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之鮮而肥,
甘而膩,
白似玉,
而黃似金,
已達色、香、味三者之至極,
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 《閑情偶寄》李漁
橘黃色的蟹黃,
白璧似的脂膏,
鲈魚般的蟹肉...
中國人的食事,
憑的是時節的風味與舌尖上的記憶,
如今秋風起,蟹膏黃,
一年一度的螃蟹盛宴,
又開始了。
舊時蘇州、昆山一帶的捕蟹者,在港灣間設置了閘門。閘用竹片編成,夜間挂上燈火,蟹見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閘。此時,隻需在閘上一一捕捉即可,故叫大閘蟹。
大閘蟹是河蟹,但不是所有的河蟹,都能叫大閘蟹。首先品種一定要是中華絨鳌蟹,個頭一定要是三兩以上,才能叫大閘蟹。
俗話說,“一蟹上桌百味淡。”
人們都把大閘蟹比作味中極品,因為它具備了美食所必備的色、香、味、形、質。大閘蟹身上不同的部位,又有不同的滋味。
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黃一味,蟹子又一味。
而蟹肉之中,又分“四味”:
蟹螯肉,絲短纖細,味同幹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更是妙不可言,無法比喻。
“清朝饕餮”李漁将九、十兩月叫做“蟹秋”。
“予于飲食之美…獨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
這位老兄是要蟹不要命的“蟹奴”,據說一頓能吃二三十個螃蟹。這種吃法,甚至給他造成了經濟壓力,一到夏天,他就開始攢錢——這筆錢是專門用來買蟹的,被他稱作“買命錢”。
李漁嗜蟹,而且知味。
蟹怎麼做最好呢?李漁認為,以整蟹清蒸為首選,因為蟹屬于“世間好味,利在孤行”,所有煎炒烹炸加作料,都是畫蛇添足。
蟹味美至極,無數文人饕客窮盡诩贊之語。
《世說新語》說,南北朝文人畢卓有個人生理想:
“得酒滿載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大閘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這說明,至少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閘蟹就成為中國人的盤中餐。到唐朝,唐彥謙也有詩曰: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将水邊貨……漫誇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
雄蟹的腹甲形尖,稱”尖臍“,雌蟹的腹甲形團,稱”團臍“。
有句俗話叫“九雌十雄”,這是說,農曆九月,雌蟹的黃長滿了,到了十月,雄蟹的膏也很肥了,現在正是吃蟹的最佳時期。食蟹每年滋味最好的時節,不過最近這二三個月而已。
觀 |《聽松》姚藝晉
鍊 接
摶 |《寒露》任雪
鍊 接
©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于月印池文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zishachina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