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神奇的街道,其中藏了好多家神店,能在這兒立足的,都不是善茬兒,哪怕門臉再小,也不能小看。
這家店就是其中之一。
小店面積不大,3米多長的食品櫃裡,翻來覆去隻放着那麼幾樣東西:
鵝掌、鵝翅、鵝胗、鵝頭,以及……一整隻大鵝!鵝之外,就隻剩下三樣:風幹鴨脖、熏鹌鹑和幹豆卷。
雖然東北人愛吃鵝,可在沈陽的地界裡,賣雞貨、鴨貨的不少,可專門做鵝貨的還真沒誰。
大部分鵝都是被鐵鍋給炖了,這麼單拎出一隻來solo出道還真挺讓人忐忑的。
畢竟不少人沒吃過,不了解它,怕肥、怕硬、怕腥、怕吃不慣……
别戴着有色眼鏡看鵝!也别因為鵝不是烤的而是熏的,醉味不是加酒而是讓人陶醉,就認定它“名不副實”。
嘗嘗勝于雄辯,我相信一切誤會都将在你吃到大鵝的瞬間化解——
一整隻鵝
大鵝隻要120天左右的溜達鵝,做法是先用老湯煮,再用大鍋進行糖熏。一整隻鵝下來得4-5個小時,每一隻出爐的鵝都擁有油光锃亮的焦糖色。
老闆是吉林人,做法是黑龍江學來的,當地人管這就叫烤鵝,可它真不是那種肥乎乎直冒油的烤鴨同款!
分好的鵝肉每一塊都是肉連帶着皮,皮油汪汪的特别有彈性,肉都是紅紅的紋理分明,不見一塊肥肉。
連皮帶肉吃一口,皮兒厚實彈牙,鵝肉有嚼頭又不硬,口感像牛肉。入味優秀,不會像普通烤雞那樣,皮兒都齁了,肉還沒味兒。
大鵝半隻起賣,因為手撕着吃才香,所以老闆會為顧客現場拆鵝、撕好再打包。
沒吃過整鵝,想小試一下的,可以分别嘗嘗鵝的不同部位。它們都是煮鵝同款老湯煮出來的,味道隻比整隻鵝差一點糖熏的香。不過已經很迷人了——
鵝胗
今天這一天,我們都沒辦法從别人口中區分“鵝真好吃和鵝胗好吃”。不過也真不用分得這麼清,因為你咋理解都是事實!
又大又厚實的鵝胗,沿着紋理掰開的瞬間,裡面的絲絲肉質漸漸從繃緊、到斷開。
那誘人的瞬間,眼睛和手指同時在替嘴巴品嘗。不過一切好評都在它入口的瞬間塵埃落定——Q彈香嫩,吃着既有嚼勁又不費力。
鵝翅
這粗壯的鵝翅,這緊實的肉質,這徒手可能掰不開,這鵝真的不會飛嗎?
鵝翅相當有層次,先是香香的肉皮,再是緊實可口的鵝肉,每一口都能吃出好幾個節奏。
鵝爪
比鴨掌大上好幾圈,手心裡是厚厚實實的肉,蹼完全被抻開像個小扇子,這過瘾的姿态必須放肆地啃!
就是論食量,能啃幾個真不好說。
鵝頭
奔喽大、脖子長,這兩大特征是辨别鵝是不是真鵝的标志。例子在這裡,它就是标準的真鵝頭!
掰開它的上下嘴,露出了同樣肉乎乎的大鵝舌。手指輕輕撥弄,能感受到它肉肉彈彈的質感不?這一口吃了可得老爽了。
風幹鴨脖
這位筆直、幹巴拉掐的東西是店内唯一一個不屬于鵝的零部件。它來自于鴨。
每一根鴨脖都有15厘米左右的長度。輕輕掰一下,一側折斷,另一側還連着脖肉,順着肉質方向一撕,就會掉下一條鴨肉。細細咀嚼,既有鴨肉的鹹香,又有牛肉幹的口感。
哏究究的賊有味兒,下酒的人估計會愛死這一口。
熏鹌鹑
小小的一隻,大大的野心,别指望它有多少肉,但每一絲肉都值得細品。
風味幹豆卷
至于這幹豆腐,太适合手頭緊又嘴饞的人,能就頓小酒了。
吃遍了小店裡的鵝貨,我決定把它收藏了。等到周末、放假、出遊、或者有酒局兒的時候就整一隻大鵝,指定夠我這幫狐朋狗友野一天的。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媽都被這隻大鵝饞到了,讓我趕緊整一隻,趕緊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