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号周刊#今天分享的是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文中的這位差不多先生常說:“凡是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小時候,他媽媽讓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他媽罵他,他搖搖頭說:“紅糖白糖不都差不多嗎?”
在學堂,先生問直隸省西邊是哪一個省?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他去雜貨鋪做夥計,他會寫也會算,隻是總不精細,十和千總是寫錯,掌櫃的生氣罵他,他隻是笑嘻嘻賠禮道:“千字比十字隻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次他為一件要緊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望着開走的火車搖搖頭道:“隻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八點三十開和八點三十二開不是差不多嗎?”心裡總不明白火車為何不肯等他兩分鐘。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一時尋不到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的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于是說:“汪大夫和王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于是牛醫王大夫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沒一會功夫,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話,方才絕氣了。
他死後,大家還稱贊差不多先生看得破,想得通,不計較,是位豁達“有德行”的人。死後送法号“圓通大師”。
看完這個故事,我隻想說人們對“有德行”是不是有什麼誤解?這種生活做事如此不嚴謹之人,何來德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抱有這種差不多的心态去生活,那你明明可以做的更好的事情,卻用“差不多”這個借口讓自己妥協了。那你一輩子也隻能在得過且過中度過。
豁達和差不多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豁達是指心胸開闊,性格開朗,能容人容事。豁達是一種大度和寬容,是一種品格和美德,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灑脫的态度,也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而差不多則多是敷衍、将就、湊合和妥協的代名詞。
我們要做一個精益求精的人,而不是以“差不多”的态度來敷衍生活。隻有我們不再滿足于“差不多”時,生活才會厚愛于你。不過“差不多”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