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力帆發布國内首款跨界踏闆摩托車——KPV150。力帆KPV150兩年前就被“預熱”,可終于來了!跨界踏闆摩托就是在實用通勤的基礎上附加一定的ADV(探險)屬性,這在業内一點也不稀奇,至于所附加的ADV屬性有多強那就看各家廠商的本事了。相信摩托車愛好者一定會想到一個品牌 兩款車型,沒錯就是HONDA的 X-ADV750和X-ADV150,X-ADV的出現可以說将跨界踏闆摩托的界定拉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不過還有一款踏闆車不容忽視,至少它的出現賦予踏闆摩托車“跨界”這一定義-山葉BWS 125(俗稱鴨子或鐵男)。所以小排量跨界踏闆的領頭羊分别就是山葉BWS 125和本田X-ADV150,可惜這兩款車在國内并沒有合法銷售。多年來國内摩托車用戶十分渴望有一款跨界小排量踏闆摩托車能進入我們的購車行列。
國内首款跨界力帆KPV150來了,終于來了!我們國内用戶也能騎着踏闆去野野了,好菜不怕晚。在測試力帆KPV150前,大培子有一個真實想法:KPV150真的能“野”起來嗎?還是一個打着ADV的幌子,套個新外殼,裝個老發動機的“雀頭貨”?本人可是擁有過山葉BWS并測試過本田X-ADV150的編輯,多年的從業經曆讓我對國内很多所謂的“新産品”并不抱有信心。希望這款差異化産品差異的不僅僅是外表。
一.外形設計
KPV150的外形設計風格硬朗、層次分明,前半部分很對“跨界”的口味,整車符合跨界踏闆國際流行趨勢。車頭的獨眼大燈使得KPV150個性十足,整體感覺很敦實。隻是很多細節的銜接部分設計得不是特别和諧,沒有完全逃出“國風”的套路。有個外觀點值得商榷:儀表周邊的很多塑料裝飾件被設計成仿碳纖維花紋,有些過度設計的嫌疑。但必須要說的是,個人以為縱觀力帆以往的産品,其外觀設計可以說并不算強項,而且就部分車型而言外觀還屬于拉分項,力帆KPV150的總體外形雖然談不上有多麼亮眼,但也找不出特别大的瑕疵,而且較以往産品而言,KPV150的外觀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突破。力帆KPV150是用心的!
二.動力單元
要說動力本不應該為力帆擔心,畢竟力帆是一個老牌摩托車廠,其自主研發各個體系的發動機還是有口皆碑的。但跨界踏闆對于力帆來講畢竟是個新物種,KPV150所搭載的發動機性能究竟怎麼樣?對于ADV這一新使用屬性的調校是否到位?這些問題估計是每一位關心KPV150的用戶都最想知道的。
力帆KPV150搭載力帆自主研發的NBD發動機為一款150mL單缸水冷發動機,匹配電噴系統,并配置脈沖點火以及怠速啟停功能,符合國四排放标準。最大功率10.2kW(8500r/min),最大扭矩13N·m/5000(r/min),單從紙面上看KPV150的動力已經達到或超過同級别車款。
KPV150動力表現的優勢區在0-60公裡/小時,低轉速區加速暢快、反應靈敏、加速毫不拖沓,KPV150有近乎于200mL踏闆的頭段加速。超過60-70公裡/小時加速感減緩,表顯極速為108公裡/小時, GPS為102公裡/小時。KPV150在ADV屬性下(強調頭段動力輸出)依然能做到這樣的極速表現也實屬不易。KPV150的動力調校簡直是太契合城市通勤和摩旅(輕度非鋪裝路況)的使用場景了。說實話,就小排量跨界踏闆而言KPV150的動力調校絕對優于其競品車款山葉BWS125甚至是本田X-ADV 150(以上是個人主觀觀點)。力帆KPV150是用心的!
三.懸挂、行走系
既然KPV150是跨界踏闆彰顯ADV屬性那麼配置非常規的懸挂行走系就是必然的。KPV150采用大直徑倒置式前避震器,多段預載可調的側置式單後避震器,搭配前後14寸寬體多用途騰森輪胎(前100/80-14,後120/70-14)。因此,KPV150擁有較高的離地間隙和較好的通過性能。但由于車身架構以及傳動體系和常規踏闆摩托車未做本質性革新,所以導緻KPV150的最大離地間隙還是與跨騎摩托差距較大,這也多少限制了其ADV屬性的發揮。但力帆KPV150還是能從容應對常規摩旅路況和輕非鋪裝路況(本文後段詳述)。離地間隙稍顯不足其實并不是KPV150行走系統的缺點,因為我相信沒有人真的拿它去沙漠、戈壁當個越野摩托來霍霍。目前KPV150的減震風格更适合于運動(鋪裝路面跑山)和代步。優點也較為明顯,KPV150軸距相對較短操控靈活,對于車輛舵角和傾角有非常好的操控指向性。力帆KPV150是用心的!
