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腦疝後瞳孔會由大變小?回顧本科室1例使用ECMO輔助治療17天的患者,突然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當時首先想到的是發生了腦疝因使用ECMO術後的并發症有出血、血栓、感染等,雙側瞳孔不等大都是發生腦疝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發生腦疝後瞳孔會由大變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回顧本科室1例使用ECMO輔助治療17天的患者,突然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當時首先想到的是發生了腦疝。因使用ECMO術後的并發症有出血、血栓、感染等,雙側瞳孔不等大都是發生腦疝了嗎?
病例患者,男,47歲,因“尿黃1月餘”于2021年9月18日入院,入院診斷:1.藥物性肝損害;2.成人still病;3.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鉀血症);4.高血壓病;5.肺部感染。
經抗炎、保肝、降酶、退黃、降血壓、激素等治療後,患者痰塗片找真菌圖片偶見真菌孢子及菌絲,憋喘明顯,患者面罩吸氧8L/min,血氧飽和度不穩定,于9月25日轉入重症醫學科,入科後于積極抗感染治療,9月27日患者血氧飽和度下降,氧濃度100%,PaO2 55mmHg,給予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行支氣管鏡檢查,送檢肺泡灌洗液查NGS監測,結果提示:厭氧消化鍊球菌,CMV,白色念珠菌,耶氏肺孢子蟲,痰培養先後出現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杆菌,酵母樣真菌。
10月10日18:30 血氣提示患者PH7.31、PCO258mmHg、PO244mmHg,于22:30行ECMO輔助治療,靜脈-靜脈(VV)模式,并聯CRRT`治療,全身肝素抗凝,肝素量為 2.1-3.75ug/kg.min,維持APTT30-66.9s,ACT124-180S,于10月27日14:25 患者突然出現血壓下降,血壓為85/51mmHg,心率89次/分,瞳孔不等大,右側瞳孔5mm,左側瞳孔3mm,對光反射遲鈍,于立即停止肝素抗凝,給予魚精蛋白中和肝素,10月29日,患者左側瞳孔3.5mm,右側瞳孔4mm,對光反射靈敏。10月30日于患者行頭顱CT檢查,排除腦疝引起的單側瞳孔散大。
圖1:ECMO輔助治療期間
圖2:瞳孔不等大
案例分析一、懷疑是發生腦疝的原因分析:
ECMO輔助期間血液處于一種持續高凝狀态,血栓栓塞發生率高達20%[1]。盡管ECMO目前使用肝素塗層環路以增加生物組織相容性,但血液與非内皮表面的接觸将導緻血小闆激活,從而繼發血栓形成和血液破壞, 輔助治療期間仍需抗凝以預防血栓形成和血液破壞 [2]。
肝素是ECMO輔助期間最常用的抗凝劑,其主要通過與血漿蛋白抗凝血酶( AT) 形成複合物來發揮作用。 但也增加出血風險。ECMO輔助期間,肝素抗凝、低凝血因子水平、血壓波動幅度較大等因素,均可能增加神經系統并發症,主要有腦死亡、腦梗死、顱内出血和癫痫四大類,其發生率超過15%[3]。其中出血發生率為12%~52%[4],以手術切口或ECMO插管部位常見,但顱内出血較為嚴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顱腦病變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瞳孔不等大。如雙側瞳孔不等大且有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以及神志不清,往往是中腦功能損害的表現。瞳孔大小不等和對光反射消失,對腦結構性昏迷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診斷意義、陰性診斷意義,可信區間為95%[5],此患者使用ECMO輔助治療已有17天,一直使用肝素抗凝,使用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患者出院瞳孔不等大時,首先考慮是發生了腦疝。
二、瞳孔不等大的原因分析:
1.正常的瞳孔:瞳孔的形态、大小以及對光反應是一些視力下降及眼肌麻痹患者的重要體征,正常人安靜時的瞳孔,應是等圓、雙側等大、位于虹膜中央,瞳孔的正常直徑約3~4 mm。瞳孔的運動由構成虹膜的兩種平滑肌,即瞳孔括約肌和瞳孔擴大肌加以調節。20%的健康人可以出現瞳孔不等大,但差異應小于1mm。生理性瞳孔不等大在暗光下差異明顯,但雙側瞳孔對光放射均應正常。
2.藥物性瞳孔散大:抗膽堿類藥物如阿托品和托吡卡胺以及交感類似物可以使瞳孔散大。醫務人員接觸的擴瞳滴眼液無意中進入眼睛、哮喘噴霧劑中所含有阿托品成分、暈車貼中含東莨菪堿等擴瞳物質以及接觸某些植物等。藥物性散大瞳孔直徑多在7~8 mm。患者視近物模糊(睫狀肌麻痹)、瞳孔光反射及近反射均消失[6] 。此患者雖然瞳孔不等大,但是瞳孔都有對光反射。而且患者當天中午使用的霧化劑為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25萬單位 滅菌注射用水,因此可排除藥物意外滴近眼睛。
3.其他藥物:羅庫溴铵是一種起效迅速、中時效的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滞劑。為全身麻醉輔助用藥,用于常規誘導麻醉期間氣管插管,以及維持手術中骨骼肌松弛。患者使用ECMO輔助期間,使用羅庫溴铵消除呼吸機抵抗,降低患者呼吸肌做功,從而降低患者機體耗氧量。使用肌松藥物後動眼神經麻痹可能是瞳孔散大的病理基礎。本科室曾出現過1例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應用用羅庫溴铵消除呼吸機抵抗26小時後出現瞳孔不等大,同樣頭顱CT未見明顯異常,懷疑為使用肌松藥物後動眼神經麻痹導緻瞳孔散大,但是查閱藥物說明書及文獻,未見相關說明及報道。
總結和反思當前國内臨床醫生對于ECMO應用的經驗還很有限,ECMO期間,既要防止血栓,又要避免出血,因此ECMO 管理期間要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全面監測、綜合分析、科學把控,實現良好的抗凝管理,以預防ECMO輔助治療期間出現出血、溶血、血栓形成等并發症。 瞳孔變化是臨床護理的一項重要觀察指标,有助于昏迷、休克等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斷。對顱腦病變的患者,可以判斷顱内病變的部位。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動态、及時、有效地觀察瞳孔變化,發現疾病的先兆,抓住最佳救治時機,預防并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MandawatA,RaoSV.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Devices in Cardiogenic Shock[J].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7, 10(5).
[2]BréchotN,DemondionP,SantiF, et al.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protects against hydrostatic pulmonary oedema during peripheral venoarteri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J].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 2017, In press.
[3]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成人體外膜氧合循環輔助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12):886-894.
[4]RastanAJ,DegeA,MohrM, et al. Early and late outcomes of 517 consecutive adult patients treated with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refractory postcardiotomy cardiogenic shock[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0, 139(2):302-311, 311.e1.
[5]劉進,王磊,孫衛國.院前急診昏迷瞳孔變化對病因分類的診斷價值[J].臨床荟萃,2013,28(1):74-75.
[6]田國紅.瞳孔異常的評估及病因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7,17(3):222-22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