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醫聊超能團##番茄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家長們要注意啦,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又一波病毒來襲,其中呼吸道傳染病“流腮”進入第二個發病高峰期,即今年10月到翌年1月。
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今天由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在全世界廣泛流行,全年可有發病,以冬春季為高峰,呈流行或散發。
今年流行性腮腺炎發患者數較往年有一定數量增加,主要發病人群為15歲以下兒童,其中5~9歲兒童發病率最高。
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是腮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發生場所,廣大老師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采取防控措施。
為啥冬春季節易反複出現流行性腮腺炎
由于氣候寒冷幹燥,室内空氣流通不暢,加上人體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等影響,極易造成這種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侵害我們的身體;
這種傳染病通常潛伏期在一到兩個星期,由于潛伏期内不易發覺,所以傳染的幾率較大;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尤其是兒童對腮腺炎病毒無天然免疫力;
學校裡孩子相互共用物品多,接觸接觸機會多,兒童之間親密的接觸亦可傳染,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
1、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腮腺腫大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
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腮腺位于兩側面頰部耳垂的周圍。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體組織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腦組織、心髒、關節等。
2、傳播途徑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該病的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患者後2~3周發病。
3、症狀
該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整個病程約8~12天。
4、流行性腮腺炎的并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出現并發症可能會很嚴重。因此腮腺炎實質是一種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1.當腮腺炎患兒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症狀時,需要警惕胰腺炎,這種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2.如果孩子出現頭痛、持續發熱、嘔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時,需要警惕病毒性腦炎;
3.當女孩子出現腹痛時,需要警惕卵巢炎;
4.男孩子發熱伴“蛋蛋”腫痛時,需要警惕睾丸炎。如果并發了雙側睾丸炎,有可能導緻成年後的不孕症。
5、注意事項
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腮腺炎,最好在家休息,不要上學或去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若有反複發熱及以上并發症表現,建議及時至醫院就診。如果接觸了腮腺炎患者,需要隔離觀察3周。
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經濟、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我國兒童免疫程序規定,18~24月齡兒童應常規接種一劑次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但接種1劑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薦兒童入小學前再次接種一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1.在流行性腮腺炎高發季節,應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并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2.一旦發現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兒,要進行隔離治療,對患者用過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陽光下暴曬消毒,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居室。
3.流行期間,由于托幼機構及學校是高發場所,請廣大老師家長引起重視,積極采取防控措施。要認真開展晨午檢工作,缺勤學生查明原因,發現新病例要及時報告。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應立即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5.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科學飲食,加強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
(編輯ZS。部分資料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來源: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