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現實主義小說家吳敬梓的代表作,範進中舉也是其中的一個故事。今天小編與大家共同賞析的是小說的楔子部分,這部分内容主要講述的是元代著名的畫家及詩人王冕的故事。
大家對"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香氣滿乾坤。"這句詩應該是耳熟能詳,這句詩出自于王冕的的作品之一《墨梅》。為什麼小編會把王冕的這首詩提出來呢?因為這首詩也是王冕對自己的寫照,體現出了王冕一生不為追名逐利的人世态度,以及不願意向權貴屈服、不為世俗所繞的高尚情操。
在《儒林外史》這一小說中,據吳敬梓描寫,王冕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家庭條件并不好。他的父親在自己七歲的時候便離開了人世,他與自己的母親居住在鄉下。盡管家境貧寒,王冕的母親甚至是靠着做針黹維持生活,但是她仍然将自己的兒子送到村學堂裡面去上學。
《儒林外史》書籍
當王冕十歲的時候,王冕的母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告訴他,自己已經無力再供王冕上學。站在王冕母親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她一個寡婦,單憑着做針線活能賺多少錢呢?而且據王冕母親所說,他們家裡已經把能當的都當了,年歲不好,柴米又貴,王冕母親迫于無奈,隻能終止了兒子的學業。天下的母親都有一顆愛子之心,如果不是走投無路,相信王冕的母親也不會如此。可見當時世道艱難,如果換做現在,至少女性還可以在外面工作,小孩子也能接受義務教育。但是封建社會與如今的社會制度截然不同,他們孤兒寡母不得不面對現實。
迫于生計,王冕的母親将王冕托與自己的鄰居家放牛,這樣王冕每個月還有幾錢銀子,而且隔壁秦老還包了王冕的一天兩餐。王冕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安心,也告訴她說自己在學堂坐着悶,還不如去放牛,要讀書的話帶兩本去也可以讀。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王冕雖然年幼,但對母親也非常貼心。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冕雖然沒有當家,但這也減輕了自己母親的負擔。
王冕與自己的母親商議好之後,便到了秦老家商議放牛的具體事宜,秦老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王冕的母親對他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後便回家了,她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非常不舍,但卻也無可奈何。王冕每天黃昏的時候,才能回家和母親一起歇着。秦家有時候煮的腌魚臘肉,王冕都還帶回家給自己的母親,可見他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王冕是怎麼從一個放牛娃變成了畫家和詩人的呢?
原來,王冕并沒有因為放牛而疏忽了自己的學業,盡管沒有去學堂,但是王冕經常把每天秦老給的點心錢存起來去買書。放牛的時候,他便坐在樹蔭下看書學習,非常勤勉。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三四年後,王冕也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到現在為止,其實王冕都并沒有接觸繪畫。一天,王冕發現雨後風景異常美麗,含苞待放的荷花、樹枝都非常讨人喜愛,但卻苦于身邊沒有畫工能把荷花畫出來。
很多人對于這樣的事情,頂多就是一聲歎息罷了!但是王冕卻不同,他認為隻要願意學,哪裡有不會的事情呢?自己也可以學着畫。在此期間,王冕還聽聞了一些關于知縣和危老先生——危素的一些傳聞,得知危老先生是縣令的老師。王冕心裡不以為然。
放牛娃學畫,一代畫家的崛起自此以後,王冕存起來的錢不再是用來買書了,而是托人買了胭脂鉛粉,學着畫荷花。而且王冕剛開始畫的時候并不是很好,畫了三個月以後,荷花才非常像,而且據《儒林外史》中描寫,王冕所畫的荷花,除了多一張紙之外,如同真的一樣,就像剛從湖裡摘下來貼在紙上的一般。可見王冕将荷花畫得栩栩如生,還有不少人拿錢來買他的畫。
