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不會因為人類治理而消失嗎?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北方頻頻出現沙塵天氣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3月14日至15日,一場十年不遇的沙塵暴襲擊中國、蒙古國,吹得人們措手不及中國經過多年生态治理,已經較少見到“這麼純”的沙塵暴了此次強沙塵天氣再次為人類敲響警鐘,生态治理任重道遠,統籌生态治理不能少了沙而氣候和環境問題沒有國界,沒有任何國家和地區能獨善其身,隻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應對生态環境危機挑戰,才能真正迎來藍天無垠、碧水長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沙塵暴不會因為人類治理而消失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北方頻頻出現沙塵天氣。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3月14日至15日,一場十年不遇的沙塵暴襲擊中國、蒙古國,吹得人們措手不及。中國經過多年生态治理,已經較少見到“這麼純”的沙塵暴了。此次強沙塵天氣再次為人類敲響警鐘,生态治理任重道遠,統籌生态治理不能少了沙。而氣候和環境問題沒有國界,沒有任何國家和地區能獨善其身,隻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應對生态環境危機挑戰,才能真正迎來藍天無垠、碧水長流。
沙塵暴形成受多因素影響
15日清晨,許多生活在北方的中國人在昏暗中迎來新的一天。漫天黃沙中,局部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部分地區甚至不足200米,北京城六區PM10濃度一度高達8108微克/立方米。
“這是1978年以來,内蒙古出現的影響範圍最廣的一次沙塵暴。”内蒙古氣候中心主任達布希拉圖說,全區119個國家級氣象站中有90個站出現沙塵天氣,其中兩個站出現特強沙塵暴。
内蒙古生态與農業氣象中心副主任王永利告訴記者,影響中國的沙塵天氣路徑可分為西北路徑、偏西路徑和偏北路徑,此次沙塵天氣路徑為西北路徑和偏西路徑。通過沙塵遙感動态監測可知,此次沙塵天氣過程主要從蒙古國開始發展,不僅影響範圍廣,移動速度也非常快。
内蒙古氣象台副台長宋桂英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沙塵暴強度之大、範圍之廣,與短時間内空氣由暖變冷的異常天氣現象密切相關。14日晚強沙塵暴襲擾蒙古國時,中國内蒙古上空主要是暖空氣,而到15日清晨5時許,強冷空氣來勢洶洶、喧賓奪主。
沙塵暴不僅在中國北方地區造成大範圍影響,也導緻蒙古國多個省份進入自然災害狀态。13日以來,蒙古國北部地區出現暴風雪,在戈壁草原地帶則形成強沙塵暴。截至15日,蒙古國後杭愛、中戈壁等多個省共報告10人死亡,強沙塵暴還導緻58座蒙古包和121處房屋、栅欄被摧毀,數千頭牲畜走失。蒙古國東部地區部分輸電線路損壞并導緻當地斷電。
在這場多年未遇的沙塵暴中,随沙塵一起滿天飛的,還有各種謠言。一些境外媒體“趁風揚塵”,散布謠言混淆視聽,玩起了“甩鍋遊戲”“抹黑遊戲”。一些韓國媒體報道稱“來自中國的沙塵暴導緻韓國民衆呼吸困難”,企圖營造“沙塵暴的發源地是中國”這一假象。BBC又用起了“陰間濾鏡”,在報道中配上了警察在昏黃天空下的圖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表示,環境和空氣污染問題沒有國界,對其起源等作出結論需以科學監測和綜合分析為前提。趙立堅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說,根據中國監測機構的分析,此次沙塵天氣源自中國境外,中國隻是“途經站”。
“沙塵暴形成受沙源、強風、不穩定的大氣環流等多種因素影響。”内蒙古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孟雪峰說。近期蒙古國、中國西北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加之降水稀少,地表條件有利于沙塵天氣的發生;另一方面,受較強的蒙古氣旋影響,中國西北、華北等地先後出現大風,為這次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沙塵暴就像一支前進的隊伍,”内蒙古氣象局局長黨志成比喻說,“沿途有沙塵沉降,也有沙塵加入,不能簡單說沙塵暴形成于某一地,要進行綜合分析。”
統籌生态治理不能少了沙
這場自北向南幾乎席卷半個中國的沙塵暴,同樣席卷了廣大中國民衆的社交平台。人們對這場多年未遇的沙塵暴感到十分意外,紛紛在社交平台上發出照片或視頻。“睜眼看着窗外,仿佛回到了2003年”,一名網友的留言道出大家意外的原因——近年來已經很少能見到沙塵暴了。
内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減災處副處長王鵬飛說:“沙塵天氣并不可怕,就和下雨下雪一樣是自然現象,通過生态治理可以有效減少沙塵天氣。”他表示,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和砂礫,起到減少沙源的作用,成林後還可以減緩風速、過濾風沙,降低沙塵暴的強度和頻率。
