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時代女性的思考

新時代女性的思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15:18:12

“女生節”最初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的大學校園,是各高校學生組織為關愛女生、展現知識女性青春風采而舉辦的自發性節日活動。每年3月7日,即“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前一天,全國各地高校都會自發組織各式各樣的節慶活動,慶祝這一屬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有節日。如今,“三七”女生節作為一種校園文化現象已成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不僅得到高校大學生群體的高度參與,還在社會上受到廣泛關注和讨論。

新時代女性的思考(亞文化視角下的)1

對于“女生節”這一校園文化現象,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和觀點。對此持積極态度的學者多認為,“女生節”逐漸改變了校園文化的性别無差異狀态,為女大學生成長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為開展社會性别意識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更多的學者則持批判的态度,認為“女生節”不僅是對女大學生的物化,對賦權女性和性别平等訴求的偏離,還在女性群體中制造了新的歧視,扭曲了性别平等的目标。可見,這些關于“女生節”的研究多從社會性别視角展開。但筆者注意到高校“女生節”具有男女大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慶祝的顯著特征,如果一味強調其性别差異特征難免會沖淡活動主體的青年特征。為了進一步明确“女生節”的性質及意義,筆者對中國人民大學24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通過訪談和分析,筆者發現,“女生節”作為男女大學生的共同節日,并沒有刻意彰顯性别差異,而是以構建節日、群體狂歡的形式,向社會表達自身的個性訴求,實現對青年身份的認同和對成人社會的儀式抵抗。

“女生節”增強集體認同感

“女生節”自誕生以來迅速流行,如今已成為一個組織層次分明且相對完善的校園節日。當把目光放到“女生節”的籌辦方和參與者,可以看到其顯著特征是節日活動并非僅由女大學生自我籌備、自我慶祝,而往往是以學院、班級、學生組織為單位,由男女生共同籌劃并組織的。雖然“女生節”的關注對象是女生,但男生在節日中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有時甚至主導“女生節”的節慶活動。因此,“女生節”其實并非僅是女大學生的節日,而是這一特定年齡段在校大學生的節日。表面上,“女生節”看似男大學生群體在為女大學生群體過節,但實際上,前者也獲得了節日滿足感。筆者發現,“女生節”的橫幅标語内容幾乎無一例外地顯示出專業或班級特征。也就是說,“女生節”加強了校内各專業、各班級群體的集體認同感,是男女生的共同行為。

此外,“女生節”還具有大學生群體宣告自主自立意識的含義。在某種程度上,大學生群體雖然在年齡上已經成為青年,但學生身份并未發生改變。學校或原生家庭依然是其主要活動場所,所以他們并沒有太多的機會顯示其自主自立意識,而“女生節”則是其通過構建自己的節日來昭示自己有别于“孩童”的“青年人”身份的嘗試。通常在“女生節”前期,各級學生組織就會自發籌備節慶活動,如橫幅标語内容的構想、向女生收集禮物願望清單、節慶聯歡活動的排練、“喊樓”活動。正是通過這種排除權威機構參與、完全由男女大學生自行設計、籌備和實施的節慶活動,使其具有了一種“我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的含義,強化了大學生群體對于已經步入青年階段的自我期許的認可。可見,“女生節”中凸顯的并非是校園中的性别差異,而是在校大學生青年群體與校外成人群體間的差異,這使得“女生節”成了一個“青年節”。

“女生節”彰顯自屬群體的話語權

如果說從活動的參與主體看,“女生節”實際上是大學生群體為自己搭建的“青年節”,其目的是為了表達青年群體的個性訴求。那麼在進一步研究其活動的形式和内容時,會發現大學生在慶祝“女生節”時并沒有遵循常态化的節慶規程,而是力求追新求奇。例如,“女生節”中鋪天蓋地的紅色橫幅,有的摻雜了各式網絡流行熱詞,有的包含了花式大膽的表白、有的則荒誕調侃色彩濃厚。這些橫幅标語中的許多話語若平時在公開場合懸挂定會招緻衆多非議與指責。再有,“女生節”中常見的集體性“喊樓”活動,即男生群體或在女生宿舍樓下忘情演唱情歌,或集體大聲喊叫表白語句,而女生則大方地接受贊美。這種“喊樓”活動僅在“女生節”才有,平時生活中很難見到。

