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了,她來了,她又帶着她的熱搜了來了——鄭爽。
鄭爽大概是娛樂圈憑“分手”上熱搜最多的女星之一了,跟張翰分手要上熱搜,跟胡彥斌分手要上熱搜,跟素人張恒分手也要上熱搜。
再加上平常的大小事件,鄭爽憑戀情上熱搜的次數,算下來恐怕比她拍戲上熱搜的次數還要多。
就連張翰,八百年終于有一次上熱一的機會,居然也是因為前前任鄭爽。
跨年夜零點,張翰和鄭爽分别發了一條“新年快樂”的内容,還都配了一顆紅心,就這麼簡單的一項操作,就被網友懷疑複合,于是不出半日,兩人就雙雙沖上熱搜了。
講實話,cp粉的腦補能力也是過于強大,就這樣八竿子打不着的兩條狀态,也可以腦補出這麼一出複合大戲。
重點是張翰和鄭爽都已經分手這麼多年了,兩人後來都分别跟其他人在一起過,都屬于彼此的前前前任了,如今居然都還能炸出這麼多cp粉,國民西皮的影響力果然是不可小觑的。
但是,cp粉戲多歸戲多,如果連這錯都要歸到張翰身上,私以為就有點不厚道了。
張翰從頭到尾什麼都沒有做,隻因為發了一條新年祝福,就要再一次受人鞭撻,也是冤得很,簡直實慘。
有鄭爽粉絲指出,這是因為張翰粉絲自己不争氣,連自家陣地都控不好評,所以不是鄭爽的錯,隻能怪張翰粉絲太無能,是張翰粉絲念念不忘,非要往人家女方身上貼。
但這種說法在路人聽來并不是很受用,首先第一點,社交平台的鐵粉是以關注時間和評論頻率來判斷的,也就是說,你關注這個人越久,就越鐵。
所以評論張翰的鐵粉,也可能是其他任何人的鐵粉。
而且追蹤這些鐵粉的名稱,名字也大都是“周周周呀”這種與張翰本人毫無聯系的名字:
一般來說,明星鐵粉、粉頭的名字一定是和自家明星有關的,至少你看得出來Ta是這家明星的粉,而不是普通的網友,比如這種:
其次,求複合的都是張翰粉絲,這一說話也并不完全附和事實,翻看張翰的評論區,高贊前5名裡,隻有1個鐵粉是求複合的,剩下2個求複合的都是一般網友:
另外1個實打實的鐵粉,則壓根沒提複合的事:
所以求複合的不一定都是張翰鐵粉,因此鄭爽粉絲又用了另一種話術:張翰粉絲控評能力不行。
但作為不追星族,“控評”這個詞其實并不好聽,什麼時候娛樂圈都開始流行控評了?以前是部門給老百姓控評,如今連粉絲都要給路人觀衆控評了?
所以每當路人打開明星主業,尤其是那些頂流小花的主業,路人在他們的評論區幾乎看不到什麼有價值的内容。
不管發什麼,底下永遠都是那幾句:關注作品,遠離私生活、我X最美、感謝XX品牌、XX勇敢飛,XX永相随、心随X動、XX沖鴨……
所有與狀态本身相關的評論,路人要往下滑很久才能看到,至于熱評區,看到的永遠都隻是飯圈橫幅。
甚至别說個人主頁了,就連權威大号發的娛樂新聞,評論區也都是被飯圈橫幅淹沒的。
路人想看個正常一點的評論,幾乎是看不到,這控評能力确實是一流,但也确實可怕。
相反的,那些不靠流量吃飯、隻靠作品說話的演員歌手們,反而不存在所謂的控評。
所以這種指責别人家明星粉絲控評能力不行的行為,私以為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當然也不是說控評就完全是錯的,存在即合理,有流量自然就會有粉圈,有粉圈自然也就會有控評。
而且控評也是保護愛豆的一種表現,在這個無良營銷号橫行,每天都有人試圖帶節奏的年代,控評确實是改善網絡風氣的手段之一。
但保護藝人不能盲目,控評手段要有,可如果多到影響到路人了,那就有點過頭了。
我們使用網絡,就希望在這裡建立一個平等透明的環境,大家都有說話的權利,也有讨論的空間。
如果明星愛豆的新聞都不讓人讨論了,熱評裡隻剩下搖旗呐喊的飯圈橫幅,那還不如不看。
所以指責别人控評不行,是一種值得我們警惕的行為,至于事件本身嘛,張翰或者鄭爽,真的都沒有被罵的必要。
但有一點粉絲也應該明白:
粉絲們總喜歡在吵完架撕完X之後說一句“粉絲行為請不要上升到藝人”,聽起來倒是很在理了,但于路人來說,次數多了,不上升到藝人是不可能的。
鄭爽不令人讨厭,從很多節目和訪談中我們都能感覺到她是個善良的女孩,但鄭爽的粉絲令鄭爽的路人緣越來越不好,卻是事實。
文/老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