四.制動
力帆KPV150采用大直徑前制動盤配合單向雙活塞制動卡鉗,後制動也采用了盤式制動,高配版搭載雙通道ABS制動系統。KPV150的制動測試成績并不算優秀,60公裡/小時刹停為19米(2.3秒),40公裡/小時刹停為7.8米(1.5秒),制動時ABS介入較晚且反饋明顯。後制動的制動體驗欠佳,手感偏硬。力帆KPV150應該用點心!
五.配置以及駕駛體驗
全車燈具均為LED形式,前主燈、後位制動燈造型新穎其左右轉向燈則采用流光形式。
前右側儲物箱内設USB、12V電源插座點煙器接口滿足用戶多種需求。但是如果用戶需要給手機導航等外部設備取電時,因為前儲物箱蓋并沒有預留線體導出位置,所以前儲物箱蓋将無法閉合。前部兩側的儲物箱蓋的鎖死形式需要改進,問題表現:非鋪裝路面激烈駕駛時偶有打開的情況。
負顯式液晶儀表信息量足,常規踏闆摩托不經常顯示的轉速顯示均有搭載。缺點則是在部分反光場景下儀表辨識度一般,問題來自儀表形式、儀表表層材料和信息字體略小三個因素。
風擋手動調節,但需要兩側的旋鈕同時擰松,才能上下移動風擋。風擋高度對身材較高的駕駛者不太友好需要後期改裝加高。
目前同級别最大中置油箱,前置加油口其容積達到了11L。猜測350公裡左右續航應該是能保證的,基本可以告别傳統踏闆用戶總需要關注燃油表狀态這一常态化駕駛習慣了。在這方面KPV150的槽點也很明顯,采用下置油箱其加油口位于前部,但開啟油箱的開關卻位于座桶内,而且采用了非常規的簡易拉索開啟形式,原本的“便利”反而成了“麻煩”。
噪音控制有不錯的表現,不煩不燥的排氣聲浪也設計得很讨喜,整車振動抑制對于力帆踏闆摩托車而言也要相當大的提升。不足之處則是怠速狀态下的振動較為明顯,處于可接受範疇,動态行走後振動明顯減小很多。
脈沖點火啟動的加持讓KPV150基本做到靜音啟動,和擾人的馬達啟動聲說再見。
KPV150搭載怠速啟停給用戶帶來更加方便、實用的駕駛感受也增加了産品附加值。隻是怠速啟停的開關是沿用傳統跨騎車緊急電源開關按鍵,略顯草率。
由于電瓶和後減震位置導緻KPV150座桶儲物空間小,隻能收納半盔。座桶坐墊開合采用緩沖的兩段設計很實用、便利,座桶内配置照明燈。
力帆KPV150應當再用心些!
六、ADV屬性
由于KPV150的150mL級别的動力和架構所限,讓KPV150真的去越野、去ADV(探險)是不現實的,但是力帆KPV150在這方面的表現大大超出了大培子的預料。我們在草地、土地和非常坑窪的土路上對力帆KPV150進行了将近4小時的測試,KPV150讓我和其他兩位同事玩嗨了!即便減震屬于運動調校,力帆KPV150在輕非鋪裝路況的整體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其動力、操控、駕馭感完全超越山葉BWS,就算和本田X-ADV150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原本我最擔心力帆KPV150是輛打着跨界旗号的換殼車,最終我被KPV150的優異表現打了臉。力帆KPV150很有可能成為國内小排量踏闆摩旅神車。
力帆KPV150作為國内市售首款跨界踏闆摩托,從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力帆摩托車的長足進步,雖然KPV150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不可否定的是KPV150确實無愧于其跨界之名且擁有極高的實用度和玩樂性,部分性能甚至優于進口品牌同級别競品車款!
KPV150一款用心之作!它跨的界不僅僅是界還是一種堅持自主研發勇于創新的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