問題是男女大學生“女生節”異乎尋常的行為體現出何種文化意義,在此,筆者希望從青年亞文化的理論視角加以诠釋。英國伯明翰學派青年亞文化研究的儀式抵抗理論指出,青年亞文化對主導性文化的抵抗并非暴力極端的方式,而是主要體現在審美和生活方式中,是一種溫和的儀式性的行為。亞文化風格的形成不僅是它儀式抵抗的表現,更是亞文化群體實現身份認同的途徑和表現。所以,在分析荒誕、戲谑的“女生節”節日風格時,便可将其視為一種通過構建節日實現群體認同的儀式行為。

在上文中,筆者論述了參與女生節的主體是男女大學生,而并非其中一方,所以筆者并不認同許多學者提出的“女生節是對性别内外部的歧視”。男女大學生此時是一個共同體,他們通過構建隻有在校園裡才能慶祝并存活的亞文化節日來證明自群體的特殊性。當然,此時大學生群體仍需要面對多重角色的規約與來自多方面的角色期待,對個性彰顯産生制約。所以,對個性的壓制被視為大學生産生儀式行為的關鍵。該群體力圖脫離規定的準則進行行為呈現和角色演繹,他們以風格鮮明的儀式凸顯個性,嘗試以儀式行為的方式與成人權威進行協商,表達自我對日常規訓和角色規約的不滿,借此來抵禦成人社會化的現實處境與群體間的趨同性,抵禦成人世界中的繁雜規約和無處不在、疏而不漏的權力體系。換言之,大學生群體借此平台進行與成人社會博弈,以此獲得自屬群體的話語權,實現對“有活力”“有個性”“有創造力”的青年身份的認同。

消費社會影響“女生節”發展方向

從上文對“女生節”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年大學生群體通過構建儀式來表達自我與抵抗,但這種儀式抵抗在社會現實面前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伯明翰學派的理論認為,青年亞文化最終會被主流意識形态或商業收編。回顧“女生節”的發展态勢,會發現其并沒有過多地被主流意識形态所關注,這或許與其僅局限于校園内,抑或與其所涉内容比較娛樂化有關。與之不同,當前“女生節”已呈現出一種商業收編的印迹,其本身的儀式抵抗意義正逐漸淡化,“女生節”呈現出向“購物節”轉變的傾向。

通常在“女生節”當天男生群體會向女生群體贈送禮物以表達節日祝福,但這種男女大學生的禮物互動環節,很快就被商家轉換成一種商機——利用“女生節”開展大型促銷活動。在這裡,商家是在利用男女互動的文化元素建構禮物互動的消費時尚,反向吸引大學生群體的目光,使其遵從男權主導社會的消費慣例。于是,女大學生自主自立性被貶低,轉變成單純收受禮品的對象。因此,“女生節”也成了一個商業“購物節”。不僅如此,“女生節”的商業收編也傳遞着女性弱勢身份的信息。“女生節”在校園文化中本來無意強調性别差異,但經過校外媒體加工報道、網絡娛樂傳播的添油加醋,“女生節”成了削弱女性地位的幫手。女性被塑造為需要保護、需要關照的弱勢群體。所以,需在特定節日對其進行照顧的思想悄悄潛入象牙塔中。“女生節”在某種意義上正在變成“女兒節”——女大學生群體被物化為男權思想的消費對象。

總之,“女生節”僅局限在特定場所、特定年齡群體,這決定了它很難走出校園象牙塔,而其背後的儀式意義則是青年社會化過程中的必要階段,具有鮮明的生命曆程的通過性特征。因此,對于“女生節”的過度解讀,将其視為産生性别歧視的推手而過度幹預,隻會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應是清晰地認識到當代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和需求,發現大學生群體真實的訴求,進行适當的引導,使其降低商業收編的風險,營造一種良性的校園青年亞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郝大海 鹿楊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衆号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