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内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标本。那麼,你知道安徽有哪些特色文化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下吧。
一、戲曲
安徽戲劇表演藝術曆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叠出。地方戲種現存30餘種,影響較大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鳳陽花鼓、墜子戲、花鼓燈等。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主要流傳在安慶市一帶,與京劇、評劇、越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劇種。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燈、花鼓調,先于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一個劇種。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吸收了京劇、漢劇、昆劇、越劇、評劇等衆多姐妹藝術的精華。代表劇目:《天仙配》、《女驸馬》、《牛郎織女》、《小辭店》等。
徽劇:徽劇是一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安慶府的石牌、枞陽、桐城等地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清乾隆年間,“三慶”、“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鹹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是安徽省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清末以來,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它在大别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鼓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曲調清新樸實,優美動聽,很受當地群衆喜愛。代表劇目為《借羅衣》、《打蘆花》、《讨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花園紮槍》。
二、文學
徽文化:徽州文化,是曆史上的徽州(前稱新安郡)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徽州文化内涵豐富,包括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桐城文派:又稱: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慶府桐城縣人(今桐城市、枞陽縣和安慶市宜秀區等部分地區)故名。
桐城派文論體系和古文運動的形成,始于方苞,經劉大櫆、姚鼐而發展成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有1200餘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部著作、數以億字的資料——這些數字就是崛起于200餘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其間創造出來的文化成果。“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是清朝乾隆年間世人對桐城文章的贊譽。
三、美術
安徽曆史上有新安畫派、龍城畫派,版畫流派有蕪湖鐵畫、徽派版畫等。新安畫派畫派先驅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時期主要成員有方式玉、王尊素、吳山濤、王家珍、戴本孝、吳龍、吳田标、雪莊等,新安畫派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龍城畫派清初,在“揚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間,蕭縣湧現出一批“重傳統、重筆墨、重生活”的水墨寫意新人,他們頻頻相聚于龍城(蕭縣的古稱),揮灑于室,活躍于世,整個龍城書畫活動沸沸揚揚。
他們既繼承了祖輩的傳統技法,又沖破傳統的束縛,追逐時代新潮,以強烈的個性闊筆寫意,以潑辣豪放的筆墨寫實,技藝日高一日,一時人才濟濟、高手林立,出現了吳作梓、劉雲巢、張太平、王維翰、吳鳳昭、吳鳳祥(柳庵)、張昌、袁汝霖等有影響的書畫家數十人。他們藝術思想趨于一緻,技法意境趨于相同,融合南疆北國,形成了新的畫風流派,影響較大,活動中心在縣治龍城,被稱為“龍城畫派”。
四、飲食
徽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包括黃山地區的皖南菜、皖中的淮揚菜、和皖北的沿淮菜,皖南菜是徽菜的代表,發端于南宋年間徽州歙縣,徽州因處于氣候交接地帶,雨量較多、氣候适中,物産特别豐富。黃山植物就有1470多種。山珍野味,構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獨到之處。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魚”,“紅燒果子狸”、“腌鮮鳜魚”、“黃山炖鴿”等上千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