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觀察
默默關注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健康處方
01
醫療篇
精神分裂症是症狀表現、病程和預後的變異性很大的一組精神病性障礙。特點是高發病率、高複發率。
1、觀察病情是否穩定,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
(1)對疾病認識是否動搖或缺乏,有無藏藥行為;
(2)睡眠時間是否減少或者過多;
(3)生活能力、工作效率是否下降;
(4)是否出現精神症狀,如幻覺、妄想、言談舉止異常等。
2、建議出院後1-2周複診,穩定期1個月至少複診一次。定期複查血常規、生化(血糖、血脂異常)、甲狀腺功能、内分泌紊亂(催乳素升高、性激素水平異常、性功能異常、月經紊亂)、心電圖,監測血藥濃度等。
3、按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妥善保管藥物,防止丢失、誤服或者過量服用。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如:錐體外不良反應(動作緩慢或者運動不能、流涎、雙眼上翻、斜頸、吐舌、反複來回地走動等),鎮定作用(多睡和白天嗜睡)等。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飲酒、喝濃茶或者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5、家屬應做好患者的家庭護理,尊重、理解、照顧患者,避免引起情緒劇烈變化的活動。
02
護理篇
1、堅持服藥,不自行增加或減少藥物,更不能自行停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
2、服藥宜用白開水,避免使用牛奶、茶等飲品服用藥物,以避免影響藥物治療效果。
3、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逐漸增加人際交往,培養生活樂趣,促進工作、學習能力恢複。
4、飲食規律、适量進食水果蔬菜利于維持健康。飲食要富含營養易消化,不宜進食過鹹、辛辣、刺激性、油膩的飲食。
5、忌煙忌酒。可樂、咖啡等含有咖啡因,易引起情緒興奮,不宜飲用。
6、保持情緒的穩定和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有壓力或異常感受時向親屬表達,尋找适宜的解決方法,避免采取傷害他人或自身的行為。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正确對待及處理生活中的事件,适應并正确處理有關的社會矛盾,消除自卑與不滿,樹立堅強的意志等。
8、家屬對患者要多鼓勵、少批評;多勸說、少牢騷;生理上、心理上多給與支持,寬松的環境利于患者康複。
9、安全用藥查血藥(濃度),複診請您本人到;定期複查莫忘記,健康指導要牢記。
10、複發先兆宜記牢:拒藥失眠(易醒早醒睡眠少)發脾氣,疑心懶散(個人衛生保持差)飲食差。
11、面對疾病不要避諱就醫,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複。
12、最少要保持每月測量一次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有條件的家庭每天或每周測量一次,以動态的觀察軀體狀況。
13、若服藥過程中出現不适,随時就診。
03
康複篇
1、克服病恥感
(1)正常化:許多人都會有精神症狀和其他類似的問題,如果剝奪睡眠足夠常時間,任何人都可能産生幻覺。
(2)做類比:精神分裂症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了解的越多,症狀管理的越多,就會越好。
(3)定好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通過服藥或打針控制好症狀,同樣可以過上很有意義的生活,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興趣愛好等。
(4)找醫生:如果出現心理困擾,不能自行排解,請及時向家人傾訴,或找醫生咨詢。
2、幻覺妄想的應對策略
(1)幻覺的應對策略:
①記錄聲音日記,包括情境、聲音内容、聲音強度及自己的感覺;
②建立應對技能:
a.分散注意力,如聽音樂、畫畫、玩電腦遊戲、運動、唱歌等;
b.集中注意力,如給聲音留特定的時間,之後再把它打發走或通過積極想象讓聲音對自己影響減小;
③與聲音共處:接納聲音作為自身的疾病,與其和平共處。
(2)妄想的應對策略:
①當有妄想信念出現時,通過尋找支持的證據和反對的證據幫助自己糾正;
②進一步探索有無可替代的其它解釋或者從自己熟悉人的角度如何看待自己的妄想信念。
3、日常生活技能訓練
(1)日常生活技能:按時起床、洗漱、洗衣服、修剪指甲,按時吃藥等。
(2)家庭生活技能:安排适當的勞動,如布置房間、打掃衛生、洗碗做飯等,改善懶散行為,促進勞動能力的恢複。
(3)運動、娛樂和休閑:每天應進行适當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如聽音樂、打撲克、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廣播操等。
4、藥物自我處置技能訓練
(1)掌握抗精神病藥物作用的有關知識:抗精神病藥物不能徹底根治精神疾病,它們隻是對症治療,可減少幻聽,幻視,和自言自語,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狀态。
