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談西方未來?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疫情加劇了全球分化趨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擡頭,全球化健康均衡發展面臨不少阻力當前國際上以意識形态劃分陣營的現象加劇,烏克蘭等地緣政治熱點問題急劇升溫,國際關系特别是大國關系中的緊張因素增加如何才能減少國際上的分化對立,加強合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鄭永年談西方未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疫情加劇了全球分化趨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擡頭,全球化健康均衡發展面臨不少阻力。當前國際上以意識形态劃分陣營的現象加劇,烏克蘭等地緣政治熱點問題急劇升溫,國際關系特别是大國關系中的緊張因素增加。如何才能減少國際上的分化對立,加強合作?
在近日舉行的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彌合全球大分化”分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全球化會受影響,但是全球化不會消失,反全球化發展不符合人性,各國應該比拼誰更開放。
鄭永年認為,從20世紀80年代到全球金融危機之間的超級全球化已經不複存在,但是有限全球化還會依然保持。“過去近40年的超級全球化之所以存在,受益于全球各國經濟上互相依賴,和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組織比較有效地運作,能制約調節大國的行為。”鄭永年表示。
但鄭永年對全球化趨勢并不悲觀。“究竟是誰在搞逆全球化?是政治力量。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實際上是技術、資本在背後推動,但現階段技術資本和政治力量背道而馳,無論美國内部、歐洲内部還是其他國家内部,這兩種勢力的鬥争和較量依然存在。”鄭永年表示,對于全球化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經濟發展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
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是符合人性的,而反全球化發展是違反人性的。“當前全球化遇到困難,導緻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受影響,但大家對現狀的不滿是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巨大動力。”鄭永年表示,全球化創造了巨量财富,能不能有效控制民粹主義、能不能繼續推進全球化,是當前解決問題的關鍵。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未來的秩序是由技術和創新決定的,所以我們要從冷戰思維走出來看全球化。”鄭永年認為,彌合全球大分化是因為脫鈎造成的,當前,各國應該比拼誰更開放,最後的赢家就是那個最開放的國家。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張亮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