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麼,有許多專家做過定義,古今中外大概幾百種,大家總說到“文化”的某一方面,但是還沒有概括到完全的程度,所以界定也比較麻煩。《現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理解,大概沒有不是文化的了,好的也罷,不好的也罷,能看到的事情,幾乎都可以劃進文化的範疇。至于文化是如何出現的,它為什麼出現,又為什麼形成,都沒有得到回答。現在,我們來分析研究一下“文化”這個詞。
文化是人類對“美好”的追求
使社會上的各種東西都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讓它變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來,這叫“文化”。從美好的願望出發,經過追求的實際行動,最後得到了美好的結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結晶。
人類從存在開始,總希望現在會比過去好一些,明天比今天更好一些,可見,追求美好是人類的願望,也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标。追求美好的願望是人類的天性,這種向美好追求的願望,豈止是人,即使是一般的動物,猴子、貓、兔子、狗,也無不如此。因此,我們說這是物種的一種天性,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活物”生存的必然追求。但是這種願望,要受到自然界的限制,要接受天和地的約束。從自然界來說,天地之間,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們有自己運行的規律。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也要遵從自然界中的一些規律,并且在社會生活中形成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和規則。《易經》中說“天行健,地勢坤”。這已經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概括其中了。“坤”就是“順”。天和地是在不停地運行中的,天要強勁,地要和順,大地上的萬物,也包括人類,都要求“順”。天和地要求“順”,人類如果想要美好,也必須“順”。把“美好”、“和順”找一個字眼描述出來,我們中國人就找到“文”這個字。文,即為美好、和諧之義。
文是個什麼字?《易經》裡說:“物相雜,故曰文。”“雜”原來寫作“襍”(我們簡化其為“雜”),左邊是個“衣”字,右邊是個“集”字。從造字來說,意思是有很多鳥飛在一棵樹上,還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很好看,就是“襍”。也就是說,多種樣子、多種事物集中在一起,花花綠綠的,這就叫“文”。此外還有一個解釋,在《禮記》中說:“五色成文。”各種顔色都聚集在一塊,這就是“文”。各種顔色都聚集在一塊,但不是雜亂無章地随便一堆,而是有它的章法,多而不亂,所以我們也說“文章”。各種事物聚集在一起,而且不亂,有章法,這就叫“文”,是一種美好的象征。
使社會上的各種東西都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讓它變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來,這叫“文化”。所有的物質财富都是人創造的,我們精神上的财富,也都是為了美好而出現的,所以用一個“文”字來描述它。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美好的東西(無論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以及為了達到美好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一切向美好發展的思路,都是文化。因此,美好的願望,是文化;追求美好的實際行動,也是文化;從美好的願望出發,經過追求的實際行動,最後得到了美好的結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結晶。
如此看來,人們的生活,一天一天美好起來的一切願望、行動、結果,都可以涵蓋在文化之中。所以,辭書中所說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在人類社會曆史過程中,所有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屬于文化,或者可以說文化是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我覺得我這樣理解,可能靠一點譜,至少是摸到了一點邊兒。
說到這裡,我還想作一點重要的說明:在“美好”的後面,還必須加上“和諧”一詞。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應該說這是全人類都有的、共同的一種追求。既然是全人類共同所有的追求,難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應當作出一個保證大家都能得到“美好”的行動規範。這個規範必須保證大家都“美好”,這就要求大家和諧相處,大家都要彼此謙和、容讓、包涵、尊重。
中華文化是發展而來的
中華文化日益豐富、新穎、厚實而龐大。但貫穿中心的總方向是絕不變的,這便是中華文化的内核——美好和諧,摒除邪惡。期望全人類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諧之中。
世界,從有人類開始,都在追求美好。在追求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所形成的物質的或精神的,都是向美好追求的結晶。那麼,怎樣理解中華文化?分析一下,在中華文化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或者說是固有的,比方說我們的“經”、“傳”。還有一部分,是随着社會的曆史發展來的。比方說,我們原來沒有火,也不懂得利用火,不會吃熟食,後來逐漸發現食物做熟了更好吃,火的利用就廣了,可以取暖,可以做飯。還蓋了許多房舍,種了莊稼,這是我們的物質财富。在思想精神領域,有很多書籍和音樂、繪畫等,這更是我們的财富。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是發展而來的。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是因為我們的曆史悠久,人口衆多。在神州大地上,我們的智慧在不斷地進步中,自然而然地凝結成了一套适合于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毫不客氣地說,我們中華兒女自己就有足夠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去追求美好、和諧!我們漫長的曆史證明了這一點。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我們的能力随着社會的發展逐漸積累了起來。從先秦而下,沒有停止過新内容的增長。無論漢魏六朝,隋唐元明清,以至近代當代,哪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貢獻,都有一點新鮮的學問成長起來。這就是說:在原來固有的文化之外又随着時代的前進而增加了一大部分文化的積累。
我們的文化中,還有一部分是從外部吸收而來的,或者說是從外面引進的。即使是從外面傳進來的,我們也吸收了,并且改造了,發展了。特别在明代之後,域外來的洋文化不斷湧入,使我們長期自行發展進行着的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中國人不怕富有,中國人不拒絕外來财富,先引進,再結合,進而“化”之,最後就再也不易分得清楚。比如印度的佛教,印度佛教中的禅傳到中國後,中國人進行了研究和發展,結果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中國的禅學,是融合而來的,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部分。正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有這樣的寬容度,有這樣的吸收力和消化力,正因為我們對外來文化有着這樣一種“引進、結合、融化”的三部曲,就使得我們中華文化形成一個有自己特色、随時在發展、善于融合的一個生命力量。所以中華文化越來越龐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博大精深。有固有的,有發展來的,也有融合而來的,這三個方面,使我們的中華文化更全面。當然時代的不同,這三個方面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側重面就不完全一樣,但歸根結底這些融合了的文化都還是和順的,這就構成了我們的中華文化。