(2)學會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所服用的藥物:
①不要漏服藥;
②不要服超過醫生處方的藥量;
③每天在同一個時間服藥;
④在藥物自評量表上每天記錄藥物依從性、食欲、睡眠和心境等情況。
(3)學會識别藥物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
①體重增加、口幹、便秘等;
②催乳素升高;
③血糖、血脂升高;
④心電圖異常;
⑤錐體外系反應(EPS),如四肢發抖、僵硬;
⑥遲發性運動障礙(TD);
⑦困倦;
⑧白細胞降低;
⑨抽搐或腦電圖異常;
⑩肝毒性。
(4)學習從精神科醫生那裡尋求适宜的幫助和有效的交流。
5、症狀自我監控技能訓練
(1)識别複發先兆症狀:讓家人幫助自己一起識别複發的先兆症狀:
①失眠及生活規律的改變;
②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
③否認有病;
④不按醫囑服藥,擅自減藥或拒絕服藥;
⑤情緒、行為改變;
⑥軀體不适主訴增多。
(2)識别并處理持續症狀:即使用了足量足療程的藥物,仍存在一些症狀,如幻聽、妄想等。可通過前面的應對幻聽、妄想的策略進行應對。
(3)遠離酒精和毒品:參加聚會時學會對别人給的啤酒,紅酒,烈酒及毒品說不;學會在自己沮喪或意志消沉的時候,使用健康合理的宣洩情緒方式,如唱歌、運動、畫畫等。
6、問題解決策略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實際的困擾,可以通過問題解決策略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具體步驟:
①确定待解決的具體問題;
②頭腦風暴:找出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
③利弊分析,選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④選擇并實施一種最佳方案;
⑤實施方案所需要的條件;
⑥嘗試具體實施;
⑦總結和評價。
7、回歸社會技能訓練
(1)社會交往技能:采用交流、溝通、角色扮演等方式,從交流時的眼神、肢體動作、聲音大小、語言流利程度及總體精神狀态方面進行社交技能訓練,使患者能合理表達意願、做出請求和拒絕。
(2)應對壓力技能:壓力是由于事件和責任超出個人應對能力範圍時所産生的焦慮狀态。
①找出壓力的來源,如工作、社會、家庭等;
②識别壓力過大信号,如:健忘、失眠、頭暈頭痛、肌肉緊張、情緒不穩定等;
③壓力管理的目标:壓力水平适度、工作生活平衡、生活幸福快樂;
④壓力管理策略:宣洩(文字、聲音、運動)、改善認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自我成長(如太追求完美)、想象放松等。
8、預防複發及應對策略
(1)堅持按醫囑服用藥物;
(2)減少不良應激事件刺激;
(3)增強積極應對策略;
(4)識别複發的潛在的誘發因素及先兆;
(5)填寫應對複發的應對卡;
(6)避免使用非法藥物。
9、家庭幹預
(1)家庭成員一起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識和監護知識。
(2)幫助患者一起識别精神分裂症複發的先兆症狀。
(3)與患者一起幫助其按醫囑服藥,并及時發現服藥後的不良反應。
(4)家庭成員盡可能減少與患者互動過程中的高情感表達,如對患者經常批評、責罵和敵意,或者過分滿足患者的需要。
(5)找出患者目前的主要問題。
(6)與病人平等交換意見,制定改進計劃。
(7)實施計劃時應有獎懲措施。
(8)定期記錄、階段總結。
(9)期望值适度,隻制定短期目标。
(10)計劃盡可能明确具體。
04
營養篇
1、遵循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飲食基本原則。
2、适量進食,以保持适宜的體重(BMI=18、5-23、9 kg/m2),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肉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3、谷物攝入以全谷類為主,保證充分的B族維生素的攝入。
4、适量食用深海魚,以增加ω-3的攝入。
5、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性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10000步。适當的日曬可以獲取維生素D。
6、日常零食可多選擇發酵乳品,堅果、新鮮水果等。避免食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及膨化食品,例如,肥肉、動物油脂、漢堡、薯條。忌食過量辛、辣、腌、熏類,酒類、咖啡、濃茶等有刺激性食物,及過度加工的食品。
7、服藥期間禁止吸煙、飲酒,以免降低精神科藥物的療效及增加藥物不良反應。
8、出現精神科藥物反應的患者,如肌肉緊張、震顫等,應注意防噎食,忌食大塊、粘滞不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進食速度過快未充分咀嚼而發生噎食。
9、有資料表明,适當增加B族維生素、維生素D及ω-3等的攝入,對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編輯:王憲
bjhlgyy62715511
北京回龍觀醫院
勿須獨自承受
讓我為您分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