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7 01:30:19

文/青鸾驚鴻

【内容提要】杜甫被貶去華州的路上,見到戰亂帶來的丁男俱盡(《新安吏》)、役及老婦(《石壕吏》)、男女怨曠(《新婚别》)、家破人亡(《無家别》)的慘酷景象,于是揮筆寫下了史詩般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吏》與《三别》。前篇文章說了《三吏》裡杜甫感情的變化,這篇我們說說《三别》裡所展示的杜甫的那些愛國情懷。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1

【一】《三别》的主要内容

《三别》分别是《新婚别》、《垂老别》和《無家别》。一首寫新婚夫妻的離别,一首寫老人去從軍的離别,最後一首是寫男子兵役滿後回家看到早已家破人亡、還沒來得及整理家園又被第二次征兵的離别。

新婚夫妻,還來不及暖被窩,甚至連婚禮應有的禮節都沒履行完整,丈夫便被征兵了——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無乃太匆忙。”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可以想象出當時的場景,如果用戀愛電影來演繹,必将是一場生離死别的畫面。

子子孫孫都在這場戰争中犧牲了,但是官吏們仍然到家裡來征兵,無奈之下,老翁瞞着老妻,出了家門——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老夫老妻那麼多年,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打算,老妻一路哀喚地跑來相送,都知道此事别,難再見,但老妻還是不停地唠叨和囑托——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沒有什麼比得上兩個老年人相擁話生死别而更悲慘的事情了吧?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2

邺城戰敗,男子終可以回家,誰知道故園已不在,哪還有家。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不管怎樣,哪怕村子裡隻剩下一兩個老寡婦,自己也得收拾家園,扛鋤頭下地,挑水去澆田,這樣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可是還沒收拾出頭緒,縣吏就知道自己回來了,正愁找不到壯丁,于是又被征召回去,為戰争作準備。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反正家都沒有了,服兵役離得遠近又有什麼區别,離别的時候沒人、沒家可别,隻是記起我那已經去世的老母親,為我抱病,死的時候我又不在身邊,都離開這個世上五年了,我都沒有好好把她埋葬。

人生無家别,何以為蒸黎!

《三别》的大緻内容便是如此,每一首都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每一首都是一幅讓人流淚心痛的畫。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3

【二】《三别》百姓的覺悟

新婚之夜,生離死别,肝腸寸斷,甚至詩歌開篇就說“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但是既已成婚,不再反悔,而被拉壯丁,也是斷不能改變的事實,所以新娘雖然不舍,也想跟着丈夫去軍營,但她識大體,懂輕重,掩住自己深深的傷悲和難過,勉勵丈夫: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子孫陣亡,老妻無依無靠,心中無限悲涼,卻又愁征兵的書卷上有他的名字。家中再無人代替出征,自己年老體衰,但也隻能咬着牙上,而且還有着保家衛國的豪情: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崗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縱然是死也不怕,想自己年少時國泰民安的景象,此去不正是為了恢複之前的國家面貌麼?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4

母親生自己落下了病根,自己卻身在軍營不能膝下奉養;母親去世了,作為兒子不能好好的安葬她,辦好她的身後事。這是飲恨一輩子的事情。

戰争讓自己家園盡毀,親人全亡,按說對這個國家應該徹底的失望,應該痛恨皇帝老兒帶來的這場災難。但是他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反正隻剩自己一人,服役的遠近又有什麼關系呢?既然家鄉都沒有了,遠近也無所謂了。

隻有四個字:通情達理。

或者說:灰心無奈。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5

【三】《三别》裡藏着的杜甫

杜甫的一生,可謂是最不順暢的一生吧。

作為天才兒童的杜甫,童年就很有才氣,剛上學就可以寫詩,但他卻未能趕上好的時代。

盡管不是好時代,但他卻有一腔報效國家的熱血,也想着憑自己的才能出人頭地,所以在遊曆了山水,體察了民情之後,也是熱衷于科考的。

24歲參加進士考試,被刷了下來,最後蹉跎到32歲時,等到了唐玄宗的“通一藝者”長安應試,卻未曾想這一大舉動,竟然被李林甫當作了“野無遺賢”的鬧劇,所有參加考試的人全部落榜,無一幸免。

被困長年十年,想盡了一切辦法,盡管自己是官三代,依然擺脫不了走權貴之門的俗套,卻不料此門也未曾因他而開。

後來一個小小的機會,他得到了玄宗的賞識,卻仍然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仕途不順,颠沛流離,窮得隻剩下詩。

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

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杜甫經曆的三個時期(戰亂裡百姓的通情達理)6

而《三别》裡那些通過百姓的口說出的話,正是他的一生抱負。

《新婚别》裡新娘的話,其實就是杜甫想報效國家的願望;《垂老别》裡老翁對自己青年時國泰民安的回憶,就是杜甫理想中的國家;《無家别》裡無家男子無所謂二次服役,也無所謂在哪裡服役,反正都是報效國家、守護家園,這些都是杜甫思量着即使到了華州,也抹不了那份希望皇帝像堯舜一樣,希望民風淳樸、官場正直。

杜甫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安史之亂的影響下,雖然他等到了官軍收了河南河北,也從成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但他仍然沒有等到那個他所期望的河清海晏,最後郁郁不得,含恨長辭。

喜歡讀書、寫文字的青鸾驚鴻(公衆号同名),感恩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和喜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