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5g技術體現的經濟生活知識點

5g技術體現的經濟生活知識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3:20:55

相比4G,5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快的移動速率。實際上,我們邁進5G時代已有三年的時間了,但很多消費者在日常使用中,并沒有感受到5G比之前的4G更快,這是為何?

5G到底是什麼

5G,通俗來說就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主要有波長為毫米級、超寬帶、超高速度、延遲超低等幾大特點。

1G,實現了模拟語音通信;2G,實現了語音通信數字化;3G,實現了語音以外圖片等多媒體通信;4G,實現了局域高速上網;5G的誕生,把局限性大大減小,實現随時、随地、萬物互聯。

5g技術體現的經濟生活知識點(科學奔跑中的5G)1

圖源:網絡

從1G到4G,使用的電波頻率越來越高,并且頻率越高,能使用的頻率資源就更豐富,從而傳輸速率就越高。那麼,既然高頻率這麼厲害,為什麼我們還不用呢?

頻率越高,它的波長越短,越趨近于直線傳播,相對的繞射和穿牆能力就會變差。所以,如果在移動通訊中普及使用高頻率,就需要将傳輸距離大大縮短。這也就意味着,在同樣的範圍内,5G就需要更多的基站。基站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為何5G的“快”感不強

既然5G的傳輸速度更快,為什麼用戶在使用體感方面,卻和過去的4G并沒有太大的區别呢?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先生在科普節目《科創中國·院士開講》中提到了這個問題。

5g技術體現的經濟生活知識點(科學奔跑中的5G)2

邬賀铨院士在節目中提到,很多網友覺得5G并沒有當初宣傳的那麼快,是因為現階段5G網絡還在不斷建設當中。目前全國範圍内已建成的5G基站隻有170萬個,而過去已經建成的4G基站多大500萬個。所以5G的信号覆蓋範圍是遠不如4G的。

5G之所以上網速度快,也和它的無線信号使用了更高的頻率有關,但這也導緻5G的波長更短,覆蓋範圍更小,也很容易被遮擋。所以相同的範圍之内,過去可能使用1個4G基站就能完成信号覆蓋,換成5G網絡卻需要使用3到6個5G基站。因此,現階段5G的基站數量是遠遠不夠的,等到未來5G基站達到4G基站的一倍以上時,5G網絡的覆蓋範圍和信号質量才會真正變得好起來。

除了5G基站數量不夠之外,邬賀铨院士還認為現階段5G終端也就是智能手機等上網設備的性能,還無法發揮出5G的全部優勢。比如4K、8K超高清視頻,VR、AR虛拟現實等技術,目前還無法在智能手機上得到應用,更不用說AR、VR、物聯網等應用了。

最後,邬院士還特别強調:我們5G技術雖然領先全球,但芯片的加工、代工以及主流操作系統依然依靠美國,要正視自己的短闆,加倍努力。

我國每萬人5G基站數超12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最新消息,截至5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70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2%的鄉鎮鎮區,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4.28億戶,5G流量占移動流量比重達到27.2%,較去年同期增長19.1個百分點。

工信部數據顯示,5G應用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在全國200餘家智慧礦山、1000餘家智慧工廠、180餘個智慧電網、89個港口、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5G行業虛拟專網加快建設,由去年7月的1655個提升至6518個,增長近3倍,服務行業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将加強部門協同、部省聯動,全力落實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加快5G應用規模化發展,更好賦能千行百業。

在近日舉行的2022世界5G大會上,邬賀铨院士表示,“商用三年,我國5G建設達到預期,但是,應用尚未形成規模,相關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升,5G的能力還沒真正展現出來。”

邬賀铨院士說:“無論是消費端還是工業場景,5G承載的應用爆發滞後是正常現象,移動網絡的覆蓋和用戶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移動通信的應用生态才會被催生出來,這從中國3G商用4年後才出現微信,4G商用一段時間後短視頻應用爆發可見一斑。因此,網絡建設還需補強,用戶規模還需繼續擴展。”

随着我國5G網絡建設的全面鋪開,超清視頻、虛拟現實、增強現實、車聯網等創新應用嶄露頭角,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遍地開花,但與人們理想中的5G還有不小的差距。

總體而言,5G網絡的使用,理論上比4G快數十倍,也是真正物聯網的基礎;但要想5G快速普及開來,讓用戶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來源:中國小康網綜合新華網、中國經濟網、科技日報等報道

作者:風華

審校:龔紫陌

視覺:龍昊

關注“科學強國”是你今天做出的最棒決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