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故事,也是一部具有醒世意義的真正優秀的作品。
此書以姜子牙輔佐周室讨伐商纣的曆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将以及封神的跌宕起伏故事,武王伐纣、商滅周興。書中有姜子牙、哪吒等讓觀衆喜歡的衆多生動鮮活人物。聞太師、申公豹等代表了維護殷商王朝的邪惡勢力,而姜子牙、楊戬等則代表了西周的正義勢力。
此書的觀點是“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書中,“哪吒鬧海”、“姜子牙下山”、“三搶封神榜”、“衆仙鬥陣鬥法”等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令觀衆着迷啊!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
本來君是臣的綱,臣是沒有什麼綱的,作者則認為臣也也應該有個綱,雖然君臣之間還有主有從,但不再是絕對服從關系,而是有條件的服從,這個條件就是不壞對方的綱。
這個條件好象一種契約,使君臣之間的關系表現為一定的契約關系。這種“君臣契約論”雖不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明朗,卻也有相似之處,而作者所處的年代比盧梭早了二個世紀。這種“君臣契約論”體現了作者初具萌芽的民主思想。
封建綱常思想(作品中代表舊王朝)是為封建社會的政治服務的,但它同時又和封建社會一定的政治路線(作品中代表新王朝)相矛盾,封建社會這種意識形态自身的矛盾如何解決,《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由于曆史的局限,也沒有一個正确的答案。
作者生于明代中葉,因九試不第,可是目睹朝政日非,生民疾苦,賄賂公行,懷才不遇的局面,充滿了嫉恨這種醜惡現實,也不滿意當時号稱道士而獲得高位的教徒。
所以他的理想是從政治上蕩瑕滌穢,在宗教上廓清異端。在宗教上自行創派開宗,自稱東派;在政治方面,歌頌了吊民伐罪的周武王和姜子牙,而不責備他們以臣伐君;肯定了哪吒對李靖的對抗行動,贊許了為了正義以子攻父。
他受《陰符經》影響較深,他認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是正确的,所以用“人發殺機,天地反複,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的精神,認為有明中葉混亂局面,非有大力者如周武王、姜子牙這樣人物加以澄清不可。在那人魔不分時代,所謂魔即是醜惡的代稱,作者頗以安天上定人間的姜子牙自許,所以用系統的宗教語言,比較隐晦地曲折地表達出他對當時政治不滿而希求改革的思想,在這一方面在當時是有非常大的成就的。
(本文系“刀墓手劄”工作室原創精品,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媒體集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