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9 18:04:00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1

一、服氣辟谷,不食五谷之道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2

辟谷術起于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集秦漢前禮儀論著的《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取,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谷術最早的理論根據。道教創立後,承襲此術,修習辟谷者,代不乏人。辟谷養生流派到現在歸為以下幾個:

1、強硬辟谷(挨餓):最低層次。

2、服氣辟谷:是指通過吞氣來填實、填充胃腹的虛空并解決饑餓感問題,以達到不食五谷的辟谷方法。

3、意念辟谷:是一種高級的完全通過一個人的深層潛意識來掌握身心的辟谷方式。

4、輔助辟谷:是通過訓練有素的氣功師的法功幫助下完成的辟谷方式。

5、自然辟谷:在自然狀态下,不食五谷的辟谷方式。修行瑜伽或氣功的人,到了一定階段往往會發生這種“氣足不思食”的情況,這也可歸于自然辟谷。

郭連傑道醫辟谷認為,辟谷要發揮最大的效用,應該符合兩個基本條件:

  1. 不再進食任何食物。

    按照西醫的自身消融學說,隻有這樣才能完成自身吞噬,這才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排毒和免疫恢複。

  2. 以至少七天為一個漸進周期。

    道法自然是一種智慧。《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自然規律,順應自然,倡導“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郭連傑道醫辟谷就是一種自然的養生方式。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3

二、道醫服氣辟谷的科學诠釋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4

傳統中醫理論早就告誡我們:“欲無病,腸無滓,欲長壽,腸常清。”腸道是人體内最大的微生态環境,它的正常或失調,對人體的健康和壽命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中醫理論中所說的“滓”,即為附着在腸壁上的宿便。辟谷後排出的宿便大多是惡臭、膠泥狀、瀝青狀甚至五顔六色,一經排出,頓覺神清氣爽,這就是對自身中毒很好的證明和注解。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5

三、在郭連傑辟谷中學到的東西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6

郭連傑道醫辟谷學習的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許辟谷後我們學到的都是點滴,卻受益終生。

比如早睡早起,讓身體的運行規律更加契合天地運行規律,不逆天行事;清淡飲食,少食肉類,每周斷食一天,保持體内不存儲垃圾;經常喝蔬菜湯,各種蔬菜煮制,不讓身體缺乏維生素和必要的營養;堅持用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強身健體,不再為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斤斤計較,不輕易生氣。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1

四、郭連傑道醫辟谷的效用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8

很多人說郭連傑道醫辟谷包治百病,有幾十大功效,我覺得不可以過多的去神話一種養生方法,畢竟類似的方法還有很多。總的來說,我覺得有以下八個大的效用:

1.清潔消化道,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2.分解消耗多餘的脂肪,減肥降脂,

3.疏通和軟化血管,避免栓塞和硬化,

4.清除體内有害物質,淨化内環境,

5.激活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力,

6.增強機體自身調節機能,使器官系統的功能協調一緻,

7.刺激和疏通經絡,提高機體自身調控能力,

8.開發智慧,明心見性。

不僅如此,“辟谷”尚有許多可以延伸的社會意義,例如節能、低碳、自療、抗災等等,不一而足。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9

五、郭連傑道醫辟谷的去神秘化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10

在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中始終根深蒂固的認為七天不吃可以餓死人,“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經過特殊輔導就能不吃不餓,且持續幾十天,還能照常工作,豈非妖術?

其實脫掉郭連傑道醫辟谷的神秘面紗,從神秘中走出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科學的闡釋辟谷,他是能給許多人帶來益處的。“去宗教化、去神秘化、科學化、廣譜化”一直是郭連傑道醫辟谷機構始終秉持的宗旨。在世界各地已有數百萬辟谷或斷食體驗者,“辟谷”已經作為一種排除體内毒素、健康身心以及激發生命潛能的方法。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11

六、服氣辟谷調動人體的自愈力

最受肯定的服氣辟谷全攻略12

英國人科爾曼的《别讓醫生殺了你》,中間刻意講到了非臨床醫學的“代替療法”,所有的替代療法無論使用音樂,精油、斷食還是催眠,都旨在調動人體的自愈力,而90%的疾病是可以依靠自愈力自我修複的。辟谷是啟動自愈力最快的方法,郭連傑道醫辟谷從來不會“治愈”别人,那樣會涉嫌非法行醫,但鼓勵和倡導自愈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辟谷,并成功掌握辟谷這一套讓自己不生病、少生病的方法,即使生了某些疾病,也可以借用辟谷這種方法不打針、不吃藥、不動手術而自愈,“神醫”其實就在我們體内。

更多辟谷内容請手動關注bigu360或bigu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