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的初始計量雖然以成本入賬,但存貨進入企業後可能發生毀損、陳舊或價格下跌等情況,因此,存貨的價值并不一定按成本記錄,而是應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資産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如企業在存貨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計劃成本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簡化核算方法,則成本為經調整後的實際成本。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将要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以及估計的相關稅費後的金額。可變現淨值的特征表現為存貨的預計未來淨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
當存貨低于可變現淨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淨值時,存貨可按可變現淨值計價。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淨值時,表明存貨可能發生損失,應在存貨銷售之前确認這一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并相應減少存貨的賬面價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複,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内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為了反映和監督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轉回和轉銷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方登記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存貨跌價損失金額和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期末餘額一般在貸方,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存貨跌價準備。
當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淨值時,企業應當按照存貨可變現淨值低于成本的差額,借記“資産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
轉回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時,按恢複增加的金額,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産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
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當一并轉出,同時調整銷售成本,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
例
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A商品的賬面餘額(成本)為100000元。由于市場價格下跌,預計可變現淨值為80000元,由此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0000(100000-80000)元。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資産減值準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0000
預計2019年6月30日,A商品的賬面餘額(成本)為100000元,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20000元。由于市場價格有所上升,使得A商品的預計可變現淨值為95000元,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15000([10000-95000]-20000)元。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15000
貸:資産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1500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