王冕将賣畫的錢拿來買了東西給自己的母親,王冕的孝順也是名不虛傳。經過他人的傳揚,王冕因為畫花卉畫得逼真也聲名遠揚,很多人都争相購買他的畫。當王冕十七八歲的時候,便不在秦老家放牛了。王冕因為賣畫自己早已吃穿不愁,王冕的母親當然也非常高興了。小編覺得,王冕的毅力和對生活的洞察力非常難能可貴。
王冕有了目标之後,便會付諸于行動,去實現目标。反觀我們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雖然想法很多看,但卻沒有一件事情去用行動證明了。而且很多人甚至對生活的目标沒有任何想法,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規劃。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有事業的成功呢?如果王冕也是這樣,恐怕中國古代也少了一位如此多才的人。
王冕模仿屈原戴高帽,穿闊衣,畫得到危素賞識王冕在楚辭圖上見到屈原的穿戴,自己也做了一頂如同屈原那樣極高的帽子,穿一件極闊的衣服,盡管被小孩子們笑,他也毫不在意。王冕為什麼要模仿屈原的穿戴呢?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是官場中的一整清風,不是那種随波逐流的人。王冕想必也是對屈原非常敬佩,而且這一行為也可以看出王冕的志向。
秦老對王冕非常關照,也常與他一起說話。一天,與秦老沾親帶故的一個頭役、也是姓翟的一個買辦來找秦老,秦老便熱情地招待了他,還讓王冕也來一起作陪。因為縣令想要買二十四副花卉冊頁送上司,所以便把這件事情交給了翟買辦。翟買辦早就聽說了王冕畫花非常了得,便找到了秦老這裡,想要王冕費心畫一下,還說會有銀子。王冕本來就衣食不愁了,也不在意那些銀子,但是秦老在一旁幫着翟買辦說話,王冕隻得答應下來。
王冕把畫作好之後,翟買辦便将畫取走交給了知縣,知縣又轉而交給了危素。知縣還給了二十四兩銀子讓拿給王冕,但是翟買辦從中拿了十二兩,隻拿了十二兩給王冕。可見翟買辦的貪心,而且他做買辦這麼久,肯定也不隻是貪了這麼一些小錢。危素收到知縣送的畫以後非常高興,對畫冊愛不釋手。危素宴請答謝知縣,得知了畫畫的人是王冕之後,說王冕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而且還預言王冕将來的名位不會在自己和知縣之下。危素非常想要見到王冕,知縣知道危素的心思之後,為了讨好他,便又讓翟買辦去邀請王冕。
知縣邀約王冕,王冕借故推诿
知縣如此恭維危素,是因為危素門生衆多,而且都在官場。危素出京的時候,皇商還親自相送,可見危素在皇上心中的位置不一般。話說回來,翟買辦得令之後,便火速趕到鄉下,把事情告訴了王冕,本來以為王冕會欣然前往,但王冕卻左右推诿,不願意前去。翟買辦當即就變了臉色,帶着威脅地讓王冕去,而且還讓王冕感謝自己,說如果不是自己,王冕的畫也不會得到賞識。
王冕還是好言婉拒,秦老最終也幫着王冕說話,讓翟買辦說王冕有病在身,不能前往。還是王冕的母親給了翟買辦一些銀子,翟買辦才離開。可見官場黑暗,就連小小的一個頭役做事都以錢為主。王冕又是一個崇拜清高人士的人,他見這樣,心裡面也對官場涼了半截心吧!知縣聽說王冕生病後,也猜想是不是因為翟買辦狐假虎威吓着王冕了。知縣為了讨得危素開心,便放下身份親自去找王冕。
王冕幸見吳王,但終身未入仕途
知縣到王冕家裡,卻隻見到了王冕的母親,得知王冕不在家,已經出去牽牛飲水去了。王冕也是故意躲着知縣,他不願意與官場中的人打交道。翟買辦出去找了一圈王冕,還是沒找到,便将事情告訴了知縣。知縣也變了臉,本來知縣想要讓人抓了王冕來責罰,但又擔心危素說他暴躁。知縣從此也覺得王冕是一個不識擡舉的人,想要在危素面前也說說王冕的為人,之後還想要處置王冕。
秦老也覺得王冕太過執着了,不應該怠慢知縣。但是小編覺得,王冕本來就有自己的想法,道不同不相為謀。況且王冕知道知縣是一個酷吏,對他并沒有好感,并不想要結交這樣的人。因為這件事情,王冕也辭别了母親與秦老,到其他地方去躲避。
在後來,王冕還曾見過吳王朱元璋,朱元璋因為平方國珍到了王冕那裡,還向王冕詢問怎麼才能讓那些反叛的人歸順,王冕也說了自己的意見。王冕還親自下廚,烙了餅給朱元璋吃。秦老回來之後,王冕并沒有說那個人就是朱元璋。盡管後來朱元璋派人拿着诏書要王冕進京為官,但是王冕早已隐居在山中,不願意去為官。王冕才華出衆,但卻能夠堅持本心,如同《墨梅》中所寫,隻留香氣滿乾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