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知乎上一些朋友在提問關于胫骨後肌肌腱炎的問題,并能感受到這些朋友飽受此病的折磨。
正巧最近又遇到了一個患有胫骨後肌肌腱炎的小夥子。他在做完核磁後,診斷報告上寫的是胫後肌腱周圍有積液。然而骨科醫生給出的建議是減少活動。他聽從了醫生的建議,隻保留了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步行,但依然腳内側的疼痛不斷加重,并且在幾個星期以後發現自己的足弓也出現了問題。
讓人欣慰的是,小夥子沒有繼續忍耐直到病情再一次的惡化。他轉向了康複科,向我咨詢了這個惱人的問題并且開始接受了針對這個疾病的一些運動療法。
因為此病帶來的行動不變,所以訓練都是以線上視頻的方式來指導的,大概9周以後,這個小夥子不但腳踝内側的疼痛消失了,并且足弓高度也恢複了一些,并且腳終于可以發力把身體支撐起來了。
這個病雖然在國内不太受重視,但是國外已經有了非常多的非手術治療經驗,并且非常多的文獻支撐了這些運動療法。很多患者通過一系列的運動療法都能得到改善。
下面就把關于胫骨後肌肌腱炎的運動療法分享給大家。
一,先聊一聊基礎知識,什麼是胫骨後肌肌腱炎?
上圖為胫骨後肌,圖中可以看到,胫骨後肌的一個作用就是足的内翻。在步态周期中,胫骨後期也是足弓的動态穩定器,所以對足部的健康非常重要。
胫骨後肌肌腱炎是一種慢性足部疾病,腳踝内側的軟組織(包括胫後肌腱,三角韌帶彈簧韌帶)在行走和站立時會承受反複的負荷。随着時間的流逝,這些軟組織可能會變得疼痛,腫脹或無力。
當這些支撐受損後,腳的骨頭排列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通常與進行性扁平足有關,導緻腳踝内側支撐結構上的負荷增加。時間長以後,腳踝的内側和外側都會變得疼痛,任由其發展,将導緻嚴重的殘疾。
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并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是由胫骨後肌肌腱炎引起的,一些沒有症狀的扁平足并不需要矯正或治療。但是如果患上胫骨後肌肌腱炎的話,不進行相關治療就會導緻扁平足。
二,胫骨後肌肌腱炎的臨床表現
患有胫骨後肌肌腱炎的患者通常會在腳踝内側出現長期疼痛的病史,從而導緻進行性、疼痛性扁平足。過度使用足部可能會導緻疼痛症狀不斷發展。通常情況下,疼痛位于腳踝内側(内側)下方(參見上圖)。然而,由于所産生的變形和壓力或撞擊在腳踝的側方結構上,一些患者還将在後腳的外側遭受疼痛。這通常發生在病情發生的後期。患者可能無法行走,或者在晚期情況下會因疼痛而殘疾。
胫骨後肌肌腱炎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行走,因為當患者步行時,胫後肌腱不再能穩定足弓。
三,什麼情況下的胫骨後肌肌腱炎适合運動療法?
胫骨後肌肌腱炎按照嚴重程度可以分為4級。隻有1級和2級才可以使用運動療法。
1級:腳踝内側疼痛和腫脹,可能會有輕微的扁平足,但胫骨後肌腱仍能正常工作。可以使用一種方法進行測試:患者可以一隻腳站立,并将腳跟擡離地面3-5次(如上圖),雖然可能有疼痛,但是表明胫骨後肌的功能還在。
2級:除了1級的疼痛和腫脹,扁平足也變的更為嚴重。2級的胫骨後肌肌腱炎患者中,胫骨後肌不再起作用,即患者無法單腳擡離地面了。
3級:在2級的基礎上,後足僵硬并且有了輕微的關節炎。
4級:發展成為較為嚴重的踝關節炎。
接上面所說,隻有1級和2級才能享受運動療法帶來的益處,3級和4級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四,胫骨後肌肌腱炎的運動療法
下面我會分享對這個小夥子使用的運動療法,并說明為什麼使用這些方法。
首先,這個小夥子已經很難單腳支撐擡離地面了,所以在胫骨後肌肌腱炎的分級中屬于1級到2級之間。比較适合運動療法。
其次,針對此疾病的運動療法主旨是低重量,高重複的運動刺激。因為在站立或步行中,胫骨後肌作為足弓的動态穩定器會承受2-4倍的體重,這個力太大,會直接導緻已經受損的胫骨後肌肌腱失能。但是,通過較低的力刺激,肌腱将感受到适宜的應力并逐漸變粗變強,也就是得到了恢複。
1,治療前的準備工作
因為胫骨後肌肌腱炎導緻足弓下降,足弓下降反過來又增加胫骨後肌的負荷,使疾病更加嚴重,所以在訓練開始時,我為小夥子定做一副矯形鞋墊,這個鞋墊可以匹配他的足弓,将會在随後的訓練和日常生活中降低傷害。
2,治療的第一階段
腳對腳練習:在此練習中,雙腳懸空坐着,并翻轉每隻腳,試圖将腳底貼在一起(如下圖)。在此過程中,僅靠重力作為阻力來刺激胫骨後肌腱。(開始時每天10組,每組十次。每天增加一些訓練,直到每天12組,每組25次)。
用腳拾球(上面方法的低配版):雙腳懸空坐着,将一個球放置在兩腳之間,通過将每隻腳翻轉并将球用兩隻腳的腳底夾住,然後稍微将球上擡。這個方法用起來比較有趣,并且大家反饋也比較好操作。(開始時每天10組,每組十次。每天增加一些訓練,直到每天12組,每組25次)。
3,治療的第二階段
當患者可以在将第一階段的運動進行12組,每組25次時,并且在運動中沒有不适時,即可進入第二階段的練習。一般第一階段需要1~2周。
首先:進行第一階段的練習作為熱身(5組,每組25次)
彈力帶抗阻練習:做内翻、外翻和足背屈彈力帶抗阻,最重要的是内翻的動作(如下圖)。在此練習中,還要注重離心運動,就是當我們發力内翻的時候,在回到起始位置的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放松,而是要讓腳緩慢回到起始位置。從4組,每組10次開始,逐漸增加組數和重複次數,直到10組,每粗20次(共200次)。
雙腳提踵:可以雙手扶住牆壁或椅子以保持平衡,然後緩慢的将雙腳腳跟擡離地面,健康的一側多發力,支撐體重的75-85%。從4組開始,每組5次,然後增加到到10組,每組20次。
第二階段通常需要4到8周的時間才能完成,應該一點點的進步才較為穩妥!如果出現症狀發作如疼痛,應當休息幾天,并考慮恢複到1階段的治療來進行鞏固。
4,治療的第三階段
在患者在進行第二階段練習比較輕松時,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
首先:進行第一階段的練習作為熱身(5組,每組25次)
然後:進行第二階段的練習作為熱身(5組,每組20次)
單腳提踵:開始的時候緩慢進行嘗試。此練習應該用手扶着椅子或者牆作為平衡支撐。患者應從4組開始,每組5次,然後發展到10組,每次20次。
腳趾行走:用腳趾行走10米,保持膝蓋挺直。逐步進行直到5 x 100米。
第三階段通常持續4-8周。
5,一些補充:完成治療方案後,即使疼痛消失,也應不斷重複上述的康複訓練,每次耗費10-15分鐘來練習。每周至少執行3次這個訓練。 因為胫骨後肌肌腱的炎症或者損傷并不能完全恢複,所以需要保持持續的鍛煉才防止複發。
對文章有疑問或者有康複需求可以關注公衆号“康複星球”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