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看到手機提醒,今天都立冬了,還沒來得及感受秋日的浪漫,冬天就悄悄來臨。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古時人們對于季節更替這一天的飲食尤為重視。而立冬這一天吃餃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據說立冬吃餃子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即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就必須吃餃子。
餃子好吃,但是包餃子就麻煩了。北方的朋友日常飲食都會吃餃子,所以會包餃子是自然的。但是很多像我這樣的南方人連擀皮都不會,更别說包餃子了。那麼今天,我就以小小面點師的身份,教大家兩款包法簡單但是成品又很漂亮的餃子,秋葉餃子和月牙餃子。餡料的話,我用的是素菜,(就是因為肉太貴,舍不得買。)但是調制出來的味道也不必肉餡兒差。那麼話不多說,我們一起開始吧!
餡料:鮮香菇2個,胡蘿蔔半根,雞蛋2個,木耳1小把,西芹1根
調料:生抽1勺,蚝油1勺,蔥油2勺,芝麻香油1勺,鹽1小勺
蔥油:洋蔥1小塊,香蔥3根,八角2個,花椒1小撮
餃子皮:中筋面粉100g,水50g,鹽1g
——制作步驟——第一步:先把餃子餡的材料全部切好備用。香菇,胡蘿蔔,木耳(泡發好的),西芹全部切成末備用。
第二步:準備蔥油。把洋蔥切成條,香蔥蔥白和蔥綠分開,八角和花椒用清水沖洗一下。鍋裡倒入半小碗油,先放入洋蔥,蔥白,八角,然後開小火,熬2分鐘左右,再放入蔥綠和花椒,繼續熬至食材整體變得焦黃。然後把油過濾出來,鍋底留少量底油。多餘的油可以拿來下面炒菜之類的,非常好用。
第三步:炒雞蛋。打兩個雞蛋攪拌均勻,然後用剩下的底油炒成雞蛋花。油燒熱,雞蛋下鍋就立馬攪散,這樣才能炒成蛋花而不是雞蛋塊哦。
第四步:炒其他素菜餡料。鍋裡再倒入少許蔥油,把切好的餃子餡食材全部倒入鍋中,翻炒十幾下後撈出。(tips:先放入香菇,讓香菇炒出香味以後,倒入其他食材再一起翻炒。這樣的目的是去除香菇的那股生味,同時提前用香油炒一炒,也能讓所有食材都更香。)
第五步:調餡兒。素菜餡料和雞蛋全部混合在一起,加入生抽1勺,蚝油1勺,蔥油2勺,芝麻香油1勺充分攪拌均勻,然後放入冰箱冷藏。(tips:素菜餡兒的脂肪不夠,多加一些油脂,口感更滋潤味道也更香。剛和好的餡比較松散,放冰箱冷藏一下會好包一點。)
第六步:做餃子皮。
第七步:包餃子。終于可以包餃子了!把餃子餡從冰箱裡拿出來,如果鹹度不夠的話,這時候可以加點鹽。(tips:最後加鹽是因為提前加入鹽會出水。)
兩邊折在一起,往前推一下,然後再把兩邊折在一起,再往前推一下,重複
推一下,左邊折一下,右邊折一下
收口,搓一個小尾巴
最後整理一下形狀即可!
食指的一面往内折,大拇指配合食指捏合
重複動作
第八步:煮餃子。鍋裡燒一大鍋水,燒開以後放入餃子,用勺子推一下防止粘在鍋底,水沸騰以後倒入少量涼水,再次沸騰後再倒入涼水,大約3次,看到餃子鼓起來了就熟了。
成品:漂漂亮亮的餃子皮裡,包裹着食材豐富的餡料,雖說是素菜餃子,但是我也吃出了肉餡餃子的幸福和滿足感啊!
餃子的包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好不好吃還是主要在于餡料。餃子的包法以及非常詳細的展示給大家了,這裡不再多說,關于餃子皮和餡料有以下幾點要跟大家強調一下。
1.餃子皮不能太軟,否則會容易露餡,但是也不能太硬,否則會擀不幹,還容易破裂。水量一般是面粉的一半,但是要考慮到面粉的吸水量不同,預留5-10g的水裡作調整。
2.餡料我選用了香菇,胡蘿蔔,木耳,西芹和雞蛋,五種食材,顔色和營養都很豐富,味道搭配起來也很棒。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調整食材。
3.素菜餡油脂少,所以我專門熬了蔥油,來增加餡兒的油脂香和滋潤的口感,并且還有其他妙用,建議這一步不可省略哦。
4.新鮮的香菇有一股生味,一般是要焯水去除異味的,但是我這裡選擇了油煎,既可以去異味,又可以激發出香味。其他食材炒一下也會更香,更容易成熟。
從調制餡料到和面擀皮包餃子。吃餃子的一整套活兒我都詳細的教給大家啦。想必大家也已經躍躍欲試了!自己做餃子,雖然累了點,但是看到自己包的餃子,也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呢!趕緊做起來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願大家好胃口好心情!關于我的菜譜有任何疑問或者做法的讨論,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另外,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也請您關注,點贊,收藏,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