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1名老師做後勤,居然花了校長一個月時間,說出來簡直不可思議:後勤多好啊!不是有老師在網上調侃,說學校老師分5等,一等老師當領導,二等老師當幹部,三等老師搞後勤,四等老師體音美,五等老師去上課嗎?#老師#
劉校長很頭疼:前任後勤老師,因為有關部門理解政策錯誤,導緻他挨了一個冤枉處分,于是就坡下驢,辭去後勤老師職位,逍遙自在地上課去了。劉校長讓總務主任物色一個後勤老師,一周後,總務主任彙報,找了10位老師,沒有一個人願意幹。
為什麼老師不願意幹後勤崗呢?
學校的後勤教師,很多人看不起。老師覺得無非就是管管水電,栽種花草,管管食堂,采買一下教學設備,有什麼大不了的。總務處經常要加班,有老師不解,這樣的處室也要加班?最可氣的是,連學生也不待見,遇到後勤老師,向家長介紹,這是我們的食堂老師,家長以為後勤老師是颠勺的食堂師傅,開玩笑說:“這就認識了,下次給我家娃兒打菜的時候,手不要抖哈!”
學校的後勤老師,素養要求還很高。首先是後勤沒有私心,天天和供貨商打交道,搞不好就會被拉下水,受損失的是學校;第二是奉獻精神要強,比如改造學校強電線路,修補操場破損面,修理教室電氣設備,學校基建工程等,都要到學生不在校的時間施工,這就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第三是政治素質要過硬,政策水平要高。
一個管理得好的總務處,一年節約二三十萬很正常;一個好的後勤老師管理食堂,食堂衛生、飯菜可口,價格還低。總務處工作的老師都是幕後英雄,默默地做了很多貢獻,沒有後勤的保障,前勤工作也難以運轉。對校長來說,管理得好的總務處,也降低了校長的很多風險,比如食品衛生安全、資金運行安全……這可都是懸在校長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搞不好就幹翻校長。
後勤教師在職稱晉升,評優評先方面處于劣勢地位,很多教師不願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有的學校為了安排一名會計,大費周折;有的學校找1位食堂管理員,大家都不願意去。學校的安保幹事,給個中層職位都不願意幹,有的學校後勤人員紛紛轉崗。原因很現實:責任大、要求高、工作苦、地位低,什麼好事都輪不上,最關鍵的是職稱上不去,老師,可是都靠職稱拿工資的。
都不願意搞後勤,實則不是好事。
大家都願意去上課,這看起來是好事,但是從教育發展的整體性來看未必是好事。
理性的管理一定是系統的管理,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尊重各個層面的勞動價值。沒有人做後勤工作,看起來好像是覺得重視教學,其實背後隐藏的危機和問題非常嚴重,那就是沒有人願意為他人搞服務,學校會運轉不靈。
破解問題的辦法就是給待遇,尤其是上職稱。
後勤老師也是老師,當然不可能脫離老師的角色來上職稱,那樣會搞亂秩序的。
這裡面最麻煩的就是後勤老師職評的優質課、科研課題的問題。學校要借此要求,後勤老師一定要上課,參加教研,參加賽課,這是剛性的要求,教師職評不可或缺。不參加賽課,哪裡會有優質課?參加了,錄像課、課例目前也算優質課;參加了教研,參加課題組研究,任務可以少得點,至少也是個課題組成員。這兩樣搞定了,其他的好解決。
後勤老師工作内容和前勤不一樣,年度考核和職評的辦法不能完全套用老師的辦法,這可以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教代會讨論通過就行。老師都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隻要不是出格,大多數會通過。
最後劉校長按照上面的思路,做了一系列工作,一個月後,終于找到了1位後勤老師。
教育人結語
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服務,管理就是讓身邊的人過得越來越好。如果一所學校管理崗和服務崗沒有人願意去做,一定要思考是管理系統出了問題。
出了問題不可怕,綜合平衡就行,但無論怎麼平衡,管理崗和服務崗的身份都是老師,抓住這點來平衡,很多問題不是大問題。
(圖源網絡,圖片與内容無關,侵聯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