生态學家指出,雖然荒漠化治理能有效減少沙塵天氣,但在沙漠裡都種上樹也是不現實的。沙漠是在特定的氣候、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如果不考慮沙漠地區氣溫、降水、植被等實際情況,盲目進行治理,可能出現“荒漠化——治理——荒漠化”的惡性循環。
沙漠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方是生态治理的良策。
位于内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的烏梁素海,十幾年前湖面萎縮,厚厚的水藻蓋滿水面,幾乎見不到水鳥。如今的烏梁素海,水面一望無盡、碧波千裡,鴻雁、天鵝在蘆葦蕩中遊走。烏梁素海重獲生機,有賴于當地開展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護修複工程。重現蕩漾的烏梁素海,阻止了烏蘭布和沙漠、庫布其沙漠、荒漠化草原和戈壁連成一片,沒有在此形成億畝以上的特大型荒漠,守住了中國西北地區的生态防線。
中國向全球貢獻治沙智慧
多位氣象專家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導緻此次異常天氣現象的罪魁禍首。北極上空的平流層極地渦旋就像家長一樣,管着冷空氣這個不聽話的“孩子”。北極與赤道之間的溫差越大,極地渦旋的能量就越穩定,也越能把冷空氣牢牢鎖定在極地,避免其到處亂跑。
可是近年來,北極随全球氣候變化而變暖後,極地渦旋對冷空氣的束縛力減弱,缺乏“管束”的冷空氣變得不穩定,原本集中在一個中心的冷空氣會分裂成兩個以上的環流,甚至碎裂,導緻全球極端天氣多發。
此外,與中國毗鄰且在上風向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境内分布着大面積荒漠化土地,是境外重要沙塵源。據統計,2016至2020年,中國春季發生43次沙塵天氣,其中24次起源于境外。
顯然,防治荒漠化、減少極端天氣、應對全球變暖,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能置身事外,而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應對生态環境危機挑戰。
和合共生,命運與共。中國以身作則、積極作為,幾十年來,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據内蒙古氣象局介紹,中蒙邊境地區氣象部門已開展多項合作,包括幹旱和荒漠化評估技術合作,人工影響天氣方法、技術以及人工增雨和防雹技術合作,協助蒙方進行蒙古國南戈壁省高空氣象觀測站的運行維護等。
近幾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态與地理研究所為“非洲綠色長城”計劃提供科技支持,将塔克拉瑪幹沙漠治理經驗在毛裡塔尼亞推廣,并輻射到非洲其他國家。
在内蒙古庫布其沙漠,30多年來,當地堅持“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産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轉化創新”的治沙模式,為全球解決生态問題和貧困問題提供了借鑒。
中國還一直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生物多樣性多邊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切實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已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标。
為進一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去年9月,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今年3月15日,中央财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召開,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研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此次會議從能源體系、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技術、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綠色低碳生活、生态碳彙能力、國際合作等7個方面進行了部署。
“這次會議的一大亮點就是,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國家經濟社會中的定位說清楚了,明确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這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說。
(文/張雲龍 于嘉 魏婧宇)
來源: 參考消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