有人說我們的文化發展還不夠快、也不夠先進,是這樣嗎?我覺得中華文化進步絕不慢!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在當時也是最先進的,可是後來我們就沒有再發展下去。這是因為中國人不聰明嗎?我想不能這麼說,因為我們中國人根本就不想制造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中華文化追求的是避免征戰、避免不幸。追求的是更穩妥地向前發展。所以我覺得中華文化是緊緊地抓住了“美好”、“和諧”向前發展的,甯肯慢走一步、少走一步,也不願意在那些不妥當的路子上走。
因此說,中華民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它是一套很完整的體系。它随着曆史的進程不斷地在發展、在擴大,也随着世界的發展不斷地汲取融化,中華文化日益豐富、新穎、厚實而龐大。但貫穿中心的總方向是絕不變的,這便是中華文化的内核——美好和諧,摒除邪惡。期望全人類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諧之中。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于此。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中華文化是追求美好的,它所有的發展,都是向着“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和諧”而來的。所以,我認為美好和諧是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求。像這樣公平、和諧相處,達到全人類的美好和諧,沒有一個共同的約定,定出一個共同規範,是很難達到的。我們的先賢對這個問題早有認識,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規範。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漢字來分析一下。
首先是“仁”。“仁”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着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如果把“仁”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兩個人。人與人之間,應當相愛,而這個“仁”就是愛。
其次是“德”;“德”字,右半邊除了心,寫全應當是“直”,所以古人常說“直心為德”。“直”就是正直,正直向上即為“德”。“德”要求很高,加個“心”字,是說明思想,加個“彳”,是說明行動,那就是說,不管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要求正直向上,這就是“德”的含義。《莊子》裡提到過“德”,認為“德”就是“得”。物得以生,謂之德。德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它雖然不是一種東西,但卻是一種很不一般的内在能量的力量。這種力量會使東西生長,會使事情成功。可見是一種可以增強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動成功的力量。我們怎麼樣來說明這種力量呢?我體會它是一種“勁兒”,說是一種“契機”似乎更容易被理解。在老百姓的語言中,尤其北京話中,有一種說法:“得咧!”有時簡化為一個字:“得!”就是在說:行啦!成了!一切都成功了,都達到了非常“合适”的情況。這種說法正好就是“得”的真正含義。還必須說明,這個“得”不是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無論從哪方面都合适的“得”,才是“得”的要求。為了保證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就落在了這個“德”的身上。
冬至這一天,古代也叫“德日”。從這天開始白天長了,這是天體的規律,“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開始生長。這一天也叫做“旺日”,即開始生長。所以,“物得以生”——事物如果有了“德”,就開始生長;“事得以成”——事情就可以成功。“德”是很好的字眼,是幫助人和物旺盛成長的字眼。
美好的“文”如何達到全面的“化”?必須依靠“德”。中華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與這一個“德”字分不開。也可以說:德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本質性的核心。
我們講究“仁德”,是為了保證全面的“美好和諧”的要求。可以說,“仁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為了保障“仁”、“德”的正常發展,我們需要做有規範的活動,然後把它定成制度,這就有了“禮”和“法”。
人們怎麼樣才能達到“仁”和“德”,走到規範的制度當中呢?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化”。“化”字很了不起,篆書的“化”字,無論怎麼看都是兩個人,一個倒着,一個正着。這樣一來,這個字就倒不了了,怎麼看都是正着。這個“化”,反和正都可以,也就是說可以化和、化解,想辦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成立。這應當是走向美好境界的一種渠道,有許多事情,隻要一“化”,就能解決。
我們一直在利用并遵循“化”這個規律,或者說這個原則。為什麼中華文化越來越博大,越來越精深,源遠流長,長盛不衰?首先因為它是全人類的追求,它代表了全人類的、共同的、追求美好的願望;其次就是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化和力。因為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沒有碰撞的。碰撞不怕,在于協調,在于怎樣解決。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讓,一種是搶。搶的沒有好結果,今日的勝者,明日可能又是敗者,今日失敗者明日可能又是勝利者。打打搶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都不如一個“化”字,通過一個“化”字,可以化解、化和、轉化,很協調地往前走。我們“化”過來的東西很多很多,靠着“化”,我們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所有的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一個字——“和”,這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這個“和”不是那個“合”。和,是兩個事物,或者不同的許多事物很協調、很和諧地相融,比如各種樂器,不同的樂器吹拉彈唱,構成很好聽的旋律,但它不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各自失去了自己。再比如人們的願望、要求五花八門,但的确是可以取得統一的,這裡的統一并不等于是合成了“一”,而是取得了一緻,也就是達到了和諧。合,是把兩個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後溶解了,失去了自己。“和”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了一起,各自有着自己的特點而和平相處。世界上萬事萬物不同,人人不同,我們更要提倡和,隻有和,才能久。
我們的思想和行動,要尚仁德,尊禮法,要通過“化”的辦法,最終達到“和”的境界。所以我認為,“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于此。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轉自歐陽中石《文化漫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