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事情多嗎?來源:海外網核心閱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村裡事情多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海外網
核心閱讀
遼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層,“村民評理說事點”覆蓋全部行政村,成為暢通和規範群衆表達訴求、協調利益、保障權益的平台,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院子的角落裡,還保留着一口壓水井,寒冬時節,一碰把手,冰涼。
轉身進屋,擰開手盆前的水龍頭,看着流淌的自來水,蔣傳發不禁感慨:“真方便!”
如果不是“村民評理說事點”幫忙解決問題,家裡就用不上自來水了,蔣傳發笑道,說不定,現在還去村裡鬧呢。
“村民評理說事點”建設,是遼甯省政府2020年10件民生實事之一,為鄉村群衆搭建起說事、調事、議事的平台。目前,遼甯全省共建立“村民評理說事點”11763個,已覆蓋全部行政村,讓蔣傳發受益的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村民評理說事點”,正是一個縮影。
開門說事,反映訴求
“全村上下水改造,為啥沒我們三家的份兒?這事兒得幫我們反映啊!”去年4月,馬市村“村民評理說事點”建成不久,三戶村民就找上門來。
馬市村是個邊境村,用水一度是難題,村民們以前靠壓水井打水,屋裡沒有衛生間,生活很不方便。2019年,政府啟動馬市村上下水改造工程,讓村民們家裡能接上自來水,用上衛生間。但是,一組的這三戶人家由于地理位置偏、人員少、施工成本高,沒被納入改造範圍。
一條村路之隔,兩樣用水待遇。眼瞅着那邊就要供上水,這邊還不見動靜,三戶人家坐不住了,找到村民組長讨說法。作為評理說事點信息員,村民組長立即帶着他們來到“村民評理說事點”反映情況。
見到說事點負責人、村黨總支書記宮潤利,三戶村民提出訴求:“上下水改造也得帶上我們。錯過這次,可能就用不上自來水了。”聽着這話,宮潤利心裡也不是滋味,當即表态:“你們放心,一戶也不能落下!”
這件事光靠村裡确實解決不了,宮潤利便将情況反映到鎮裡,與鎮領導去區城建、水利等部門進行協調,他原原本本轉述村民們的話,反映的問題很快就引起重視,區裡決定再拿出資金,延長上下水管網,接通這三戶。
蔣傳發記得很清楚:“去年6月動工的,管子下完、地面埋上,從動工到給水,不到倆月,效率很高!”
“說事點有工作台賬,村民反映的問題必須答複。”宮潤利說,“現在,越來越多村民相信評理說事點,有問題都願意來這兒反映了!”
評理調事,化解矛盾
站在高處,眺望全村,連片的蔬菜大棚在陽光映照下格外顯眼,讓冬日裡的村莊有了一絲暖意。
馬市村有村民864戶,蔬菜大棚就接近800棚,是丹東市的一大蔬菜基地,馬市村“村民評理說事點”設立後,化解最多的就是大棚遮光糾紛。
去年深秋,七組村民劉慶林為盡早生産,想把自家的冷棚改造成溫室大棚,搭架子、加棉被,大棚又“長高”幾米,旁邊徐寶德家幾壟地,則被擋下一大半的陽光,這可氣壞了65歲的老徐。
“他沒提前打招呼,我看見他搭架子才知道,心裡很不痛快!”徐寶德說。
“影響不大,就沒說。”劉慶林解釋着。
“影響不大?以前冷棚是透光的,現在把光全擋住了,開春化地都費勁!”老徐嚷道。
劉慶林想繼續加高大棚,老徐不讓,兩人越說越激動,眼看要大打出手,評理說事員李延有、馬市邊境派出所民警姜曉飛聞訊趕到,才把現場控制住。
李延有是馬市村“村民評理說事點”兩位評理說事員之一,今年67歲的他當過兵,也當過村治保主任,通情達理,村民們很信服。老李把兩人請到說事點,還請來了鎮司法所所長逄顯偉、派出所民警姜曉飛和幾位老鄰居,心平氣和地調解起來。
直接補償損失,劉慶林吃虧;任由大棚遮光,徐寶德不幹。最好的方案是劉慶林把被擋的這幾壟地租下來,但一年租金多少?徐寶德要1000元,劉慶林隻願給一半。
“1畝地租金一般是600元,這一共8分地,就是480元。”大夥兒一邊算經濟賬,一邊打人情牌,勸徐寶德“都是老鄰居了,為這點事兒添堵,不值當”,又勸劉慶林“你徐二叔說的也是氣話,是你之前沒考慮人家,現在早解決也早動工”……
終于,兩人各退一步,劉慶林以600元的年租金租下這塊地,大棚改造也順利完成,“多虧大夥兒幫忙調解,等開春就種這塊地,大棚裡種的藍莓4、5月份就能下來啦!”
“以前是單靠村裡自己調解糾紛。”李延有說,“現在,有法律顧問、司法所、派出所介入,遇到專業問題,街道業務部門也參與,調解能力強了許多。”
丹東市公安派出所與鄉鎮司法所聯動,共同參與“村民評理說事點”調解,民警姜曉飛深有感觸:“有了評理說事點,大部分矛盾糾紛都能在前端化解,對維護社會治安、促進鄉村和諧大有幫助!”
便民議事,保障權益
“夏天是臭水溝,冬天變‘滑冰場’!”在馬市村六組的村路邊,村民劉寶指着一道排水溝,說起它從前的模樣。
這條排水溝曾經嚴重堵塞,無法排水,劉寶深受其苦:“一到雨季污水橫流,水深40多厘米,嚴重時能淹200畝地,附近幾十家都受過災。”
“也不知道哪個部門管。”去年5月,劉寶和鄰居們來到馬市村“村民評理說事點”反映情況。
宮潤利和兩名評理說事員到現場查看後,發現排水溝已年久失修,這是村裡自己的事兒,便現場給出答複:修!
經村兩委讨論決定:拿出村集體收入8萬元自己修。施工10多天,排水溝修好後,村裡還争取到農村道路項目,對這段路重新進行了硬化。曾經排水溝下遊的淺土坑,如今修成蓄水池,這段村路周邊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去年夏天的雨水比前年還大,但都靠這條溝排出去了,我們的地一點兒沒受淹。”劉寶說,“以後呀,有事兒就去評理說事點!”
逄顯偉介紹,“村民評理說事點”就是為了更好服務基層治理,搭建一個老百姓“讨說法”的平台,調解員、記錄本、公示闆、圖書角、标識牌、服務卡、手機微信群,一應俱全。在遼甯,這些都是“村民評理說事點”的标配。
2020年,遼甯全省“村民評理說事點”共收集信息線索14.8萬餘條,解答法律咨詢13.6萬餘人次,開展宣傳教育7萬餘次,化解矛盾糾紛12.3萬餘件,全省信訪及治安案件數量均明顯下降。
遼甯省司法廳廳長林志敏說,評理說事點讓老百姓“話有地方說、苦有地方訴、理有地方講、事有人去做”,不僅是矛盾糾紛調處點,也是社情民意彙聚點、公共法律服務點、文明風尚傳播點、幹群關系聯系點。下一步,遼甯将深入推進“居民評理說事點”建設,盡快覆蓋全省居民社區。(記者 劉佳華)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11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