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開悟的真正原則

開悟的真正原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21:20:02

關于“開悟”,我個人更傾向于是生命完成某一階段的跨越。

開悟的真正原則(開悟的兩個層次)1

也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成長,即成長本身就是一種頓悟或者開悟。

但是,開悟本身并不是究竟,而是人生當中的諸多跨越的節點,一旦通過這些節點,就意味着走到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換句話說,開悟本身并不是什麼神秘之事,更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修行境界,而是人生走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經曆的過程。

所以,關于“開悟”的本質,其實很多人都是充滿誤解。

有些人甚至認為,“開悟”之後就是一通到底,不但可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而且也能夠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開悟的真正原則(開悟的兩個層次)2

當然,這些不過是人們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罷了,并不是“開悟”本身所能達到的境界。

進一步地說,所謂“開悟”,其本質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悟理,二是除事,即人們常說“理可頓悟,事須漸除”。

意思是說,于理上,人是有可能頓悟的,但是,頓悟之後,并不是沒有任何疑惑了,更不是“得道”,而是對于過去的一切有了新的認識。當然,也隻是認識而已,并沒有實際的體驗或者實證過。

因此,開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進一步說,開悟隻是明“理”而已。

開悟的真正原則(開悟的兩個層次)3

換句話說,明“理”并不足以斷滅一切煩惱,更不是實證菩提,所以,對于修行者來說,不但要明“理”,而且還要除“事”,所謂“事”,在這裡指的實證明“理”的内容,這就是“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诠釋的道理。

如在《壇經》中,六祖慧能雖然偶聞《金剛經》而悟道,但是,他仍需到黃梅山求法,後來又遁隐十五年,才東出山門講法,而這一過程,其實就是以上所說的兩部分,即:

一、偶聞《金剛經》悟道,是頓悟法理。

二、黃梅山求法,遁隐十五年,是為了“除事”。

開悟的真正原則(開悟的兩個層次)4

又如明代王陽明的“龍場悟道”,亦是如此,也就是說,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其實隻是頓悟法理,而後來開書院,成就事功才是“除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明心見性也隻是理悟,而不是真正的徹悟,即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從另外方面講,《壇經》之中,有許多弟子在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下“言下大悟”,也不過是“理悟”而已,并不是徹底地開悟,更何況據佛教經典的說法,任何人真正要覺悟成佛,仍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開悟的真正原則(開悟的兩個層次)5

由此可見,開悟的本質,确實需要做到“理可頓悟,事須漸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或打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王陽明全集》《孟子》《易辭》《道德經》《祖堂集》《金剛經》《心經》《華嚴經》《紅樓夢》《易辭》《莊子》《壇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