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的節能建議意見?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王紹紹)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下降10%”的預期目标,對于促進工業節水提效,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鋼鐵行業的節能建議意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王紹紹)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下降10%”的預期目标,對于促進工業節水提效,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程繼軍、環保中心工程師邢金良在接受人民網财經采訪時表示,鋼鐵行業屬于高用水行業,其生産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均位于工業行業前列。我國是鋼鐵工業大國,粗鋼産量占全球50%以上,正面臨産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鋼鐵行業節水取得積極進展。據統計,2020年噸鋼取水量為2.5立方米,用水效率達到曆史最高,“十三五”期間,噸鋼取水量累計下降28.3%,水重複利用率達98%,用水效率處于國内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但同時也存在管理方式有待改善、技術研發推廣有待加強等問題。
紮實推進鋼鐵行業用水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行動計劃》從加快節水技術推廣、提升重點行業水效、優化工業用水結構、完善節水标準體系、推動産業适水發展、提升管理服務能力等6方面提出實現工業水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具體任務,助推工業用水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基于鋼鐵行業用水現狀,聚焦《行動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程繼軍和邢金良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促進水效進一步提升:
一是加強技術攻關。針對如冷軋酸性廢水循環利用、焦化廢水近零排放、循環水高效冷卻、濃鹽水減量回用、綜合廢水零排放等行業水效提升重大關鍵問題,加強膜性能參數、濃縮結晶成本、結晶鹽處置和利用等核心技術攻關與突破。
二是強化技術應用。大力推廣應用串級用水、密閉循環冷卻等先進适用的節水工藝技術。同時,擴大海水利用規模,實施雨污分流,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加強廢水循環利用,促進用水方式的源頭減量、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
三是健全标準體系。完善取、制、供、用、排等各個環節的相關标準,建立“節水型企業-節水标杆企業-水效領跑者”三級引領示範體系。進一步加強水平衡測試、水系統診斷等基礎工作,加大用水審計等事後監管力度,促進企業節水意識與管理水平提升。
四是推動數字賦能。持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與企業用水系統深度耦合,提升企業水效管控水平。加強用水的精準控制和優化管理,實現工業企業、園區用水一體化智能管控。
按期按質按效完成“十四五”預期目标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屆時,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預計将實現下降10%的目标。
為此,鋼鐵行業應在《行動計劃》的指導下,嚴格落實以水定産原則,加強政策約束、标杆引領與标準示範,完善節水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強化用水監督管理。程繼軍和邢金良建議應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激發企業内生動力。推動落實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稅收以及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等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節水金融産品和融資服務,通過建立激勵約束與獎勵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節水内生動力。
二是加強節水服務,提高技術支撐能力。依托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機構,加強水效提升技術研發推廣,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測試、診斷等服務,在生産運行穩定情況下,定期開展水平衡測試和水效評估(用水審計),根據水質水量情況合理規劃用水配置,尤其是裝備設施新(改、擴)建後及時調整用水情況,達到新平衡。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實施分質收集、分質處理。強化串聯用水、分級用水等方式,杜絕低水亂用現象。
三是加強精細管理,提升水效管控水平。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發展趨勢,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于動态用水管理中,構建企業用水統計和考核制度,實現對水系統的集中控制與動态調整,全面提升水效管控水平。推進城市中水、城市生活污水等用于工業,加快促進産城融合模式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