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俗話說,“衣祿全、一口田。”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福”是最吉祥的一個字。從字面來看,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便是有福。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福是一個形聲字,與祭祀、祈禱有關。“示”本是祭台的意思,擺放貢品以求鬼神保佑。“福”則表示一個人雙手捧起容器在祭台前面祭祀、祈禱,代表着祭品。《辭海》對“福”的原生意思的解釋是:“祭祀用的酒肉。”
由于祭祀是向神明祈求吉祥好運的,因此用于祭祀的貢品也便是吉樣的事物,得到供品“福”的人也就是吉祥、幸運的。而分食供品,一則帶有血緣意義上的“緣分”之意,另一方面也具有“福分”的意味,中國古人春秋兩季都要祭祀竈神,祭祀之後,人們便分享供品。搶食供果,被稱為“搶福”;分割肉食,則叫做“分福”、“散福”;人們喝酒吃肉,一醉方休,即是“享福”。
而每逢中國人的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在方方正正的大紅紙上,對角寫上一個“福”字,貼在堂前、屋門、箱櫃上,以祈願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福滿門庭。這便是中國民間傳統的“迎春接福”的習俗。因此,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民間還有将“福”字精描細作成各種圖像的,如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福”字的習俗,在我國民間由來已久。《夢梁錄》就有記載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等民俗活動。所謂“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提到“福”字,不得不說的是康熙禦筆題下的“天下第一福”。相傳康熙十二年,孝莊太後六十大壽将至,不料突染重病,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聽說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為自己“請福續壽”,遂決定為太後請福。
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用朱砂一氣呵成了這幅“福”字,并加蓋了“康熙禦筆之寶”印玺,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孝莊太後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消,享高齡得以善終。事後康熙幾番重提禦筆,卻再也寫不出其中的神韻,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天下第一福”。
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這幅禦寶有意無意間隐藏了許多說道。此“福”的書寫不同于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的字形,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而且這“福”字右半部的形狀恰好與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形狀頗為相似,故而,這“福”字也成為現存曆代墨寶中唯一的将“福”、“壽”寫在同一個字裡的“福”字,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之福。
更加讓人叫絕的是“福”字左部偏旁頗像一個“才”字,隐含“子”字,右部似王羲之所書“壽”字,右上角極似“多”字,右下部又似“田”字,再加上左上角的一點,含“多一點”的整體含意,故稱該字為“多才多子多田多壽福”,又由于其中的“田”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
由此可見,福字雖然隻是一個字,但是包含着許多的含義,但不管如何變,離不開它祈福的本質,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平安福剪紙
如有朋友想學習上圖福字的剪法,可以去我以前發布的文章中查看,非常時期,我們更多的人祈求的是平安,希望中國平安,武漢平安,以下是平安福剪紙方法的文章鍊接,剪紙教程:快過年了,剪個平安福,送給家人和朋友,想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這裡就不再重複發布了。
《走進非遺,零基礎學剪紙》專欄正在限時半價促銷中,專欄内容覆蓋了植物,動物,婚慶、壽誕、節日、吉祥剪紙等各領域剪紙教程,步驟詳細,圖像清晰,幹貨滿滿,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訂閱,進行系統化的剪紙學習。
圖文原創,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們點贊 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