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其實是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簡稱,更簡單來說就是以有機化合物制成的發光二極體,在開啟電源時時點亮,因此也被稱為發光顯示器。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铟錫氧化物(ITO),與電源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适當電壓時,正極電洞( )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從而自發光,依其配方的不同産生紅、綠和藍(RGB)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
單個OLED就是一個像素,因此在屏幕畫面上需要數以百萬計的OLED單點填充,但也是這樣的靈活性,當你關閉電視時面闆看起來就像黑色。OLED屏幕很薄,形狀也多變。
而QLED,即量子點顯示技術。它在LED的基礎上,利用量子點來提升關鍵影像品質區域的效能。量子點并非直接發出你眼中所看的顔色,它們散佈在一塊類似LED電視面闆中濾光片作用的膠片上,透過這層薄膜将光線細緻調校到最理想的色溫、亮度與色彩,讓産生的光比LED更幹淨,畫面呈現也得以增強。
QLED與OLED比較
接下來我們将從三個方面看看兩種技術的差異。
亮度在亮度方面,QLED占了上風。
由于OLED是依靠自發光,加上單獨發光粒子調高光度有可能會加速老化,發光體更有可能會會出現延遲的反應。而量子點的輔助使得LED畫面呈現更為明亮,QLED能夠使可用光譜中的所有顔色更亮的同時保有色彩飽和度。
現時OLED的亮度最高隻有1000nits,相比QLED,他們的亮度差可達5000nits。
赢家:QLED
顔色差根據美國電視标準委員會定立的NTSC色域标準,OLED大概能做到100%的NTSC色域,對比QLED能做到110%的NTSC色域。在顔色方面,OLED就稍遜于QLED了。
赢家:QLED
對比度
OLED在對比度方面有極大的優勢。
由于OLED的發光方式是像素自發光,所以在黑色的畫面中像素并不會發光,令OLED能做到真正的純黑。對于一般HDR電視亮度為1000nits,但由于OLED的黑色能做到無限低,所以OLED電視僅需540nits則可達到HDR要求。
但也有電視制造表示QLED更适用于HDR内容,可以更廣地呈現多層次色彩,像是湖光粼粼或金屬反射等更漂亮。
赢家:OLED
反應時間所謂反應時間是指每個二極管從「開」切換為「關」的所需時間,反應時間越快,動态模煳就越少,殘影也越少。OLED以較小的二極管為單一像素工作,相較之下QLED電視需要整個LCD背光面闆照亮像素們,所以在反應時間也比OLED慢。
赢家:OLED
視角在使用QLED時,最佳視角的範圍很狹窄,死角明顯,無論顔色、對比度、影像品質都會逐漸降低,你可以找一部QLED電視左右或上下移動腳步,雖然各機型的嚴重程度不一卻難掩其死角明顯的問題。而OLED在最大84度的偏角觀賞時亮度與影像不太會受到影響。
Samsung曾嘗試在QLED電視上采用新的面闆設計和不同的防反射塗層,盡管縮小兩者間的差距,但還是無法超越OLED在視角方面的優勢。
赢家:OLED
老化燒屏
OLED屏幕有時會出現黑點。其實出現黑點的原因是因為OLED顯示屏幕出現氧化效應,最常見的情況是水氣進入了屏幕,有機材料和金屬電極間介面由于不平整,器件工作時形成了不均勻的電場,導緻某部分的電流過大、短路成為「熱點」,氧化金屬電極失效,從而形成黑斑或黑點。
OLED還非常容易出現所謂燒屏的烙印情況,出現烙印的原因是因為OLED是使用單獨發光的設計,每次使用手機時,每一顆燈泡的使用時間和亮度都不同,所以随着使用時間越來越長,不同區域的燈泡的老化的程度都不一樣。部分長亮起的燈泡會比起其他區塊率先衰退、亮度變低,導緻屏幕上出現殘影。
赢家:QLED
成本大面積㿝OLED面闆的成本比LCD高,主要原因是要顧及三原色紅、綠、藍的老化情況不一,所以OLED的成本均高于QLED。
赢家:QLED
耗電率OLED比起QLED來說更輕、更薄且因為無需背光來顯像,所以所耗用的電能也更少,這一項赢得輕松。
赢家:OLED
結語:
總體來說,兩者相比之下,OLED在影像品質方面更為突出,且更輕、更薄也更省電,提供使用者更充分的觀賞視角,但價格仍稍高。QLED在亮度部分擁有其獨特優勢,加上近年業者技術上的進步,不管是黑色顯像或觀賞角度上也有所改善,在白天觀看時QLED将能帶來更好的觀賞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