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東南西北組成的詞往往有特殊的寓意,本文就解讀一些與南有關的詞。其實按照傳統,人們曆來對四個方位是有喜好之分的,基本是“喜東厭西,愛南憎北”,不知朋友們是否有同感?
一.南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東南西北中”和“金木水火土”有相對應的關系,據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中記載:“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
“木居東方而主春氣”,故一般東風就是指春風,同理,南風指夏風,西風指秋風,北風指冬風,這跟五行分不開。從“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我們也會知道為什麼一般說“金秋十月”了。
含有南風的詩固然不如東風的多,但也有不少,比如宋代劉攽的這首《新晴》:
青苔滿地初晴後,
綠樹無人晝夢餘。
唯有南風舊相識,
偷開門戶又翻書。
此詩中的南風就是指夏風,由此可知這首詩寫于夏天。
我寫過一首《夏日絕句》:
清水芙蓉嫩粉唇,
丹青聖手歎無倫。
南風最可含嬌恨,
吹破一池畫紙皴。
這裡的南風當然也是指夏風,詩中的芙蓉本來就是夏天的典型景象。
“南冠”一般代指俘虜。《左傳·成公九年》記載“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絷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這就是成語“南冠楚囚”的來曆。
詩詞中出現“南冠”,毫無疑問就是俘虜、囚徒的意思。比如駱賓王的名篇《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從題目可知這首詩寫于獄中,“南冠客思深”裡的南冠就是囚徒的意思,指作者自己。
唐朝趙嘏的《長安秋望》:
雲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阙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鲈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這首詩我非常喜歡,尾聯妙用了兩個很經典的典故,“空戴南冠學楚囚”,很明顯就是用的“南冠楚囚”之典。
南浦指南邊的水,在中國傳統詩詞文化中,“南浦”和“長亭”一樣,一般代指離别之所。這樣的詞還有一些,比如灞橋、渭水、陽關等在唐詩中一般指首都東、西處的離别之所。
南浦代指離别初見于《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後因南朝江淹《别賦》的名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流傳而固定下來。
帶有“南浦”的最著名詩句莫過于白居易的這首《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
西風袅袅秋。
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
此詩别意綿綿,溢出滿紙而無止無休。
南樓最常見的含義當然是指南面的樓。
除此之外“南樓”還特指賞月、宴會歡愉之所。據《世說新語•容止》記載,晉人庾亮任江荊豫州刺史時,經常赴部屬殷浩、王胡之等之約宴于南樓,衆人一起賞月、飲酒,甚為快樂。
含有南樓的詩句不少,除了多數是指南面的樓,也有些是指賞月、宴會之所,如宋朝張載的《憶别》首句“絮飛時與君别,南樓把酒看明月”。
還有唐朝李白的《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
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
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
我心還不淺,懷古醉馀觞。
明白南樓特殊寓意,就知道李白首句為什麼用南樓而不是西樓或北樓等。
一提“南柯”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成語“南柯一夢”,指東平淳于棼在南面大樹下做了一場美夢,夢中起起伏伏、酸甜苦酸都有,後來常用“南柯一夢”比喻世事如夢,空歡喜一場。
詩詞中出現南柯基本就是指“南柯一夢”的意思,比如宋朝何耕這首《春日》:
聞道西樓下,香風飏绮羅。
無錢沽酒得,不醉奈愁何。
老去春緣薄,慵來睡興多。
閉門終一枕,亦不夢南柯。
知道“南柯一夢”這個成語最後一句就非常好理解。
“南山”最常見的用法當然是指南面的山,比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外“南山”寓含長壽之意,比如常說的“壽比南山不老松”,引申又常用“南山”來比喻堅固、不可動搖的事物。比如元代沈禧這首《鹧鸪天 購得南山萬歲杉》:
購得南山萬歲杉,堅逾松柏健逾相。還邀天上公輸子,來與麻姑鬥寶函。
狸首媚,雉紋斑。到頭受用有何嫌。從今更益無疆壽,高并南箕更上。
看了本文,大家對與“南”有關的詞語肯定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對正确理解詩詞必然會大有好處。除了以上詞語,帶有南的詞語還有南關、南窗、南鄰等,這些詞中的南基本都是指方位,是南面的意思,無需贅言。
朋友們,針對與南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有特殊的寓意?歡迎積極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