心的筆觸。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産業經濟與财經事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