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台風尼格影響區域

台風尼格影響區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1:14:53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22号台風“尼格”正在逐漸靠近南海,強度還将有所發展。目前來看,受副熱帶高壓強度變化、冷空氣等多種因素影響,“尼格”後期路徑撲朔迷離。“尼格”究竟會登陸我國還是擦身而過?哪些地區需格外警惕風雨影響?中國天氣網為您一一解答。

登陸還是過客?台風“尼格”後期路徑主要取決于它

今年第22号台風“尼格”于10月27日生成,生成後持續在海上旋轉,移速較慢。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闵裕秋表示,“尼格”具有路徑變數大、與冷空氣結合後風力大、影響時間長、範圍廣等特點。

台風尼格影響區域(路徑撲朔迷離台風)1

從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出,目前“尼格”螺旋結構比較松散,還在持續整合之中。中央氣象台預計,“尼格”将以每小時20-25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台風級(35-40米/秒,12-13級),将于29日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并于30日白天進入南海中東部海面,逐漸轉為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還将有所發展。

台風尼格影響區域(路徑撲朔迷離台風)2

闵裕秋分析,當“尼格”進入南海後,它的路徑預報存在較大不确定性,變數主要取決于副熱帶高壓後期西伸的時間及強度。首先,副熱帶高壓越早西伸且強度越大,“尼格”的路徑就會越往西越接近海南,意味着更多的水汽會往陸地輸送,海南、廣東出現降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副熱帶高壓越晚西伸且強度越弱,“尼格”則會進入南海後減弱消散,那麼降雨的覆蓋面較小,主要影響台灣、福建以及浙江的沿海地區。

其次,進入南海後高層急流的影響以及目前菲律賓以東洋面熱帶擾動後期的發展,也是“尼格”後期路徑的不确定因素。另外,登不登陸我國還要看“尼格”自身強度的持續能力。

闵裕秋提示,無論“尼格”後期路徑如何,它結合冷空氣制造大風的能力都非常強,南部海域會出現大範圍8至10級風,且浙江到廣東沿海地區也将面臨強勁的大風,需提前防範做好防風雨準備。

“尼格”攜風雨擾華南 福建等地氣象幹旱或将緩和

随着“尼格”的靠近,疊加上冷空氣南下,今天(10月28日)至11月1日,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中北部、黃岩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台灣島西部和南部沿海、福建沿海、廣東中東部沿海将有7至9級、陣風9至10級的大風,10月29日夜間起,南海東北部和中東部海域風力可達10至11級、陣風11至13級;“尼格”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的風力有12至14級,陣風14至16級。

降雨方面,10月31日開始,華南沿海地區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像福建、廣東、台灣等地降雨将會增多,福建等地的氣象幹旱或将有所緩和。不過這一帶的降水強度和落區都受到台風後期路徑的影響,因此還有變數。

今秋台風活躍 數據盤點秋台風為何“偏愛”華南

今年9月以來,秋台風頻繁來襲,且經常組團沖業績。截至目前,我國已生成秋台風10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多,但整體強度偏弱。

一般來說,秋台風在我國的登陸點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福建、台灣。據統計,1949至2021年期間,10月登陸我國的台風共有43個(一手台風),其中在海南登陸的最多,有19個,其次是廣東16個,福建有4個,台灣有3個,浙江有2個,廣西有1個。

為何10月台風“偏愛”華南?闵裕秋表示,這是因為此時副熱帶高壓南撤,台風容易出現偏西路徑,順着副熱帶高壓的南邊向西行進,登陸我國華南地區。從常年十月生成的台風路徑來看,主要分為兩種:一是順着副熱帶高壓南邊,從西北太平洋到南海一直以偏西路徑為主,登陸我國的大部分台風都是這樣的東南到西北走向;二是在西北太平洋上先西北走向然後東折,最後不會影響我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冷空氣更加活躍,南下程度更深,因此台風更容易和冷空氣結合,帶來更嚴重的風雨影響。中國天氣網提醒,華南沿海地區需密切關注最新預報,做好防範台風不利影響的準備。(文/劉珺 數據支持/胡嘯 闵裕秋)

來源: 中國天氣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