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關注“農百通”頭條号,學習種養殖技術,專家在線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産經營問題,促進農民增産增收。
玉米播種技術
一、精選種子
為了提高種子質量,在播種前要對籽粒進行粒選,選擇籽粒飽滿、大小均勻、顔色鮮亮、發芽率高的種子,去除秕、爛、黴、小的籽粒。
二、種子處理
玉米在播種前通過曬種、浸種和藥劑拌種等方法,增強種子發芽勢,提高發芽率,減輕病蟲害,達到苗早、苗齊、苗壯的目的。
1、曬種。将選出的種子在晴天中午攤在幹燥向陽的地上或席上,翻曬2-3天。
2、浸種。一般采用冷浸和溫湯方法。冷水浸種時間為12-24小時,溫湯(55-58℃)一般6-12小時,也可用25公斤腐熟人尿兌25公斤水或沼液浸種12小時,另外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浸種12-14小時。注意:浸過的種子要當天播種,不要過夜;在土壤幹旱又無灌溉條件的情況下,不宜浸種。
3、拌種。可以用農藥拌種如50%辛硫磷乳油,每公斤種子2.5ml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微量元素如“傲綠”牌營養素拌種,每公斤種子4-5克營養素。包衣種子無需浸種和拌種。
三、足墒适時早播
根據地區的氣候條件,早播有利于玉米早期蹲苗、延長生育時期。麥龔套種,在小麥成熟前7-15天趁墒套種。高産田晚套種,中低産田早套種。鐵茬播種,為了實現早播,麥收後抓緊時間灌足底墒水,足墒鐵茬播種,要在6月15日以前播種完畢。鐵茬播種的方式有沖溝播種和挖穴點播。播種時要求深淺一緻,播深5厘米左右,點播每穴2-3粒,株距要均勻,覆土要嚴,确保一播全苗。
四、合理密植
玉米的合理密度受氣候、肥水、品種特性的影響,一般地力條件較高,施肥較多,灌溉條件好的密度要大些,植株矮小的葉片上沖的緊湊型品種密度應大些。可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可根據密度而定。
鄭單958 适宜種植密度:500公斤以上産量水平4500株/畝,株距24厘米;400-500公斤産量水平4200株/畝,株距26厘米。農大108 适宜種植密度:500公斤以上産量水平3600株/畝,株距30厘米;400-500公斤産量水平3400株/畝,株距32厘米。
科學施肥技術
俗話說:"玉米是個大肚漢,能吃能喝又能幹"。畝産玉米500公斤以上的中高産田,根據夏玉米生長發育特點及示範區土壤條件需追施純氮18-24公斤,純磷6-8公斤,純鉀5-8公斤。追施時堅決杜絕“一炮轟”、隻追氮肥的現象,要根據示範區測土化驗結果實行平衡配方施肥,不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鉀肥和微肥,依據輕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補施攻粒肥,分次追施。采用分次追施較"一炮轟"、單施氮肥增産10%以上。
重點示範區的施肥技術如下:
1、攻杆肥。在播種後25天左右,苗高一尺時,追施攻杆肥又叫拔節肥,能夠促使中上部葉片增大,延長下部葉片的光合時期。這次追肥占總追肥量的20-30%,可畝追适合各區的"沃力"牌玉米專用BB肥30—40公斤。也可畝追尿素10-15公斤(碳铵30-40公斤),過磷酸鈣20-35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硫酸鋅2公斤。寬窄行播種的田塊,追肥要追在窄行中間,追近不追遠。
2、攻穗肥。播種後45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追施攻穗肥。此期正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是決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關鍵時期,需肥量最大。這次追肥占總追肥量的50—60%,最好選用碳铵或尿素。畝追碳铵65-8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追在寬行中間,追遠不追近。
3、攻粒肥。播種後60天左右,在玉米抽絲始期,追施攻粒肥,可以預防玉米後期脫肥,但用量不能太大,隻占追肥總量的10—20%。畝追尿素6—8公斤。玉米的這三次追肥時期可以簡單地記為:頭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齊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另外,在玉米抽雄開花後,要進行根外追肥,一般每畝用0.4—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50-200斤噴施莖葉,可以顯著提高粒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