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季紅薯半年糧”,這句俗語是勞動人們在過去生活物資并不充裕的日子裡總結出來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有人再拿紅薯當做主糧;但過去生活艱辛,紅薯作為救命糧曾經養活了那一代勞動人民;從這句俗語中我們能夠看出紅薯作為過去主糧的重要性;的确,紅薯是一種富含澱粉,蛋白質,纖維素,果膠以及大量礦質元素的食物,它不僅能起到果腹度命的作用,還能起到健脾開胃,強健體魄的保健效果,故此紅薯在民間有“長壽食品”的美譽;紅薯在我國的栽植曆史悠久,早在16世紀末期,紅薯經多種渠道傳入中國,落地生根得以果實以充谷食之半。
當年靠一根藤苗落地生根的紅薯早已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大地上遍地結果,曾在特定的曆史時期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糧,現在我國的紅薯種植面積和總産量穩居世界首位;我國之所以在紅薯種植方面有如此輝煌成就,除了與我國地域寬廣氣候适宜的因素有關之外,還與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紅薯種植過程中開拓創新的技術與積累的豐富經驗有關;比如高壟培植技術,倒插秧技術,提藤翻秧技術等;其中,炕床育苗也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紅薯繁育過程中發明創造的一種紅薯育苗實踐,并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我們今天主要來談談,勞動人民是如何利用四句農諺培育優質薯秧的。
春分節到不能讓,地瓜母子快上炕
農諺“春分節到不能讓,地瓜母子快上炕”是對紅薯育苗時間的要求;從這句農諺給出的信息可知,春分是培育紅薯秧苗的關鍵時節;不能讓,是指培育薯秧的時間不能再推遲了;地瓜母子指的是種薯;快上炕是指進入炕床育苗環節;言外之意,培育薯秧的時間不能遲于春分;因為薯塊培育薯秧是個時間段較長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從薯塊上炕到移苗定植或剪苗扡插大約需要四十多天的時間;如果遇到氣候波動大,或者培育技術欠缺以及培育意外因素的影響,這個育苗過程大約需要延長到50至60天。
而露地紅薯的栽植時間一般在谷雨前後,因民間有“谷雨前後栽地瓜,最遲不要過立夏”的說法;從春分至谷雨正好有45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從春分種薯上炕所得的薯秧正要能在谷雨期間定植,也符合種植紅薯不要過立夏的最遲時間要求;所以說,春分是紅薯育苗的最佳日期;在育苗時,要選取品種一緻,薯型大小均勻,無棱溝,無病斑傷痕,無凍瘡腐爛的中型薯種;最好使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再下種。
薯塊育苗要溫床,牛欄墊底床朝陽
農諺“薯塊育苗要溫床,牛欄墊底床朝陽”是對紅薯育苗的苗床以及營養土的選擇要求;溫床其實就是指的炕床,牛欄墊底是指使用充分腐熟的牛糞作為炕床的營養土,床朝陽是指炕床朝向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培育紅薯秧苗的炕床要選在背風向陽,地勢高亢,土質肥沃,排灌便利,前茬無病蟲害,無重茬薯類作物,管理方便,無安全隐患的地方作為繁育基地。
根據培育種薯數量,挖制一個長方形或四方形炕坑,然後使用充分腐熟的牛糞三份與七份沙土搭配摻勻,配制成墊床的營養基土,墊床營養土厚度約為10厘米;接着再使用一層細沙鋪設在營養土上,之後均勻擺放種薯;種薯排列整齊後,上面覆蓋五厘米厚度的細沙,然後噴水浸潤炕床;随後使用薄膜覆蓋在苗床上,利于保溫保濕,苗床上面再搭制一個拱棚,拱棚使用塑料布密閉外設草氈或毛氈便于控溫。
育苗适施速效肥,蔓莖快長放滿底
農諺“育苗适施速效肥,蔓莖快長放滿底”是對紅薯育苗追肥的要求;從這句農諺給出的信息可以看出,紅薯育苗适宜使用速效肥料;因為紅薯育苗,一開始是消耗種薯的營養物質;而種薯中的營養物質畢竟有限,當種薯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殆盡的時候,必須以追肥的形式補充養分,才能滿足薯秧不斷生長對養分的基本需求,才能獲取莖稈粗壯葉片肥厚濃綠的優質薯秧。
不過,紅薯炕床追肥的數量,肥類,方式以及追肥時機選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苗床墊床使用的牛糞營養土肥力一般,使用牛糞配置營養土僅是利用牛糞有增溫保溫的作用而已,其實牛糞中的營養物質并不豐富,不能持續滿足薯秧生長對養分的不斷需求;所以,在紅薯育苗過程中需要按需補充養分,才能利于培育出優質壯秧。
而且,炕床排列的種薯密度大,出苗多,薯秧生長消耗的營養過多;為了提升苗情苗勢,結合澆水補肥非常有必要;在紅薯育苗過程中,薯秧主要以營養生長為主,這個階段,薯秧對氮素需求量較大,對磷鉀元素也有一定需求;所以,紅薯育苗的補肥以速效氮肥或氮磷鉀混合肥為宜,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葉片噴施提升薯秧長勢;當薯苗采收兩三次之後,也需及時補施速效肥料,以滿足薯秧再生長對養分的營養需求;否則下茬幼苗會因缺乏營養支撐而長得慢,并增加弱苗,僵苗數量。
滿足營養育薯秧,适宜溫濕和光照
農諺“滿足營養育薯秧,适宜溫濕和光照”是指在滿足薯秧營養生長的前提下,還需加強炕床溫度濕度和光照管理;紅薯是一種在15度以上溫度才有發芽生根能力的作物,發芽适溫要求在20至30度之間;低于15度不能發芽,高于35度以上也會抑制種薯發芽和生根;而薯秧适宜在20至30度之間生長,25至28度之間薯秧生長更快;低于15度,高于38度會抑制薯秧生長。
由此可見,紅薯育苗的适宜溫度要求在15至30度之間,溫度控制在20至30度更适宜種薯出苗和薯秧發育;紅薯育苗期,對水分也較為敏感;因為苗床過濕會增加爛種幾率,而苗床過幹,不利于種薯萌芽發根,不利于薯苗提升長勢,且易出現老化苗和弱苗;而床土表層幹燥,壤土濕潤,更利于種薯出苗生根,更利于培育出優質壯苗;據老一輩育苗人指出,紅薯育苗的床土保持在70%至80%的濕度為宜。
而紅薯育苗期,薯秧對光照也會有越來越高的需求趨勢,光照充足也利于平穩長苗和煉苗;據老輩育苗人透露,光照充足的育苗環境,薯秧葉色濃綠,莖稈粗壯,莖的傳輸組織發達,後期産量高;而光照不足培育的薯秧葉色發黃,莖蔓纖細,輸導組織欠發達,産量也較低。
概述
紅薯育苗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對繁育經驗和繁育技術也有較高要求;整個育苗期,要掌握好紅薯育苗的最佳時間;農諺指出,紅薯育苗的最佳時間不遲于春分;紅薯育苗的管理重點為:貫穿營養,高溫催芽,适溫長苗,低溫煉苗,速肥提苗,幹濕有度,輔以光照;隻要掌握紅薯育苗的基本過程和管理重點,你也能繁育出優質高産的薯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