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開篇第一句我們就理解錯了?來源:大陰陽論/專注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公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論語開篇第一句我們就理解錯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大陰陽論/專注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公号。
儒家是大密宗
說到儒家,說《周易》艱深,沒人會有意見。說《論語》艱深,恐怕很多人就不以為然了。孔夫子說的,不都是家常話嗎?
而我就看到一種說法:世人皆知《周易》難解,卻不知《論語》更難解。《周易》是隐而難,《論語》則是顯而難;隐而難誠然是真難,顯而難則是難上加難。這意思是說,《易》之難在于看上去就難,最難的是察通背後幽微精深之理。《論語》之難則在于把什麼都擺在明面上,因而看上去太尋常,别說明背後深理,就連意識到都不會意識到了。
這就像莊子說道在蝼蟻、稊稗、瓦甓、屎溺,禅宗說“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萬物皆是大善知識”,又有幾個人悟道了?
實際上,我也不止一次聽到有學養深厚、見識卓絕的人說過,孔子的話,你不同的年齡讀會讀出不同的東西,你從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看到相應的東西。隻有圓滿剔透的東西,才會是這樣的。我們看不到,不是孔子說得淺,是我們自己的層次不夠,不論是見地還是德行。你在什麼層次,你就看到什麼。
大陰陽社有位學問很大的老哥甚至說:儒家是大密宗。
對此最好的注腳,正是《論語》開篇那最為人知、人最熟悉的三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很多人一定沒意識到,這三句話所對應的,就是:天、地、人。
《論語》開篇三句:天、地、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是演習、實習,不是溫習。也就是行,學而時習即知行合一。
要害,是在這個“時”。
所謂天時,“時”是與“天”在一起的,直接關乎于天道。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之義即變化,變化所成即是時。時之中才有陰陽消息的溝通、流轉與運化,《易》之本即在這個“時”。所謂三易:簡易、變易、不易,簡易與不易即是寓于變易之中。孔子晚年讀易至韋編三絕,說假我數年能五十歲就學易便可以無大過,相傳易傳即為孔子所作;他是真讀通了易,才在這《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說出了這個“時”。有如凝千鈞之力于一毫頭。
時之天道落在人,就是“中庸”。《中庸》引孔子之語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中庸即是時中,時中即是中行,中行即是随時處中、與時偕行,明權變通、日日維新。這明白告訴我們,時與中不是兩個東西,中就是從時來的。我在《老子:悟人活在時間,迷人活在空間》中說過,覺性更關乎的便是時間,人處當下才能生起覺性,當下則是時間的流淌,這當下的狀态就是儒家作為本體的“未發之中”,這随順遨遊于時間的流淌就是“時中”。空間是三維,時間是四維,時空不是兩個,高維是對低維的整合和統攝,就如中庸是對整體和全體的把握,是超越之下得一個東西,而不是兩者相權的和稀泥,這還是在相上、落局中。
孔子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中庸,這是至德全道的層次,在當時之世夫子亦感歎找不到這樣的人同行。這就是因為,此是通天之境。
孟子說:“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聖之時者,這不僅是至高的評價,還真正是知音之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效法也;時,天道也;習,行也。學而時習之,效法天道而行也。“說”即“悅”,無礙大自在也。
孔子是聖人。這便是聖人之境。
這個境界太高,如何抵達?向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要害,是在這個“遠方”。
這句話,其實就是老子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孔老的兩個遠方,是同一個遠方。
老子這句話是描述道的。這個道,“有物混成”,此何異于“未發之中”?“遠曰反”,“反”就是其中的機關和法門。“反者道之動”,動就是變化,變化即是時。老子所說,依舊是時中。“反”就是“返”,返回哪裡呢?自心這裡,當下這裡。當下是時之入口,自心是當下之入口。返回自心就是返歸當下,返歸當下就是複歸于時。如此之狀态,自然而無思無為,隻剩覺照。《易》雲“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地”,天地消息就能感應溝通了,這就是“遠方”的消息。道,才是孔子所說真正的“朋”。對于道,是由大而遠、由遠而反;對于人,則是由反而遠、由遠而大。人若反身反心,身心即成為天地的中樞,大曰逝、逝曰遠後就遠曰反到了自己這裡,這便是有朋自遠方來。
天境,乃是大成之境;這裡,便是大修之徑。所謂修行,修即是行,行須腳踏實地。故此為地境,“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一種養,養的就是未發之中,養熟了才能結時中之果。
明代曹洞宗高僧覺浪道盛禅師曾提出有名的“托孤說”,說莊子是“堯孔真孤”,莊子乃是得孔子真傳的“教外别傳”。這真可以說是别具慧眼。莊子屢屢言及孔子,表面看也有貶抑,那背後的感情卻是無比真摯厚重的,任誰也不難體會。況且,真正的繼承人,往往都是叛徒,荷擔前人曰繼承,更進一步曰反叛,不反叛便不足以更進一步。再如禅宗呵佛罵祖,再如陽明批評朱子。
孔子說“朋”,莊子則在《大宗師》中說“友”。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個人交朋友時說:“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屁股);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個人交朋友時說:“孰能相與于無相與(交而無心),相為于無相為(助而無意);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三個人于是相視而笑,莫逆于心,成為朋友。
孔子的有朋遠來,莊子果然才知其真谛。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遠來,便是道家的“結聖胎”;不亦樂乎,便是佛家的法喜充滿。莊子作《大宗師》,此時“大”正在成,卻已是宗師之境。
如果覺得這個境界還是太高,那麼再往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害,是在這個“不知”。
不知而不愠,便是君子。君子,已顯然是人道,在人境。但這個人道通地道,進而通天道;這個人境通地境,進而通天境。一切,隻是工夫深淺事。
《中庸》言“君子慎其獨”,人不知而不愠,就是“慎獨”。慎獨為人道人境之本,“獨”便是“不知”,“慎”便是“不愠”。這裡的斷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是“人不知、而不愠”。
不知之獨,便是未發之中,便是離思維能知的自心覺性,所謂“般若無知,對緣而照”。故禅宗每每稱自性作“獨自知”“靈光獨耀”“孤明獨照”“獨行獨步”,老子亦稱道為“獨立不改”,莊子亦稱見道為“見獨”。故羅漢桂琛禅師言“不知最親切”,雲門文偃禅師言“隻守會不得”,趙州從谂禅師言“老僧不在明白裡”。
不愠之慎,便是善護念自己的“般若無知”。凡夫不知自心是佛、本自具足,不知回到自心這裡,所以在向外馳求中,分别是非、搬弄黑白、煩惱不斷。他不知我要知,所以“不愠”,乃明白一切是非都是自心中是非,“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遇到事情首先要往是自己心動了上看,“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就是六祖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這還是說回到自心,乃連地道地境;自心有不知之獨,乃通天道天境。隻是要從人事修,要從人間取,至為實際,最為真切。這又是六祖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禅宗稱自性靈覺為“本分事”,稱尋常日用也為“本分事”,感受到其中意味了嗎?
