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傅佩榮講人有定數

傅佩榮講人有定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11:25:42

孟子說的“良知”“良能”與本善有關聯嗎?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提醒大家:所有生物都有良能、良知。

良能,是生而具有的能力。良知,沒有思考就知道。

“良知”“良能”是善的嗎?

“良能”“良知”不能作為“善”來理解。這裡的“良”無所謂“善”,代表生而具有的能力,可以作為“本能”的同義詞。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這句話是在說:

小孩子自然而然知道自己的生命來源是母親父親,所以他愛護他們,這也是一種本能。

最關鍵的在于後面4個字:“及其長也”。

“愛”跟“敬”不一樣。愛是出于一種天生的本能,相親自然就相愛,敬是要尊敬的;但這裡有個條件“及其長也”。

代表不是自然生長就會,沒有好的教育還是不會的。

知跟行不完全一樣。“無不知”愛其親、敬其兄,他做到沒有?不一定。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愛護自己的父母親,關心他們,這就是“仁心”,推出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行仁。這是說行為。

尊敬長輩的行為,稱作“義”,即正當的行為。

“無他,達之天下也”,代表你把人跟義推廣到天下,天下就治好了。後面都是漫長的教育過程,社會整個的發展。從這一段,我們學到什麼?

“良能”“良知”是指天生的本能、天生的理性覺悟能力,如此而已;

它跟“善”沒有關系,但它是“善”的基礎。

意即,後面的“仁”跟“義”都來自于天生的本能。

所以,提到孟子的良知良能,千萬不要以為說人性本善。

孟子有沒有本善的觀念,從“本心”這個詞來讨論,最有說服力。

《孟子》中有一段原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此之謂失其本心。”

什麼叫本心?

本心是指正常與自然狀态下的心。

注意:正常與自然的狀态,在人的世界偏偏不太多見。每一個人生活都有特定的情況。

本心是靜态的本質,還是動态的力量?

如果認為本心是靜态的本質的話,一旦失去怎麼可能回來呢?

如果本心是動态的力量,代表失去了,還可以再收回來,就看你真不真誠。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是說,求學問道的秘訣,沒有别的,就是把失去的心找回來。

代表心可以失去,也可以被找回來,所以本心當然是動态的力量。這就是孟子的意思。

人不真誠就失去本心,是高級生物而已,聰明得不得了,但不見得會表現人所特有的行為。

一旦真誠的話,看見别人受苦,心裡覺得不忍,本心運作了,把這個做出來,就叫做。仁——義——禮——智

孟子的比喻講得非常好:“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還有一個比喻:“獸之走圹”。

三個比喻都是動态的:火開始燒,水開始流動,野獸奔向曠野。

孟子為什麼用三種比喻?

因為他想表達的人性不是可以直接觀察,得到一個共識的,隻能讓每一個人自己去想。

自己想想看,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水井裡會怎麼樣?然後一路下來,你會不會覺得你真誠的話,内心的力量像火開始燒,泉水開始流,野獸要奔向曠野,是一種力量。

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性向善嗎?

傅佩榮講人有定數(傅佩榮生而為人)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