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22:59:00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為什麼至今仍是音樂的活化石)1

《韓熙載夜宴圖》顧闳中

01

南音——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

南音就是唐五代時期随着中原移民傳入閩地,從而繼續傳承至今的古老樂種。

相較于其他地區的樂種,為什麼南音能夠保存到現在呢?

從地理環境上看,閩南地區位于東海之濱,背靠高山,前有大海,山高水阻,偏安一隅,因此本土文化除了中原移民所帶來的影響,音樂、建築、語言等方面,都保留了閩南最古老的元素。

從居住環境上看,閩南人圍合式的家族大厝相對比較封閉,且南音本身也是從宮廷中流傳出來的宮廷樂曲,受文人和貴族的喜愛,演奏環境大都是在有錢有勢的大家族聚會上,作為一門家庭技藝流傳,甚至不外傳。

因此,大環境加上小環境的封閉性,南音得以保留豐富的古音元素,實則并不奇怪。

但在宋代南音的形制固定下來後,南音的傳承,私以為這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閩南人對南音的喜愛。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為什麼至今仍是音樂的活化石)2

南音九大樂器

02

南音與南戲相輔相成,同時又一枝獨秀。

南音中所使用的樂器有九種,分别為:拍闆、二弦(二胡前身)、三弦、琵琶(曲項南琶)、洞箫(尺八)、雙鈴、響盞、四寶、小叫,有時還加上南嗳(小唢呐)和笛子(品箫)

南音的樂器中,二弦可以追溯至漢唐的奚琴形制,洞箫也可追溯至東漢,四弦琵琶可以追溯至漢魏時代,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壁畫、隋唐壁畫,皆有出現。

五代南唐畫家顧闳中繪有一幅《韓熙載夜宴圖》,畫中清晰描繪了樂師在進行南音彈奏,其中所抱琵琶,就是曲項四弦琵琶,其中所使用的管弦樂器,與泉州南音中的管弦樂器極為相似。

南音源自宮廷雅樂,曲調婉轉悠揚、纏綿悱恻,南宋滅亡後,宮中樂師流落閩南,進入了大戶人家,由文人士紳填詞、吟唱、撫琴,成了官宦人家聚會時的專用音樂。

清末林霁秋在編撰《泉南指譜重編》時順便記載,講述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為給皇帝慶賀六十大壽,請了泉州本地五大南音高手進京,為皇帝演奏南音。

皇帝當時聽了十分喜歡,賞賜給南音樂師們一些彩傘和宮燈,并賜予“禦前清客,五少芳賢”的牌匾給他們。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為什麼至今仍是音樂的活化石)3

03

有了皇帝的認可,再加上南音原本就是皇家音樂,南音的傳承自然是順其自然的事情,隻不過光傳承還不夠,還要傳承得“正宗”。

為了确保南音最原始的形制傳承下來,閩南人在學習南音之前還要進行“正音”。

但這正音與之前所寫的,把“地瓜腔”正音為官話不同,而是将泉州本地方言說不标準的其他鄰縣、鄰市的口音,“正音”為地道的泉州音。

南音業内有個嚴格的規定,就是唱念道白時必須“照古音”,也就是說,必須得先學習泉州本地的方音。

别看廈漳泉說閩南語的人那麼多,但是這用詞、音調上面區别可是相當的大。

南音的道白發音,便是以當時泉州府的區域來劃分,以泉州府内的方言為标準,來學習南音。

所以說,就算你是惠安人,學習南音還得先正音呢,何況隔壁城市。

因此,由于南音的形制傳承過于講究,才得以将南音的古音保留至今。

那麼如此“正經”的雅樂,是怎麼受泉州老百姓喜愛的呢?私以為這和南音的故事題材是分不開的。

回想流傳至今的民歌和戲劇,除了神話傳說、曆史典故,民間最喜愛的故事,不就是愛情故事和本地傳說?

南音進入民間,與閩南人的生活相融合,再經後人編寫詞曲,便有了可供閩南老百姓所喜愛的生活題材和愛情題材。

原來南音也可以這麼好聽(為什麼至今仍是音樂的活化石)4

04

南音的演唱以泉州腔為準,在海上遠航時期流傳至台灣、南洋,後來泉州港沒落,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又經由廈門港繼續流傳出去。

随着海港的變換,南音也傳至廈門,甚至很多南音大師都居住在廈門。

比如清代的章小崖、林祥玉、林霁秋、紀經畝,他們通過開館授藝的方式,收弟子學習南音,甚至将南音弘揚海内外。

隻是到了現在,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大家為了生計忙于奔波,快餐式文化也沖擊着各個文化領域,南音如此婉轉綿長的音樂,還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聽呢?

現如今各個短視頻平台大受歡迎,大家一條接着一條,花大量時間沉浸在短視頻中,享受着即時的快樂。

現在大家怕是連一本書都難以靜心去讀,看似無聊又緩慢的南音,除了民間藝人,怕是隻能靠在高校中設立南音專業來進行傳承了。

南音作為音樂史上的活化石,又怎麼能隻是化石而不“活”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