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年累月的跑步訓練,總希望能得到回報;好容易搞定的比賽名額,總想不留遺憾。馬拉松最重要的是配速,而目标成績左右着配速策略。目标定的太高,會撞牆跑崩;目标定的太低,又跑得不夠盡興。
“現在的我,馬拉松到底能跑多少呢?”。
即便專業選手在平時的訓練中也很少會去跑42.195公裡,畢竟對身體消耗大,不像5公裡,10公裡,甚至半馬等經常跑。也不像其他田徑運動在平時就可以做和比賽同樣的訓練。馬拉松賽前我們不能實測,賽前的預測就更加具有指導意義。
這裡介紹筆者這麼多年收集到的預測方法,應該說已經非常全面了,歡迎補充。
1.最大攝氧量VO2max來預測全馬成績正确地測量最大攝氧量,需要去實驗室戴着呼氣面罩,該法不适合絕大多數人。于是也有最大攝氧量的預測公式----12分鐘全力跑。
公式1:VO2max = 12分鐘距離 × 0.021 - 7.233
公式2:VO2max =(12分鐘距離 – 504.9) ÷ 44.73
公式3:VO2max = 12分鐘距離 × 0.022 - 10.39
比如你12分鐘跑了3000米,3個預測結果分别是55.77,55.78,55.61,按平均來算是55.72
1)全馬成績(分) = 435.58 – 3.85 × 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55.72,預測馬拉松成績在3小時41分。
但是實際應用下來,發現該公式的誤差較大,很多人要比這個預測快10-20分鐘左右。
2)全馬成績(分) = 387.3 – 3.45 × 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55.72,預測是315。
2.跑步中的最大攝氧量的比例 %VO2max(相當于用幾成功力在跑的意思)全馬成績(小時) = 7.445 − 0.0338 × 最大攝氧量 − 0.0303 × %VO2max
%VO2max同時考慮到了最大攝氧量和跑步經濟性兩個因素。%VO2max一般都在65〜85%之間,耐力越高%越高。
比如你12分鐘跑了3000米,用中間值75%來計算的話,預測是318。
3.乳酸濃度來預測全馬成績全馬配速 = LT配速
當血液中乳酸濃度開始急劇上升時的速度(LT乳酸阈值),就差不多是全馬的平均速度。該法需要在不同速度下采血測試。
有研究表明,12分鐘跑的平均速度的80〜85%的速度就是LT速度。
比如你12分鐘跑了3000米,預測比賽配速是500-442,預測成績是319-330。
1)全馬成績(分)=449.88 − 7.61 × 日跑量km − 0.63 × 平均速度(米/分)
2)全馬配速(秒/km)=17.1 140.0 * exp(−0.0053 × 周跑量km) 0.55 × 平均配速(秒/km)
3)全馬成績(分)=114.398 − 0.23 × 月跑量km 7.163 × BMI − 0.723 × 比賽次數 0.514 × 年齡
※這幾個預測公式受跑量影響很大,不适用于跑量少的跑者。
5.用12分鐘跑來預測全馬成績全馬速度(米/分鐘)=0.092 ×12分鐘跑的距離(米)- 72.034
可以倒過來計算,破3的話,12分鐘要跑到3300m,破4的話要2700米。
6.跑1600米來預測全馬成績5km配速 = 1600米的公裡配速 + 20.6秒
10km配速 = 1600米的公裡配速 × 1.15
半馬配速 = 1600米的公裡配速 × 1.2
全馬配速 = 1600米的公裡配速 × 1.3
7.跑3000米來預測全馬成績
結合上圖來找自己适用的區間範圍吧。
8. 用5km來預測全馬成績10km配速 = 5km配速 10秒
半馬配速 = 5km配速 15秒
全馬配速 = 5km配速 30秒
該公式的好處是直接了當。
9.用任意距離的成績來預測全馬成績T2=T1*(D2/D1)^1.06
該公式的好處是可以預測任意距離的成績。但是計算複雜。
10.丹尼爾斯的跑力預測根據5k/10k等距離的成績,計算出VDOT,然後再來計算其他比賽的成績。
根據10k/半馬的成績,對應不同的耐力系數,然後預測全馬成績。
全馬成績(分)= 10k/半馬的成績 * 對應的系數
1)全馬成績(分)= 2 * 半馬成績(分) + 10分
2)全馬成績(分)= 2 * 半馬成績(分) +全馬成績(分)^2 ÷60
3)全馬成績(分)= 系數 * 全馬成績(分)
半程130之内系數2.1,半程130之外系數2.2。
第(3)的公式可以認為是NO11的簡化版本。
13.低心率大跑量的MAF預測根據MAF心率(180-年齡)的配速來預測全馬的配速。
在馬拉松比賽之前,先根據自己最近的訓練情況,按照上面的各種方法預測一下。幫助自己設置合适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數。合理的比賽目标,才有合理的比賽策略。
可以多采用幾種來預測,計算平均值也行,或者定3個目标:最好,平均,最差。比賽當天根據實際情況再調整。當然了對于訓練不足的跑友,預測的偏差會比較大。
預測雖然不等于實際,但可以用于指導我們的比賽策略和訓練方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