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語故事的由來

成語故事的由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3 02:40:27

以火救火

【發音】 yǐ huǒ jiù huǒ

【解釋】 用火來救火災。比喻危險或惡行不僅不能夠制止,反而助長其勢。

【出處】《莊子·人間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人如果不幸中毒,要想辦法去毒才能獲救。有一種反向思維,不是去舊毒,而是用新毒化解舊毒,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以毒攻毒。以毒攻毒是可以期待一個好結果的。但是,如果哪裡失火,就得滅火,卻不能試着以火救火,以火救火絕對沒有好結果。

以火救火這則成語源于莊子的《莊子·人間世》。

《人間世》屬于“内篇”,以義名篇,所謂“人間世”即指人間的社會,主要是莊子關于人與人的關系的處世哲學。

成語故事的由來(成語故事裡的火文化)1

孔子字仲尼,顔回是孔子的學生。文章用孔子與顔回的對話開篇,以火救火裡面孔子用來形容顔回不當之舉的比喻。不過,文章記載的孔子師生對話,其實是作者假托他們之口來說理。原文摘錄如下:

顔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将之衛。”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chōu]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且德厚信矼[kòng],未達人氣,名聞不争,未達人心。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zāi]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

“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诏,王公必将乘人而鬥其捷。而目将熒之,而色将平之,口将營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成語故事的由來(成語故事裡的火文化)2

這段對話從顔回辭行說起。

一天,顔回拜見孔子,請求老師同意他出遠門。孔子問顔回:“要去哪裡?”顔回說:“打算去衛國”。衛國曾經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如今顔回想去,孔子就又問:“去衛國幹什麼呢?”顔回便細細說起自己去衛國的緣由。原來,他聽說衛國的國君年輕氣盛,辦事專斷,理政草率卻不知反省自察,随意役使百姓,許多人因此喪命,導緻死人到處都是,數不勝數,就像大澤中的草芥一樣,使百姓沒有能夠安身立命之所。而孔子曾教導他,仁人志士不能待在治理有方的國家,應該去有麻煩的國家,就好像醫生要多救病人一樣。他謹記孔子教誨,所以願意前往衛國,思考治國之策,幫助衛國走上正道。

孔子聽完顔回的回答,不以為然地冷笑一聲,訓斥了他一番。他說,“顔回啊,你恐怕一去衛國就會被殺!你要知道,推行大的道義是不宜摻加雜事的,雜亂了就會事緒繁多,事緒繁多就會心生擾亂,心生擾亂就會産生憂患,憂患多了也就自身難保,更何況拯救國家。古時候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總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你自己的道德修養方面還沒有什麼建樹,哪有閑工夫到暴君那裡去推行大道?”

孔子一口氣說了一堆道理,批評了顔回的輕重不分和不自量力後,他繼續借題發揮,說起了名聲和智慧的害處來。他說,道德敗壞往往是為了追求名聲,而展現智慧則為了争辯是非。其實,名聲是互相傾軋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鬥的工具。二者都像兇器,不宜提倡和推行于世。也許在孔子看來,顔回想去衛國獻策,是自以為是,是相悖于大道的。

接着,孔子分析了顔回去衛國後的後果。他說,一個人就算德行純厚誠實笃守,也未必能和需要溝通的對象聲氣相通,一個人就算不争名聲,也未必能得到廣泛的理解。如果硬向暴君解說仁義和規範的道理,好比用别人的醜行來顯示自己的美德,這不是害人嗎?害人也會被人害。他告誡顔回,要是去衛國這麼做,怕是不會有好下場。為了讓顔回明白其中玄機,孔子又假設衛國國君喜好賢能,那麼他身邊肯定有不少足智多謀之人,也就用不着顔回去幫忙。再說,顔回就算到了衛國,也是不能向衛國國君進言的,否則一定會引起争辯。而一旦争辯,顔回就得裝作面色平和,表述便難以從容,曲眉折腰的同時,内心就會逐漸認同衛國國君的作為。結果呢,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事與願違,錯上加錯。而有了依順的開始,以後便會沒完沒了,假如沒能取信便進言,一定會死于其手。

顔回原本想發揮才智,卻被孔子奚落,他自以為的“義舉”,孔子則認為很可能會變成“以火救火”。這其中異于常人的判斷和環環相扣的論理,實際上表達的是莊子對世事人情的看法,是他闡述自己觀點的載體。

成語故事的由來(成語故事裡的火文化)3

莊子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約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周赧王二九年),與孟子同時而略晚。莊子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其思想主流歸于老子一派,與孔孟儒家見解相左,是道家學派的又一巨匠。他闡述老、列,崇尚自然,外生死,并天地,主張清靜無為,逍遙出世,大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境,所以後來竟被尊為道教的南華真人。

莊子出世的主張,正是來自于對世俗社會和人生的“透察”。他有一套完整的社會思想,有他充滿道家色彩的治理觀。他推崇老子的“無為而治”,隻是其觀點比老子更徹底,表達得更為灑脫。其主張盡在《莊子》一書。該書十餘萬言,因莊子而得名,但它并非全是莊子本人的著作。唐經學家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序錄》中載:“莊子宏才命世,辭趣華深,正言若反,故莫能暢其弘緻。”今本《莊子》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許多都屬寓言之類,文筆揮灑,汪洋恣肆,具有非凡的文學魅力。許多千古不朽的寓言和成語,如“坐井觀天”、“東施效颦”、“庖丁解牛”、“莊生夢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一百多條成語,都是源于莊子筆下。《莊子》是諸子作品中最富浪漫氣息的一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