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昀,字曉岚。很多人對于紀曉岚的了解,都是來源于前幾年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岚》,劇中紀曉岚風趣幽默,能言善辯,嫉惡如仇。還經常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那真實的紀曉岚到底什麼樣呢?他和和珅相比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鐵齒銅牙紀曉岚劇照
紀曉岚出生于1724年,家庭也是世代書香,這就讓他從童年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年寒窗,從初試童子試到鄉試、會試,直至31歲時考中進士,而後進入翰林院被授予庶吉士,從此開始了他的宦海之途。在這裡要講一下,在當時隻有進入過翰林院的官員,死後才可以有“谥号”的。包括劉墉也在翰林院做過編修。紀曉岚做官後其實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編纂《四庫全書》,二是經常性的主持全國科舉考試。當時就有這樣的說法,說今年科舉主考官是紀曉岚,那正常!要說今年不是他擔任主考,那就有問題了。所以說當時他門生遍天下,以至于後世紀曉岚的故事流傳下來的特别多。在當時乾隆朝沒有人敢說比紀曉岚的門生還多,也算是當時的文壇泰鬥了。像後來乾隆想編纂《四庫全書》,本身這項工程是相當浩大的,想了很多人,但論資曆和能力最後還是覺得紀曉岚最為合适,所以在士林裡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再有就是他經常擔任地方學政,學政全稱“提督學政”官職正三品."提督學政"獨立于當地其他行政機構,與一省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同為地方主官,但不同的是“提督學政”這個官職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充當一省學政,雖然在地方權力沒有巡撫、布政使的大,但是地位是相當高的。學政到現在相當于一個省的教育廳廳長了。但現在的教育部長主要是負教育的,清朝時期學政除了負責教育外,還負責民風教化,還有考中秀才舉人的那些學子。後來也做過一段時間的兵部侍郎,從二品。兵部侍郎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二把手,一把手是兵部尚書。後又升為都察院左都禦史,都察院相當于現在的檢察院和紀委了。都察院與大理寺和刑部合稱三法司,三司中都察院左都禦史官職最高,為從一品。都察院主要負責是監察彈劾百官,也負責重大案件的審理與複核。能擔任左都禦史,也說明紀曉岚也是很受乾隆皇帝信任的。至于後來領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那都是嘉慶年間的事了。應該說終乾隆朝,紀曉岚最大的官職就是左都禦史了。但是除官職外,也不應忽略他在士林中的威望及地位,這也是和珅很尊敬他的一個原因!那紀曉岚所擔任的官職和他當時的社會地位和和珅有多大差距呢?
鐵齒銅牙紀曉岚劇照
和珅從一個侍衛到後來位極人臣,他所擔任的官職之多、升遷速度之快、權力之大、清朝罕有!他主要擔任的官職有,領侍衛大臣,九門提督,軍機大臣,内務府總管,理藩院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四庫全書總裁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像領侍衛大臣、九門提督、内務府總管這些官職基本是不會給漢人官員做的。很多人十年寒窗最後能做到六部其中之一的堂官就已經非常不易了。先說下“九門提督”,“九門提督”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從一品,相當于現在北京衛戍區司令。是當時京畿防衛最重要的一個部門,不但負責九門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緝捕、斷獄等。因為京城内這個機構的兵力最多,所以不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是不會讓其擔任的。“領侍衛大臣”,正一品,相當于現在中央警備局局長。真正的屬于皇帝的禁衛軍了,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從皇親國戚及寵臣中任命,因為這個官職直接關系到統治者的人身安全。其他職位暫且不說,單是這兩個職位就能體現和珅是多麼受乾隆皇帝的信任。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他是滿人,在當時漢族官員和滿族官員還是有差距的,滿族官員可以有爵位的,像和珅被封為一等忠襄公,隻在這點上紀曉岚就和和珅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和珅還是皇親國戚(乾隆的女兒下嫁給了其子豐紳殷德),從這裡又多了一層兒女親家的關系。由此也看出和珅是個很有能力的一個人,兼任如此之多的職位,還要讓各個部門正常運轉,不是一個平常人所能勝任的。而且和珅也擔任了《四庫全書》的總裁,是紀曉岚的頂頭上司,像在電視劇裡的很多情景是不可能出現的。真正能和和珅一較高下的也有,像阿桂,福康安、王傑等。劉墉也是可以的,雖然劉墉也是漢人,但劉墉家族世代為官,他的父親就做到了内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房總師傅等要職。劉墉雖然比不上他父親,但是也要比紀曉岚高一個層次的。所以說紀曉岚就是一個文人,無論從哪個方面和和珅比,紀曉岚都是望其項背的。唯一能勝過和珅的,可能就是在士林裡的威望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