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電商初期,商家獲得大量流量紅利,
做什麼生意都能快速做大做強,
導緻他們忽視了用戶的運營管理。
而如今,
傳統電商的流量紅利已經褪去,
獲取客戶的成本大幅增加,新的流量越來越少,
此時商家才意識到用戶運營的重要性,但往往悔之晚矣。
不管是哪種紅利,都有一定的時限,不可能一直存在。
因此,商家布局私域,往往都是形勢所迫。
私域電商的出現,
讓商家更加重視用戶的價值,而不是單方面地追求轉化和購買。
商家要做的就是通過私域流量運營,
來提升用戶的複購率,甚至讓用戶帶來新的用戶。
私域流量池是2018年非常火爆的一個詞,
其大意就是把用戶“圈”到自己的自媒體或者社群平台中,
從而與用戶産生更強的關聯,提高他們購買産品的概率。
從2013年開始興起的微商,到現在的社交電商,
私域流量池的建設從未中斷。
私域流量池最大的價值在于大大降低了流量成本,
過去的傳統電商可以把一件産品賣給100個人,
而私域電商則可以把100件産品賣給同一個人,
不僅大幅降低了流量成本,而且還極大地提升了客單價,
也就是用戶價值得到了提升。
例如,
會員制電商平台雲集95%的會員都是女性群體,
其中媽媽群體高達86%,這種私域群體的獲客成本非常低。
2018年,雲集的GMV高達227億元,
會員人數達到了2700萬人,複購率高達93.6%。
2019年5月3日,成立不足4年的雲集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挂牌上市,
成為繼拼多多之後的第二個脫穎而出的社交電商平台。
私域電商對于選品也有一定的要求,
包括“兩個必要條件和一個基本特點”,
(1)必要條件:高毛利
因為微信個人号、社群、朋友圈等私域流量池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商平台,
因此用戶的購物需求并不旺盛,
他們通過微信購買你的東西,更多時候是一時興起。
因此,商家要盡可能圍繞消費者訴求找一些單價高、毛利高的産品,
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的利潤。
在貨源方面,建議商家無論想賣什麼,都一定要選擇正品貨源。
在品類定位方面,
建議商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産品去做,一般都不會差。
因為你喜歡這款産品,
所以自然而然地也會全心全意地去經營這款産品。
銷售額等于單價乘以成單量。
而利潤與銷售額直接挂鈎,
所以,單價和成單量這兩個變量很重要。
薄利多銷并不适合剛起步做私域電商的商家,
因為無論是出于經驗還是資源考慮,都不可能短時間内獲得大量的訂單,
所以就要控制合理的“高”單價,
然後通過其他的附加福利,輔助自己的銷售。
(2)必要條件:成本不透明
通常情況下,成本越是透明的産品,對消費者的好處就越多,
反之,對商家而言就沒什麼好處了,
因為産品價格總會被壓得很低,商家獲得的利潤就會少很多。
成本不透明的産品,這樣商家可以掌握更多的價格自主權,
比較常見的有化妝品、眼鏡、保健品、美容養生用品、茶葉、蜂蜜、酒、網絡遊戲等。
一般情況下,商家想要利潤空間大,除非自己是生産商。
(3)基本特點:高複購率
社交媒體的定位并不是賣貨,
因此商家可以選擇一些複購率較高的産品,吸引用戶長期購買,
提升老客戶黏性,避免付出過高的引流成本。
成功的私域流量商家大部分利潤都是來自老客戶的,
所以商家要不斷提升産品競争力、品牌競争力、服務競争力和營銷競争力,
促進客戶的二次購買,甚至實現長期合作。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就在于貨源的選擇,
商家必須記住一句話,
那就是“産品的選擇遠遠大于盲目的努力”,
因此要盡可能選擇一些能夠讓粉絲産生依賴感的貨源。
精準地掌握用戶剛需,牢牢地把握市場需求,
這是所有做私域電商的人都必須具備的敏感技能。
任何商品最後都是需要賣出去,賣給客戶,才能換得商家口袋裡的錢。
那麼,為什麼客戶要買你的産品呢?
最基本的答案就是,
你的産品或服務能夠滿足他的需求,解決他面臨的難題、痛點。
例如,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人們就近出行的剛需難題,
因此很快就火爆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