所謂境界,就是以高禦低,不是沒有了低,故禅宗西天第五祖提多迦尊者偈曰:“悟了同未悟。”所謂修行,就是下學上達,道無形相不可得,上達隻能來自下學。所以儒家說到底是君子之學,聖人隻是大成的君子,君子隻是小成的聖人。人處世間,做個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破相也;不知,顯空也。君子之“君”,原指君王,自心之君王便是自性法王。不知不愠而為君子,破相顯空便是法王子。子者,在繼位登基的路上也。于心為法王子,于世方能為君子。
白雲守端禅師,是楊岐方會禅師的法嗣。有一天,楊岐禅師忽然問白雲禅師:你的受業恩師是誰?
白雲答:茶陵郁和尚。
楊岐道:我聽說他過橋時摔了個跟頭,一下開悟,然後作了首偈很奇特,你還記得是什麼嗎?
白雲于是誦郁和尚悟道偈: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岐一聽便笑,站起身就走。
這神秘的一笑卻讓白雲驚愕迷惑不已,直至坐立不安、茶飯不思,一晚上都沒睡着覺。是自己的受業恩師悟的有問題?還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到底哪裡有問題?
第二天一早,白雲便直奔方丈室,問楊岐到底笑個啥。
當時快過年了,當地民間盛行一種驅鬼除邪的儀式,由巫人穿奇服戴鬼面作法,叫做毆傩。楊岐便問白雲:昨天你看見那些演傩戲的人了嗎?
白雲答:看見了。
楊岐道:你還不如那些演傩戲的人。
白雲驚訝的問道:什麼意思?
楊岐道:他愛人笑,你怕人笑。
“他愛人笑,你怕人笑”,一語驚醒世間奔忙馳求的衆生。怕别人笑,因身在局中,便被别人、被世間帶着跑了;愛别人笑,那是跳到了局外,于是一切一笑了之。差别,也是在有沒有回到自心,有沒有一個慎獨。彌勒偈雲: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漢。罵着也不覺,問着如啞漢。打着也不理,推着渾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
後面還有一句: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怕笑,不亦高人乎。
孔子的真谛
我這樣解讀,夫子怕是不能同意的。因為他想給人的,就是伸手就能夠得着的地方,好實實在在下手、踏踏實實上路,其他自會水到渠成。他抵達了最後,他卻不說,這就是慈悲。
裴徽問王弼:“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緻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無”當然是萬物本源,孔子作為聖人卻從不說它,老子卻說個不停,這是為什麼?王弼道:“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無所不足。”孔子是體入了無的,無又不可說,所以不說;老子說無,其實還是有,所以一說再說,因為他還沒有到達那個境界。
這個回答對老子的說,還是障于名相,《金剛經》所謂“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道德經》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對孔子的不說,卻不能不說直透根本,體會甚深。抵達了最終的人,說了也是沒說,沒說也是說了,出入無疾。
孔子就是要人老實去做,一點一滴涵養。涵養一分自己便得益一分,人心便改良一分,世間便美好一分。否則好高骛遠,空談誤己,進而誤人,隻有弊處。隻有當高遠之見服務于實行,才是無咎的,才能發生快跑的效用。一切的差别,隻是慢走與快跑而已,卻都在走。慢走有時穩當,快跑有時摔跤。所以談過了孔子之言的極深處,我們還是要回到通常理解的極淺處,才算得孔子之心,才算得孔教之精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還是多去學習多去落實,不要不學,更不能不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還是做人要講感情,交朋友要交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還是不知者不怪,多體諒别人。這些都是常識,也不妨隻是常識。因為常識自有其可貴之處,那是人最容易忘記和失去的。比如回頭問問自己,這些常識有幾個人做到了?有一個算一個!
做到了這最親切實際的,眼睛再往深處窺,便是進階。知其深還是要有的,有這個意識就好,便能更精進去行,便不會落在儒家不究竟這樣的無知濫調上。如易《系辭上》所雲:“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儒家是大密宗。《論語》三句隻是開篇,本文僅僅是個引子。
莊子愛講寓言,說話常常看上去沒正經,故胡文英說:“莊子開口就說沒要緊的話,人往往竟算作沒要緊看。”對《論語》,對孔子之言,何嘗不可以說:“孔子開口就說家常的話,人往往竟算作家常看。”
人生的大遺憾,叫:當時隻道是尋常。
來源:大陰陽論/專注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